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阳

作品数:64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理学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电子电信
  • 5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动力学
  • 13篇分子
  • 13篇分子动力学
  • 10篇超导
  • 9篇团簇
  • 7篇溶胶
  • 6篇动力学模拟
  • 6篇纳米
  • 6篇计算机
  • 6篇计算机模拟
  • 6篇分子动力学模...
  • 6篇掺杂
  • 5篇动力学研究
  • 5篇溶胶-凝胶法
  • 5篇晶体
  • 5篇分子动力学研...
  • 4篇导体
  • 4篇氧化物
  • 4篇输运
  • 4篇铁磁

机构

  • 61篇东北大学
  • 5篇沈阳工业大学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理工大学
  • 2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金日成综合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国家纳米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4篇祁阳
  • 12篇张彩碚
  • 11篇张林
  • 7篇王明光
  • 7篇赵骞
  • 6篇孙本哲
  • 6篇李茂林
  • 5篇何宁
  • 5篇张炳森
  • 4篇高茜
  • 4篇李庆伦
  • 4篇于晓明
  • 4篇张影
  • 3篇徐送宁
  • 3篇孙静
  • 3篇杨华哲
  • 3篇孙霞光
  • 3篇胡建设
  • 3篇唐丹
  • 2篇杨慧

传媒

  • 10篇东北大学学报...
  • 7篇物理学报
  • 6篇金属学报
  • 6篇功能材料
  • 3篇原子与分子物...
  • 3篇材料与冶金学...
  • 3篇纳米科技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2008中国...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下Cu13团簇负载于Cu(001)表面上结构变化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温度为10和50 K时具有二十面体结构的Cu13团簇以不同接触条件与Cu(001)表面结合后的结构变化,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采用Johnson的嵌入原子方法模型。通过基于原子密度分布函数的分析表明,负...
赵骞张林祁阳张宗宁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
文献传递
Sm-Gd掺杂CeO_2基纳米粉体的制备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均相沉淀法,以CO(NH2)2和(CH2)6N4为沉淀剂,Ce(NO3)3.6H2O,Sm2O3,Gd2O3为起始原料,经过700℃焙烧4.5h,分别制备了Sm,Gd掺杂及Sm和Gd共掺杂的CeO2基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BET等方法,对焙烧粉体的物相、形貌、晶粒尺寸及比表面积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对粉体的形貌和粒径进行有效控制;当混合金属离子总浓度为0.04mol/L,起始沉淀剂浓度为0.5mol/L,pH值为6.8时所得前驱体粉末经过焙烧,其产物为具有立方萤石型晶体结构及良好相纯度和结晶性、粒度分布为21~28nm的球形纳米粉体.该方法不失为低温下合成均匀细颗粒高活性氧化铈基电解质材料的一条新途径.
燕萍胡筱敏祁阳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均相沉淀法固体电解质纳米粉体
单晶及多晶硅切割废料中的高纯硅回收被引量:10
2011年
为提高在切割废料中高纯硅的回收率,对沉降方法和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单/多晶硅切割废料浆的物理、化学性质,在m(水)∶m(聚乙二醇)=(8~9)∶1、含有少量无机盐的水溶液体系中,在不同沉降时间和不同固液配比的条件下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盐酸、氢氟酸进行除杂,最后在1 500~1 600℃下进行硅的铸锭.通过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粒径分析研究沉降条件对于最终回收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固液比为0.06、沉降时间5 h的条件下,沉降并经过除杂得到的微粉中硅质量分数达到88.52%,碳化硅质量分数为11.46%,富集的微粉经铸锭得到的硅锭纯度为98.71%,硅的回收率达到43.33%.
郭菁邢鹏飞涂赣峰祁阳
关键词:单晶硅多晶硅碳化硅高纯硅回收
MgO(010)衬底表面的氧化物团簇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基于MgO(010)衬底面上的单个以及多个MgO纳米团簇在升温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氧化物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采用Born- Mayer和库仑原子相互作用势,设定XOZ面与MgO(010)衬底面平行,...
赵敏赵骞张林徐送宁祁阳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MGO纳米团簇
文献传递
衬底温度对ZnO薄膜生长过程和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从原子尺度上去研究薄膜生长过程中温度对薄膜取向性、缺陷结构以及薄膜完整性的影响和作用规律,对于解释薄膜生长的物理本质、控制生长条件、提高薄膜制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ZnO薄膜(000l)表面作为衬底的薄膜沉积生长过程,初步讨论了衬底温度(200、500和800K)变化对沉积较薄ZnO膜质量的影响,部分结果与实验观察相符.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在500K左右时,沉积原子结构径向分布函数曲线特征峰尖锐、明显,有序度较高,注入和溅射对薄膜完整性影响较小,沉积形成的薄膜结构稳定而又致密.在预置衬底表面平坦的情况下薄膜呈现一种链岛状的生长模式,每原子层均具有两种生长取向,导致其生长前锋交汇处形成了一种新的有序缺陷.
刘永利刘欢李蔚赵骞祁阳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方法薄膜生长微结构ZNO
La微掺杂对Bi_2Sr_2CaCu_2O_(8+δ)化合物结构及导电特性的影响
2008年
采用络合物型溶胶-凝胶法,通过对Bi2Sr2CaCu2O8+δ(Bi2212)超导相进行Bi位La微量掺杂制备(Bi1-xLax)2Sr2CaCu2O8+δ化合物粉体,研究了La替代部分Bi所引起的结构及导电特性变化,该粉体制备以可溶性无机盐为原料,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络合剂,La微掺杂x范围为0.01-0.09.利用TG-DTA曲线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相分析,利用标准四引线法测试导电特性随温度的变化(R-T)。结果表明,该粉体相仍保持正交Bi2212结构,但a和b轴长度增加,c轴减少;随La微掺杂的量的增加,对Bi2212相的导电特性影响显著。
张影李茂林杨华哲祁阳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LA掺杂超导电性
V型沟槽Si衬底上SrTiO_3薄膜制备
2011年
在单晶Si(100)衬底以及经过改型处理的侧壁为Si(110)"V"型沟槽衬底上,分别采用液相沉积(LPD)和射频磁控溅射法(RF magnetron sputtering)制备了SrTiO3(STO)薄膜.通过对沉积溶液的温度、衬底的表面处理方法、衬底的放置方式以及热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了利用LPD法制备具有较为致密均匀的STO薄膜的条件;通过对溅射功率、溅射气压、衬底温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具体参数的优化,研究了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较低的衬底温度下制备具有一定取向的STO薄膜的条件.结果表明,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的STO薄膜在结晶状态、择优取向和表面形貌优于液相沉积.
王旗于晓明祁阳
关键词:液相沉积射频磁控溅射法表面形貌
凹槽形Cu衬底上同质外延生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11年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在刻有不同"深/宽"且截面为矩形凹槽的Cu衬底上进行同质外延生长的过程。原子间采用嵌入原子方法(EAM)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凹槽的"深/宽"及沉积粒子的入射能对晶界倾角θ和V→/V↑产生影响,θ随入射能增大而增大,V→/V↑随入射能增大而减小;在1 000 K温度时,"深/宽"为1/2时,不能形成较理想的薄膜,薄膜表面外延生长方向全部为竖直方向;而在"深/宽"为1/1,入射能为10 eV时,能形成较理想薄膜。
赵强赵骞祁阳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
二氧化硅基质中包埋硅纳米晶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的方法,在不同的SiH4和CO2气体流量比率(GFRRSC)下,制备了基质中包埋硅纳米晶的二氧化硅薄膜。微区拉曼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随着GFRRSC降低,硅晶粒平均尺寸逐渐减小。吸收光谱的计算结果表明,由量子限制效应所致光学带隙随着GFRRSC降低而逐渐展宽。在1.4 eV^2.4 eV能量区间发现多个发光峰。在低温下(80 K)观测到声子参与的发射光谱,表明在1.7 eV附近的发光峰源于Si-O振动模式参与的Si-SiO2界面的跃迁。
支壮志祁阳杨华哲魏葳
关键词:光致发光PECVD拉曼光谱分析声子
Fe-B-Nb-Er块状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工业原料通过铜模喷铸法制备了(Fe7.2B24Nb4)100-x Er x(x=3.0、4.0、4.5、5.0、6.0、7.0)块状非晶合金系,采用X射线衍射仪、DSC差示热量扫描仪研究了稀土元素Er对该非晶合金系热稳定性、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Er的添加明显提高了样品的非晶形成能力,Er含量(摩尔分数)为5.0%时成功制备出直径为5 mm的(Fe72B24Nb4)95Er5块状非晶,该非晶合金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抗晶化能力较强,其晶化激活能分别达到382.8、539.5、680.8 kJ/mol.
耿岩苏亚坤张海峰祁阳
关键词:块状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热稳定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