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节镜结合Ilizarov牵伸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结合Ilizarov(伊里扎洛夫)外支架行踝关节牵伸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10年8月至2014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外固定架牵伸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9-73岁,平均6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至少半年的保守治疗且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均为单侧踝关节手术。术中先使用踝关节镜行彻底踝关节清理术,清除关节游离体,于软骨缺损区行微骨折术;然后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术后1周开始每天调节外固定架使踝关节间隙逐渐牵伸至5 mm后让患者逐步部分负重行走,给予待修复的关节周期性的压力刺激。术后3个月拆除外固定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患侧踝关节评分。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为6个月。术后患肢疼痛感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步态均正常,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8.5±1.1)分,术后6个月平均(2.5±1.4)分;术前AOFAS评分33-48分,平均(40.5±4.3)分,术后6个月AOFAS评分72-85分,平均(78.6±6.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来说,关节镜结合Ilizarov外固定架牵伸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并且能更好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术者很好地掌握踝关节镜和Ilizarov牵伸技术,故该技术的普及推广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 杨晓斐蒋逸秋李杨丁朋石晶桂鉴超
- 关键词:创伤性踝关节炎关节镜微骨折术外固定器
- 距下关节镜全后入路技术辅助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应用距下关节镜全后入路技术辅助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6月至2012年2月,我科应用距下关节镜全后入路技术辅助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距下关节炎共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5~62岁,平均48.2岁;左侧6例,右侧5例.术前、术后踝关节功能应用AOFAS评分进行统计,评价临床疗效.同时,采用X线摄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4~3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X线摄片未见不融合病例.平均融合时间为11.2周(10~18周).术前AOFAS评分(49.8±8.6)分,术后3个月评分(79.2±6.3)分,术后6个月评分80.6±6.5)分,术后12个月评分(81.6±6.2)分.手术前、后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距下关节镜后入路技术辅助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距下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融合确切等优点,值得推荐,但需要术者有较好的后入路足关节镜手术技术..
- 蒋逸秋杨晓斐李杨丁朋周建新石晶汪青桂鉴超
-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距下关节关节融合术
- 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治疗一直是令关节科医生困扰的难题,传统的开放手术虽然可以比较彻底的切除病变组织,但同时也有着许多缺点: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有的患者恢复期较长,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我们尝试利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该病。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9~52岁,平均32.6岁;左侧11例,右侧6例。术前、术后踝关节功能应用AOFAS评分进行统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4~28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病例,1例患者疼痛症状缓解不佳。6例主诉剧烈活动后有踝关节疼痛不适感,平时无不适。10例完全正常。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年行MR检查,仅1例在检查中见踝关节腔有少量积液,未见结节样绒毛增生病灶。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AOFAS评分分别为51.9±9.6、78.2±5.6、81.8±6.3、82.6±6.9,手术前、后评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全关节滑膜切除术是治疗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治疗彻底,创伤小的优点,但需要有较好的关节镜下技术,尤其是后踝关节镜手术技术。
- 蒋逸秋吴卫东杨晓斐李杨丁朋石晶桂鉴超
- 关键词: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关节镜手术踝关节
- 大鼠软骨非全层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活化细胞与整合素β_1表达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鼠软骨非全层损伤模型的制备及术后细胞变化及细胞活化与整合素β_1表达的关系。方法 10周龄SD雄性大鼠45只,体质量300~400 g,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手术组采用划痕法制造软骨非全层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打开膝关节囊后直接缝合;对照组不行手术。术后1、7、14 d各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材行大体观察;并行HE、番红O组织学染色,评估并比较各组HE染色改良组织学评分及番红O染色灰度值;行Brd U、CD105免疫荧光染色和CD105/整合素β_1双标记染色,采用标准双盲法计数并比较各组各时间点CD105阳性细胞数。结果大体观察示手术组划痕周围软骨欠光滑,非透明,有软骨软化、纤维化改变,且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假手术组和对照组软骨呈白色透明状,无软化、纤维化改变。HE染色示手术组在划痕周围细胞数增多,大小不等,排列分布不均;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细胞大小均一,染色均匀,排列有序。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HE染色改良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0.05),各组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番红O染色示手术组各时间点染色欠均匀,划痕周围区域着色较浅;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染色均匀,无失染。术后各时间点各组间比较以及各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番红O染色灰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rd U免疫荧光染色示手术组划痕周围细胞排列紊乱,分布不均;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细胞排列分布均匀,无聚集现象。CD105免疫荧光染色示手术组划痕周围有较多阳性细胞聚集,细胞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假手术组和对照组软骨层见少数阳性细胞,分布均匀。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CD105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手术组内随时间延长CD105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各时间点间比较差�
- 张凯彬石晶李杨蒋逸秋丁朋杨晓霏桂鉴超
- 关键词:CD105BRDU整合素Β1
- 距下关节镜专用牵引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报告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制距下关节镜专用牵引器,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距下关节镜专用牵引器呈矩形设计,为胫距跟平行牵引,牵引力完全与距下关节面垂直来达到最大牵引效果。16具踝关节离断新鲜标本分为2组:A组为传统无创牵引组,B组为距下关节镜专用牵引器牵引组。在相同的牵引力量下比较2组牵开的距离。测量16具标本专用牵引器的克氏针与周围血管神经肌腱结构的距离。从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我们共采用距下关节镜专用牵引器治疗12例距下关节疾病,包括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8例,距骨软骨损伤2例,跗骨窦综合征2例。随访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当牵引力为5.2、10.3 N水平时,A组和B组的关节间隙牵开距离差异不显著;当增大到17.6、24.4、33.8 N时,B组的牵开距离均显著大于A组(P〈0.05);当牵引力达到41.8 N水平时,2组的牵开距离均达到最大,但B组的最大牵开间隙(3.3 mm)要远远大于A组(2.2 mm,P〈0.01)。解剖学测量显示牵引器的克氏针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有很好的安全距离。12例患者随访平均26.1(15~35)个月,未见任何手术并发症。最后1次随访时,优4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到83.3%。结论距下关节镜专用牵引器能很好地牵开距下关节,方便关节镜下手术操作,且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好。
- 王晓君陈鹏蒋逸秋桂鉴超杨晓斐李杨石晶
- 关键词:距下关节关节镜手术疗效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