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屠刚

作品数:62 被引量:437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骨折
  • 12篇胫骨
  • 12篇胫骨平台
  • 10篇缺损
  • 10篇内固定
  • 9篇平台骨折
  • 9篇胫骨平台骨折
  • 9篇关节
  • 9篇钢板
  • 8篇软组织
  • 8篇软组织缺损
  • 8篇手术
  • 8篇皮瓣
  • 8篇组织缺损
  • 7篇外科
  • 7篇创伤
  • 6篇复杂胫骨平台
  • 5篇术后
  • 5篇股骨
  • 5篇复杂胫骨平台...

机构

  • 51篇解放军第98...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2篇申屠刚
  • 43篇李强
  • 32篇徐云钦
  • 29篇王刚
  • 24篇姚有榕
  • 16篇邓盼
  • 13篇黄飞
  • 13篇罗正理
  • 13篇吴水培
  • 10篇王众
  • 10篇魏强强
  • 10篇李骥
  • 8篇苏佩华
  • 6篇俞立新
  • 6篇王胜华
  • 5篇伍亚民
  • 5篇李强
  • 4篇于凤宾
  • 4篇马锁坤
  • 4篇汤丽

传媒

  • 16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实用手外科杂...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人民军医
  • 3篇中国骨伤
  • 3篇解剖与临床
  • 2篇2016年浙...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三届全国解...

年份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3篇1999
  • 1篇1998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0
2005年
目的探讨带拇背侧桡、尺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从1997年10月至2004年2月,利用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并将皮瓣内皮神经与受区内指神经行外膜吻合,重建受区感觉。结果临床应用101例皮瓣,其中97例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坏死,3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吻合神经后皮瓣能恢复部分感觉。结论该皮神经皮瓣手术操作简单,皮瓣外形好,部分皮瓣能恢复感觉,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
黄飞吴水培申屠刚俞立新王胜华金浙滔
关键词:拇指外科皮瓣
NGF与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再生的诱导趋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再生诱导趋化作用。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乳胶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段,并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乳胶管的两支管内不加入任何物质;B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C组两支管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加NGF和CNTF;D组两支管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加NGF和NGF+CNTF;E组两支管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加CNTF和NGF+CNTF。术后3、4周观察两支管内神经定向趋化情况,并对术后4周再生神经行HE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A组和B组两支管内神经再生速度及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C组术后3周再生神经优先向CNTF侧趋化,术后4周CNTF侧神经再生成功率和超微结构优于NGF侧(P<0.05);D组和E组,再生神经向NGF+CNTF侧趋化,且再生成功率、HE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均显示,NGF+CNTF侧再生神经的速度及质量优于对照侧。结论:CNTF较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有较强的诱导趋化作用,而且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
李强伍亚民申屠刚
关键词:轴突趋化
外固定架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加植骨治疗股骨骨不连的有效性。方法:2011年明~2014年10月共收治股骨骨不连患者8例,行外固定架固定并行骨断端清理加松质骨植骨。结果:8例患者术后2—4月均骨性愈合,术后随访0.5~2年,临床效果满...
申屠刚王刚徐云钦
文献传递
三种手术方法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49
2010年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Ⅴ、Ⅵ型)常见于高能量创伤的青壮年,并伴膝关节周围严重损伤,伤情复杂,治疗较困难,其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许多学者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报道使用膝前正中直切口、Y形切口、膝内外或前后双切口、微创小切口等入路显露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有报道使用单侧解剖型钢板或单、双侧锁定钢板,
徐云钦李强申屠刚冯水云梁再跃李骥王刚姚有榕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高能量创伤膝关节周围微创小切口解剖型钢板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序贯性检查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徐云钦申屠刚李强王刚苏佩华姚有榕汤丽朱亚中邓盼罗正理
无论是战时还时平时训练,下肢损伤是导致部队减员与伤残的重要原因。文献统计该军官兵训练伤中以下肢发生率最高(65.74%),且以膝关节周围损伤最多。而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是创伤骨科的一道难题,临床诊治工作中存在合并伤漏诊率高...
关键词:
关键词:胫骨骨折创伤骨科
三种取骨法在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并骨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3种取骨法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并骨缺损中应用的疗效。方法68例Schatx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经钢板螺钉内固定同时,术中分别于自体髂骨翼半板取骨(A组,25例)、髂骨翼开窗取骨(B组,23例)和股骨外侧髁开窗取骨(C组,20例)进行植骨。结果均获得12~132个月随访,A、B、C3组手术切口长度:(3.98±0.65)cm、(2.63±0.46)cm、(2.86±O.42)cm;术中出血量:(389.20±97.55)ml、(332.13±74.39)ml、(295.50±68.55)ml;取骨植骨量:(12.15±1.78)cm3、(9.89±1.98)cm3、(12.45±1.97)cm’;取骨并发症发生率:32%、8.7%、5%。结论髂骨翼及股骨外侧髁开窗取骨法较传统髂骨翼半板取骨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股骨外侧髁取骨法有利于胫骨平台骨折并骨缺损就近取骨且操作简单;髂骨翼半板取骨法及股骨外侧髁取骨法适用于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较大量骨缺损。
徐云钦李强申屠刚苏佩华王刚姚有榕邓盼罗正理魏强强汤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取骨并发症
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与传统髂骨翼外侧板取骨法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与传统髂骨翼外侧板取骨法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自制环锯取骨器于股骨外侧髁取骨25例(A组),采用骨刀于髂骨翼外侧板取骨30例(B组);SchatzkerⅢ型10例,Ⅴ型26例,Ⅵ19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取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参照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一般指标。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B组[(2.86±0.42)cm,(3.98±0.65)cm,t=7.449,P=0.000;(295.50±68.55)mL,(389.20±97.55)mL,t=4.389,P=0.000;(1.53±0.26)min,(1.86±0.30)min,t=4.390,P=0.000];2组患者取骨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5±1.97)cm3,(12.15±1.78)cm3,t=0.229,P=0.820;(144.00±21.41)d,(140.30±16.66)d,t=0.998,P=0.323]。②临床疗效。A组优1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B组优14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3,P=0.717)。③安全性。A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9例。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χ2=4.125,P=0.042)。结论:对于SchatzkerⅢ、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而言,虽然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与传统髂骨翼外侧板取骨法在取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股骨外侧髁环锯取骨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云钦李强申屠刚苏佩华王刚姚有榕邓盼罗正理魏强强汤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缺损骨移植
活血化淤类中成药在显微外科中的疗效观察
2004年
申屠刚黄飞吴水培李强
关键词:显微外科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吻合术
双微型钢板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双微型钢板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微型钢板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38例。结果本组获随访13~25个月,所有骨折端均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照Gar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优3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7%。结论双微型钢板能够有效固定桡骨极远端骨折端,维持骨折端稳定,临床疗效满意。
王刚李强申屠刚徐云钦姚有榕魏强强
关键词:微型钢板骨折
MDCT并三维重建在儿童及青少年前臂隐匿性青枝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MDCT扫描并三维重建在儿童及青少年前臂隐匿性青枝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前臂急性外伤的青少年患者同时行普通X线片与MDCT扫描并三维重建检查。结果经普通X线片发现19例23处骨折,同期行前臂MDCT检查,明确25例35处骨折。与普通X线片相比,MDCT扫描并三维重建检查对隐匿性青枝骨折阳性确诊率高,而普通X线片假阴性率高达34.3%。结论 MDCT扫描能提高儿童及青少年前臂外伤中的隐匿性青枝骨折的确诊率。
徐云钦苏佩华李强申屠刚李骥王刚姚有榕邓盼罗正理
关键词:MDCT儿童青少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