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平

作品数:38 被引量:19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钢结构
  • 8篇应力
  • 8篇预应力
  • 7篇索拱结构
  • 7篇拱结构
  • 6篇站房
  • 5篇屋盖
  • 5篇静力
  • 5篇火车站
  • 4篇混凝土
  • 3篇弹塑性
  • 3篇主站房
  • 3篇抗震
  • 3篇空间结构
  • 3篇拉索
  • 3篇建筑
  • 3篇荷载
  • 3篇钢结构设计
  • 3篇钢筋
  • 3篇钢筋混凝

机构

  • 38篇北京市建筑设...
  • 11篇东南大学
  • 6篇中铁第四勘察...
  • 3篇中国建筑科学...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8篇盛平
  • 23篇甄伟
  • 11篇冯健
  • 9篇徐福江
  • 9篇柯长华
  • 6篇蔡建国
  • 5篇陈强
  • 4篇张晋
  • 4篇王轶
  • 4篇高昂
  • 4篇沈婷
  • 3篇张力
  • 3篇李志东
  • 3篇朱忠义
  • 3篇黄利锋
  • 2篇程懋堃
  • 2篇赵建
  • 2篇秦凯
  • 2篇赵明
  • 2篇刘岩

传媒

  • 25篇建筑结构
  • 6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技术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建筑施工
  • 1篇建筑创作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7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1
  • 1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广州站内凹式索拱结构模型静力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新广州站站房屋盖采用一种新型预应力索拱-内凹式索拱结构,为了解该种结构的张拉成形过程、典型荷载工况下结构性能和结构极限承载力及破坏位置,分张拉成形、4种荷载工况的加载及2种典型荷载工况的极限加载3个阶段,对2榀内凹式索拱的1/3缩尺模型进行了静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有限元结果和试验值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张拉成形后索力和位形基本达到目标,确立的张拉原则可行,给出了快速确定初始张拉力的计算公式;设计工况下结构处于线弹性阶段,满跨分布荷载时主拱全截面受压,以受轴压力为主,而半跨分布荷载时以受弯为主,弯曲应力在主拱应力中的比重较大;半跨分布荷载对结构整体稳定最不利,其极限承载力较满跨分布荷载降低较大,前者在主拱弯矩最大的位置破坏,而后者在轴压力最大的拱脚附近破坏;索夹的连接形式及支座的抗推刚度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很大。
黄利锋冯健赵建张晋蔡建国盛平甄伟陈翠
关键词:静力试验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
新广州站内凹式索拱结构索夹节点抗滑性能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新广州站主站房主要采用内凹式索拱结构,由于与撑杆连接处拉索两侧的不平衡索力较大,索夹节点的抗滑性能影响了索拱结构的承载力。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索夹节点进行非线性抗滑性能分析,并与索夹节点足尺模型的抗滑性能试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材料非线性、索与索夹间的接触特性、螺栓预紧力等对索夹节点抗滑性能的影响,进而采用虚拟温度法分析了施拧顺序、索横截面收缩对螺栓预紧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新广州站内凹式索拱结构索夹节点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在设计荷载作用下,节点安全可靠;索夹节点抗滑性能分析中应考虑材料非线性对索夹的影响;索夹抗滑力随着摩擦系数、螺栓预紧力的增长非线性提高;索的滑移会对索夹孔道和拉索本身产生损伤,使索夹的抗滑力降低;采用从螺栓群中心间隔向外的施拧顺序可有效减弱螺栓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小螺栓预紧力的损失。
陈耀冯健盛平甄伟
关键词:摩擦滑移抗滑性能
内凹式索拱结构极限承载力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考虑双重非线性的有限元方法对内凹式索拱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参数研究。主要分析了5种荷载形式下支座形式、拱矢跨比、索矢跨比、撑杆数量、拱截面、索截面、初始张拉力和初始缺陷等参数对内凹式索拱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并与仅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支座形式、矢跨比、撑杆数量、拱截面等因素对结构承载力影响较大 索截面、初始张拉力和初始缺陷等对结构承载力影响较小 其合理的取值范围为:拱矢跨比取0.125-0.20,索矢跨比取0.05-0.10,索截面积取拱截面积的4%-6%,与拱结构相比,该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极限承载力、整体刚度都大幅度提高,对缺陷的敏感度减低 半跨荷载是结构设计的控制荷载,给出了快速确定初始张拉力的简化计算公式。
黄利锋冯健赵建蔡建国盛平甄伟陈强沈婷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极限承载力
新广州站中央采光带结构静力特性及整体稳定性分析
2011年
通过对新广州站中央采光带杂交结构体系进行静力特性及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研究,分析了上弦钢杆件截面积、预应力拉杆和下弦拉索截面积及其预应力水平等参数对其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影响,并利用一致缺陷模态法分析了各种初始缺陷模式以及缺陷大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体系中下部索杆体系和上部面内拉杆可以较大地提高结构的刚度;材料非线性对该结构的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可忽略;该杂交结构体系端部区域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塑性区集中在结构两个端部;结构的承载能力随着钢杆件截面的增大而增大;上弦拉杆与下弦拉索的截面积和初始预应力的增加使结构的承载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预应力值增大过多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1阶特征值屈曲模态是对结构最不利的缺陷模态,但大小为L/300的初始缺陷并不是最不利的。
蔡建国冯健张晋盛平
关键词:杂交结构弹塑性分析
广州南站高架候车层大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与施工被引量:2
2014年
广州新南站高架候车层的钢筋混凝土楼盖面积大,属大型钢筋混凝土楼盖,高架候车层楼盖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将混凝土的变形通过"先放后抗"的方法,实现了"抗放兼施,以抗为主"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设计采用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设计与"跳仓法"施工技术的结合,使高架候车层楼盖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合理的工作状态。高架候车层混凝土楼盖浇筑完毕至今未见裂缝,达到了预期效果。
刘岩盛平王轶
关键词:预应力
海控国际广场续建超高层结构设计
2009年
海控国际广场原设计为168m高的办公楼,1995年施工到15层后停建。2006年决定对其续建,结构主体高度增加至190m。原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为C58,经现场检测仅为C45左右,且钢筋锈蚀严重。根据结构的现状和特点,确定续建结构沿用原筒中筒结构体系,而将上部混凝土框筒梁改为钢梁以减轻结构自重。采用SATWE软件和ETAB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分析,主要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进行了弹性时程补充计算,研究了高阶振型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结构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构件主要采用了加大截面法和聚合物砂浆-钢丝绳网片方法加固。为提供底部入口大空间,原设计中采用空腹桁架转换的方式,续建中将其改为斜撑转换形式,使转换构件在大震作用下保持弹性。
盛平徐福江柯长华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抗震性能
关于梁截面高度取值的商榷
1998年
文[1]提出的有关扁梁高度、经济配筋率、连续梁刚度等问题,我们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1.梁的刚度 目前。
程懋堃盛平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率梁刚度
一种新型预应力索拱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被引量:10
2008年
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索拱结构选型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支座刚度、高跨比、拱身截面、索截面等各项参数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预应力索拱结构平面外和平面内的稳定性能。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索拱结构的工程应用,并给出了设计建议。
盛平柯长华甄伟徐福江
关键词:预应力索拱结构拉索选型稳定性能
山东省博物馆新馆穹顶结构设计被引量:1
2009年
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顶部为水花状钢结构穹顶。穹顶钢结构采用空间扭曲的焊接薄壁箱型构件。重点介绍了穹顶钢结构的设计,并针对空间扭曲的形状对焊接薄壁箱型构件的影响和焊接薄壁箱型构件在拉、压、弯、扭复杂应力作用下加劲肋的合理设置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
高昂甄伟盛平冯健
关键词:博物馆穹顶钢结构加劲肋
财富中心大堂单层索网的设计及预应力控制技术被引量:4
2008年
单层索网幕墙具有通透的建筑效果,同时设计过程较为复杂,对周边支承结构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财富中心单层索网幕墙结构设计,研究了具有较柔边框的双向受力索网幕墙体系的设计和倒拆法施工方案。对结构模型的选取、荷载工况的组合和单层索网的预应力张拉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预应力施工张拉方案分别按索内力设计值的50%,80%,100%进行,设计方法是方便有效的。
盛平甄伟
关键词:单层索网幕墙预应力施工方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