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凤娟
- 作品数:27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道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 1997年
- 报道9例肠道小细胞癌(ISCC)。通过病理组织形态、组化及免疫组化,并结合临床表现对此癌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ISCC较少见,占肠道上皮性恶性肿瘤的1.2%;组织学形态可分为四型,即雀麦细胞型;淋巴细胞样型,中间细胞型以及复合性细胞型;免疫组化染色其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率较高,对NSE和CgA显示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反应;ISCC有较明显侵犯血管倾向(87.5%),淋巴结(62.5%)和肝(66.7%)转移率较高,预后不良,这些临床与病理特征和肺小细胞癌相似。采用综合治疗可望提高此癌患者的生存期。
- 李祥周张佃乾王春淑赖仁胜石凤娟密方元李桂梅
- 关键词:肺小细胞癌肠道临床病理研究组织学形态上皮性恶性肿瘤
- 大肠上皮异型增生的形态定量研究(细胞异型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用自动化图象分析仪,对慢性结肠炎、大肠上皮良性腺瘤、异型增生和高分化管状腺癌进行形态定量分析,发现与核异型性有关的4项参数(核面积均值、核面积差异度、核平均直径、核浆比率)具有最强的特征性,其中核面积和核平均直径是判断增生级别的主要参素,且呈直线密切相关。因此作者认为这种定量评价提供客观和可重复性的指标有助于大肠上皮异型增生的诊断和分级。
- 张树辉张士华陈晓英刘莉石凤娟刘金祯吕文郭泰忠
- 关键词:大肠上皮异型增生
- 大肠异型增生上皮AgNOR与核面积的关系
- 1992年
- 我们对大肠异型增生上皮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进行定量计数,同时应用自动化图象分析仪对核面积进行原位定量测定,以探讨两者的关系,以及 AgNOR 在估价大肠异型增生诊断、分级和增殖活性中的意义。
- 张树辉张士华石凤娟陈晓英
- 关键词:上皮AGNOR染色大肠
- PCR技术对胎盘上行性感染病例中CMV的检测
- 1996年
- PCR技术对胎盘上行性感染病例中CMV的检测王春淑,李祥周,石凤娟,张佃乾从1988年开始,我们对正常足月分娩的胎盘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胎膜炎的发生率较高(22%)。多数因妊娠晚期胎膜早破,胎盘上行性感染所致,致病菌多为隐伏于阴道的各类细菌,也有少部分...
- 王春淑李祥周石凤娟张佃乾
- 关键词:胎盘巨细胞病毒包涵体
- 乳腺恶性淋巴瘤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01年
- 恶性淋巴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结,累及乳腺极少见,而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更罕见,1967年Lattes统计共173例,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和所有乳腺肉瘤的10%[1],国内亦有零星报告.本文收集我院自1980年至1999年乳腺肿块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者5例,现报告并行复习文献如下:
- 李桂梅张佃乾李祥周石凤娟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瘤病例报告
- 非卵黄囊瘤的AFP阳性卵巢恶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非卵黄囊瘤的AFP 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和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 报道4 例非卵黄囊瘤的AFP 阳性卵巢恶性肿瘤,1 例为单纯肝样癌,3 例为有梭形细胞成分的内膜样癌( 其中1 例伴有肝样癌) 。结果 肝样癌癌细胞的胞质内含有AFP、AAT 和ACT 成分,而在内膜样癌癌细胞的胞质内以cytokeratin 和CEA 成分为主。由于AFP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病人的预后不好。4 例中3 例已死亡,平均生存25 个月,1 例现存活7 个月,仍在随访中。结论 此类癌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形态特征和高度恶性的临床生物学行为。
- 李祥周李桂梅张佃乾王春淑石凤娟
- 关键词:甲胎蛋白卵巢肿瘤病理
- 肠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4
- 1997年
- 肠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研究李祥周张佃乾王春淑赖仁胜石凤娟密方元李桂梅肠小细胞癌(intestinalsmalcelcarcinoma,ISCC)是肠上皮性恶性肿瘤的一种特殊组织学类型,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与肺小细胞癌相似。ISCC国内报道很少,...
- 李祥周张佃乾王春淑赖仁胜石凤娟密方元李桂梅
- 关键词:肠肿瘤病理研究
- B超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1989年
- 介入性超声近来发展很快,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及细胞学检查阳性高的特点。本院自1986年9月以来对65例患者行B超引导下的肝、肺、肾、心包腔穿刺,现报告如下:
- 冯晓灵石凤娟耿蓝溪
- 关键词:针吸细胞学检查介入性超声心包腔穿刺探头经皮肺穿刺肝脓肿
- 双侧原发性乳腺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被引量:1
- 2003年
- 鲁昌立王军臣符雪莲卢婉平石凤娟
- 关键词:梭形细胞免疫表型
- AFP在肝细胞癌及卵黄囊瘤以外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1998年
- 为探索血清甲胎蛋白(AFP)对肝细胞癌(HCC)和卵黄囊瘤(YST)以外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我院自1982年以来,对HCC和YST以外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AFP检测,结果发现阳性(>20μg/L)者74例。其中胃癌48例(48/1027),结肠直肠癌11例(11/835),食管癌2例(2/421),胰腺癌3例(3/104),肺癌6例(6/736),卵巢癌1例(1/289),胆囊癌2例(2/31),肾癌1例(1/57)。24例胃癌和4例结肠癌病程中发现肝转移者分别为14例(58.3%)和3例(75%)。结合文献与本文病例分析结果表明:HCC和YST以外恶性肿瘤,其血清中增高的AFP是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因此,AFP检测对此类肿瘤有诊断价值,并可作为患者术后疗效监护指标。由于AFP有免疫抑制作用,此类肿瘤易发生肝转移而预后不良。
- 李祥周王春淑张佃乾石凤娟赖仁胜王广贤
- 关键词:甲胎蛋白肝细胞癌卵黄囊瘤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