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学》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症候
- 2009年
- 以《大学》作为参照来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个盗西方火种煮自己皮肉的始料不及、事与愿违的症候。如果说《大学》的启蒙是"复其初"的话,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就是"化其初"了,《大学》的"复其初"是去掉"气禀所拘,人欲所蔽"而"得乎天",而中国现代文学的"化其初"则是借用西方的主义来"替乎天"。于是《大学》对人的本性的追问被西方思潮的迷雾给搁浅和中止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得不从"脑的文学"走到"口的文学"再到"身的文学",不得不从"人的文学"开始,一步步走向了"非人的文学"。
- 张昭兵申欣欣
-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症候
- 一种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和废旧石墨负极材料综合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和废旧石墨材料综合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和废旧石墨材料综合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方法,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和废旧石墨负极材料为主要原料,将其与高分子有机...
- 上官恩波申欣欣齐静陈明星栗林坡郝霞吴呈珂李晶李全民
- 融入野地:还自然之魅——论张炜小说自然叙事的诗性追求
- 2008年
- 张炜创作了很多以大地和自然作为叙事对象的小说,其中《蘑菇七种》、《我的田园》和《九月寓言》是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反映出张炜意欲复活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诗性关系,在自然性和人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思想追求。在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的时代,张炜"融入野地"的写作,是对现代性直线发展思维的一种反拨,和对机械人本主义的纠偏,其内在精神遥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天人合一的血脉和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
- 张昭兵申欣欣
- 关键词:小说诗性
- 现代西班牙译介文学的汉语化命运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对现代汉译文学研究视域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西班牙汉译文学的梳理,呈现西班牙译介文学的汉语化命运——从重视思想内容到关注形式特征再到表现战争心境三个不同的阶段,为进一步挖掘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的特质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 申欣欣张昭兵
- 关键词:翻译文学
- 漂浮的宁芙与卡在时间缝隙里的“瓦西里”——《入魂枪》的感觉结构
- 2024年
- 以电竞游戏在新世纪以来的更迭变迁为素材背景,小说《入魂枪》延续了石一枫对正在发生着的中国故事的讲述热情。小说以“同时代人”为观测点,勾勒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在二十年间的岔开和合流,也折射了数字时代“宁芙”们的感觉结构生成与形塑。“一代人”的无魂之殇、入魂期待以及对“人之为人”的精神辩驳,不仅是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价值秩序及伦理准则变动的思考,也使小说跳出了社会问题小说的文体窠臼,成为思索“一代人”感觉结构的精神成长写作。
- 申欣欣
- 纵情下坠与昂然升腾——从女性反抗姿态看两部女性成长小说被引量:1
- 2007年
- 文章以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与方方的《暗示》两部女性成长小说为对象,分析两位女主人公曾芒芒与叶桑的女性成长经历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笔者以女性反抗作为突破口,通过对两位女性在成长中面临的束缚,她们反抗束缚所采用的姿态及反抗的最终结果的阐述,对小说中突显的女性成长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 申欣欣
- 关键词:女性成长女性意识
- 建构 阐释 策略——1917-1949年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研究
- 本文以现代文学中的西班牙汉译文学作为论述对象,通过对1917-1949年期间西班牙汉译文学译介情况的梳理,将这段时间的译介活动细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来分析不同历史时段译介重心的转移以及转移发生的原因。
引论部分,...
- 申欣欣
- 关键词:民国时期题材特征
- 文献传递
- 遗忘的生殖力、传染性和现实互因关系——以师陀《果园城记》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在"果园城"表面的寂静下,涌动着遗忘的暗流。遗忘以集体潜意识的方式在每个人心中繁衍生长,然后在人与人之间传染蔓延,由此形成的遗忘之网把现实生活牢牢地网在时空静止的死寂之中,而死寂的现实生活又反过来强化着遗忘的再度繁殖和传染。通过《果园城记》的文本分析,挖掘出遗忘的社会、历史、哲学动因和自返性,从而拓展出遗忘的心理范畴之外的思维向度。
- 申欣欣张昭兵
- 关键词:遗忘生殖力传染性师陀
- 美术背景·艺术理念·诗歌创作
- 本文以李金发、闻一多、艾青三位具有美术专业背景的现代诗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位诗人的美术背景的爬梳,整理其艺术经验的习得过程,挖掘其艺术创作实绩,探询其在美术创作实践和理论中形成的艺术理念,并寻找此艺术理念与诗人诗歌创...
- 申欣欣
- 关键词:艺术理念诗歌创作
- 文献传递
- 现代性焦虑与修辞——重读张艺谋影片《英雄》
- 2009年
- 从修辞论的角度重读影片《英雄》,可以发现张艺谋艺术追求上的一个明显的转变:即从"变叙事"、和"寓言体"向"大叙事"和"象征体"的回归。而引发这一转变的动因,则是当代意识形态的现代性焦虑。这是一种处于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下的矛盾心理,影片运用艺术的手法为缝合这一心理缝隙提供了一个想象性的修辞方案,但依然还是露出了力不从心的缺口。
- 张昭兵申欣欣
- 关键词:焦虑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