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下放

作品数:98 被引量:826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重金
  • 32篇重金属
  • 15篇污染
  • 14篇芽孢杆菌
  • 14篇土壤
  • 14篇硅酸盐细菌
  • 13篇植物
  • 12篇芽孢
  • 12篇有效活菌数
  • 12篇生物学特性
  • 11篇重金属污染
  • 11篇金属污染
  • 10篇液体制剂
  • 10篇制剂
  • 10篇生物学
  • 10篇蔬菜
  • 10篇菌种
  • 10篇菌种保藏
  • 10篇杆菌
  • 10篇保藏

机构

  • 97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来益生物...
  • 2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8篇盛下放
  • 71篇何琳燕
  • 20篇黄智
  • 12篇江春玉
  • 9篇黄为一
  • 8篇李娅
  • 8篇王琪
  • 8篇张艳峰
  • 5篇孙乐妮
  • 5篇张文辉
  • 4篇赵飞
  • 4篇马海艳
  • 4篇夏娟娟
  • 4篇王琪
  • 3篇李振高
  • 2篇周乐
  • 2篇张垠
  • 2篇陈代杰
  • 2篇饶敏
  • 2篇殷永娴

传媒

  • 11篇土壤
  • 7篇环境科学学报
  • 6篇微生物学报
  • 6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土壤学报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草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菌分类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06年
从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融应用实例和科研成果于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3个主要方面对细菌分类学课程进行改革,使古老的分类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何琳燕盛下放
关键词:细菌分类学课程改革
土壤芽孢杆菌NBT菌株理化诱变筛选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用紫外线加氯化锂 (LiCl)复合诱变方式对释钾效能较强的土壤芽孢杆菌NBT菌株进行诱变处理 ,得到抗高渗 (2 %NaCl)突变株 32株。经高渗、高温及酸、碱诱导 ,突变株NBT 6和NBT 19能够在 10 %NaCl溶液中存活 ,同时能够耐受 35~ 5 5℃高温及pH 4~ 10的酸碱环境 ,两突变株的释钾活性与出发菌株相当 ,且传代稳定。辣椒、棉花盆栽试验表明 ,NBT 6和NBT 19不仅能在作物根际土壤增殖 ,而且能提高根际土壤有效磷、钾含量 ,改善植株的钾素营养 ,促进植株生长。
盛下放何琳燕陈珏
关键词:氯化锂植株生长硅酸盐细菌诱变育种微生物肥料
一株抗肿瘤活性的粗榧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其产物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利用传统分类学方法、电子显微镜观察、18S rDNA和ITS序列的测定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对一株分离自粗榧抗肿瘤活性内生真菌HCCB1621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产物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各种指标鉴定其为木霉属真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该菌株经发酵培养120 h,抗瘤活性达最强;活性在pH4-9范围内稳定;60℃处理1 h,活性稳定.这些特性为活性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何玉华戈梅盛下放陈代杰
关键词:粗榧内生真菌抗瘤活性
小链霉菌HCCB10043产脂肽类抗生素的鉴定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了小链霉菌HCCB10043的重要代谢产物,获得3个精制品;经高分辨质谱、二级质谱与氨基酸分析鉴定其分别为A21978C1、C2和C3。菌株16S rDNA与已知的A21978C产生菌玫瑰孢链霉菌NRRL11379的同源性为99.2%,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两者的亲缘关系很近;经基因钓取与沉默验证,结果显示该菌株的A21978C生物合成基因簇与玫瑰孢链霉菌报道完全相同。
饶敏靳旭阮丽军罗敏玉盛下放
关键词:生物合成基因簇
山东地区硅酸盐细菌资源调查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采用钾长石为唯一钾源的选择性细菌培养基,从山东部分地区不同类型植物根际土壤样品分离到1159株硅酸盐细菌,并挑选出34株作为供试菌株,对其生物学特性、释钾能力及产IAA和铁载体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具有较显...
赵飞何琳燕黄智盛下放
关键词:硅酸盐细菌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ECO-0501产生菌的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08年
优化东方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orientalis)dA9发酵制备ECO-0501的工艺条件,包括种龄、初始pH、培养温度、碳氮源种类等,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在30℃、种龄3d、接种量8%、发酵4d的条件下,摇瓶发酵单位达115mg/L,比优化前提高了约60%。
郦伟翔阮林高盛下放戈梅陈代杰
关键词:发酵
一种降低叶菜中重金属含量的植物促生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业和环境污染治理应用领域,涉及一种降低叶菜中重金属含量的植物促生细菌。一种降低叶菜中重金属含量的细菌XL23,分类命名为Dyella jiangningsis XL2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
何琳燕盛下放王琪夏丽
硅酸盐细菌的解钾作用及对棉花的增产效果被引量:30
2001年
对硅酸盐细菌NBT菌株的解钾作用以及对棉花的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钾长石为唯一钾源 ,在摇瓶条件下 ,培养 12 0小时 ,NBT菌株可以从钾长石中释放 2 0 7.9mg/L钾 ,比接灭活菌对照(4 8.8mg/L)增加 32 6 .0 2 % ,经生物学统计分析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F =3991.9>F0 .0 1=10 .92 ) ;以土壤矿物为唯一钾源 ,NBT菌株能释放 10 5 .7mg/L钾 ,比对照 (5 1.6mg/L)增加 10 4.84%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F =3110 .2 7>F0 .0 1=10 .92 )。棉花施用硅酸盐菌剂后平均增产皮棉 86 .4~ 161.7kg/hm2 ,增产幅度为 10 .64~ 2 1.95 %。
盛下放黄为一殷永娴
关键词:硅酸盐细菌棉花钾长石土壤矿物增产效应
不同风化程度钾长石表面矿物分解细菌的筛选及遗传多样性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不同风化程度钾长石表面矿物分解细菌生物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矿物生物风化、生物成矿和土壤形成的演化规律和机理。【方法】采用纯培养法自南平钾矿区高、中、低风化度钾长石以及矿区土壤样品中分离矿物分解细菌,通过摇瓶释硅实验比较不同菌株分解矿物能力,采用16SrDNA限制性酶切多态性分析(Amplified r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研究了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分离筛选到35株生长良好的矿物分解细菌,与对照相比,接菌处理发酵液中有效硅增加了101~206%;所有供试菌株可分为11个OTU,分别属于5个门,6个科,7个属。多数菌株(74%)属于γ-变形杆菌纲(γ-Proteobacteria)。泛菌属(Pantoea),沙雷氏菌属(Serrat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优势种群。【结论】南平钾矿区矿物分解细菌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且γ-变形杆菌纲(γ-Proteobacteria)细菌在钾长石风化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赵飞黄智何琳燕王鹏盛下放
关键词:地质微生物学ARDRA
Bacillus thuringiensis P34与海泡石联合阻控蔬菜积累铅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本研究为建立微生物-吸附剂联合钝化修复技术,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和蔬菜安全生产提供试验依据。在南京市栖霞区某矿区周边农田开展田间试验,探究了Bacillus thuringiensis P34及海泡石(S)对辣椒(苏椒五号)和茄子(苏琦一号)的生长、Pb积累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评估复配处理(P34+S)改良蔬菜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海泡石可显著降低蔬菜果实Pb含量,菌株P34和海泡石复配可进一步显著降低辣椒和茄子果实Pb含量(58%和26%)。与对照相比,复配处理可显著使辣椒果实生物量增加1.5倍,改善蔬菜的营养品质,还能提高根际土壤pH、芽孢细菌数量、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降低根际土壤DTPA提取态Pb含量,并显著增加>1 mm团聚体的比例、显著减少<0.25 mm团聚体的比例。将B. thuringiensis P34与海泡石联合施用于Pb污染土壤,可显著阻控茄果类蔬菜积累Pb并提高其营养品质,显著改善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修复Pb污染土壤、保障蔬菜安全生产的潜力。
贺卓殷涂童葛占标盛下放何琳燕
关键词:海泡石蔬菜田间试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