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锡全
- 作品数:2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 上海粮食票证制度的创建及其演变(1954—1993)被引量:1
- 2020年
- 计划供应时期,上海粮食票证制度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创建时期、定型时期、巩固和解体时期三个阶段。在经历了复杂的演变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初,上海常用粮食票证发行使用上形成"七票十一证"的格局,并且自上而下建立起庞大的票证管理网络和管理队伍。从总体上看,上海粮食票证制度具有印制发行权高度集中统一、实行精细化管理这样一些突出特点。从实施成效和社会影响来看,在粮食总体短缺的情况下,票证的使用是实现计划供应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保障市镇居民基本的生活需要、维持物价和市场稳定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票证制度毕竟是用超经济行政手段来平衡粮食供求关系,实际上又是对城市居民粮食需求的一种限制,并日渐演变成为实现社会控制的重要制度载体。
- 田锡全
- 1953年粮食危机与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被引量:5
- 2007年
- 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与1953年粮食危机的出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有密切的关联。此前,中国粮食供需的总体形势虽有所缓和,但并没有根本好转。为解决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粮食的需求以及稳定物价的需要,中央政府不得不谋求新的控制粮食资源的办法。粮食危机的出现,为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一个重要时机。另外,在酝酿采取统购统销政策时,中央政府一开始就把它纳入到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去,以便对城乡传统生产关系进行改造。
- 田锡全
- 关键词:过渡时期总路线统购统销政策
- 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制度根由
- 2019年
- 近代以来,由于无法因应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遂被不少人用"专制黑暗"一词一笔抹杀,对于其中的合理成分没有给予必要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如何认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原因这样一个宏大课题,《中华文明的经脉》一书肯定了制度因素在维系"大一统"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1)受此启发,本文兹从权力制衡、选官制度、边政治理几个方面,对于自秦汉以来在"大一统"国家主导下,中华文明虽历经冲击仍绵延不断的制度根由加以申论。
- 田锡全
- 关键词:中央集权制科举制
- 1937年春洋米免税令在广东的实施及其波折被引量:1
- 2018年
- 1930年代前中期,对于洋米谷进口是否征收进口税及如何征税,成为南京国民政府与粤闽诸省地方政府、长江中下游米粮产区与粤闽销区、国米商与洋米商等各方之间产生利益分歧的焦点之一。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为救济省内米荒,广东各界向国民政府力争免征洋米进口税,中央关系院部对此先后采取从不准免税,到限额"半税记账",乃至限额免税的措施。面对长江中下游各省市政商界的反对,财政部、实业部对于限额免税的举措虽有游移和动摇,最终则坚持了成案。广东省政府内部、米商内部因利益格局不同,对洋米免税入粤自始即有不同意见,导致洋米免税令在广东的实施出现波折。至于广东省政府内部发生的调节民食会阻挠洋米免税入口一事,既缘于调节民食会内部的人事纷争,也反映了国米商与洋米商之间的利益分歧。米商方面,因对洋米免税有认识分歧,部分广东国米商对于洋米免税入口也加以反对。在吴铁城就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并对调节民食会进行改组之后,加之广东军政当局与财政部、粤海关经反复磋商就洋米免税进口证明机关问题最终达成一致,免税洋米始得以进口运济广东。其中的曲折反复实则折射出南京国民政府维持广东局势稳定的意图以及对该省的控制力显著增强的态势。
- 田锡全
- 关键词:波折
-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及其在唐河县的运作(1953——1957)
- 作者利用丰富的档案资料和各种报刊资料,以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基层的实际运行为研究对象,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1953-1957年期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考察.论文中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影响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决策的各...
- 田锡全
- 关键词: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 民国时期洋米进口税的征收及反响
- 2019年
- 1933年洋米进口税在沿海各省的开征,是一项牵动国内外诸多方面的重大政策调整。经由长江中下游米谷产区政商界屡次呼吁,南京中央政府为此进行了三年多的酝酿和讨论。在国民党高层、中央关系院部、长江中下游地方政府和商人团体就开征洋米进口税基本达成共识之情势下,广东、福建两省先于其他省份开征洋米进口税,由此加快了中央开征洋米进口税的步伐。其后,洋米税率和税政几经变化,闽粤两省洋米谷税率和税政也先后由中央统一起来。洋米进口税的开征,不仅在粤闽两省激起颇大反响,在国际上也引起相关国家的关注和交涉,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外交关系的走向。
- 田锡全
- 关键词:关税社会反响
- 1927-1937年长江三角洲米粮贸易中的资金融通被引量:1
- 2008年
- 1927—193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米粮贸易从业者的资金融通渠道主要有从银行或钱庄获得贷款、在同业间进行融通三种。此外,米业与农民之间的金融往来,主要体现为产地市场和集散市场中米行与农民之间种类繁多的借贷关系。
- 李学昌田锡全
- 关键词:银行资金融通
- 20世纪60年代中国试办托拉斯探析被引量:2
- 2003年
- 试办托拉斯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时期,采用托拉斯的组织形式管理企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尝试。它是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来改革我国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结果,是用经济办法对我国工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的一次有益改革实践。同时,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组建托拉斯的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致使这次改革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 田锡全
- 关键词:试办托拉斯
- 多重利益分歧与广东免征洋米税风潮被引量:3
- 2016年
- 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为救济米荒,广东各界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求免征洋米进口税,中央相关院部对此先后采取了从不准免税,到限额"半税记账",乃至限额免税的措施。此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广东内部激起相当大的反响,并由此引发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洋米免税风潮。该风潮是自1930年代初以来,国内政商各界围绕洋米税征免之争的一次集中爆发,彰显了南京国民政府内部财政部与实业部、中央政府与广东地方、长江中下游米粮产区与广东销区、广东内部国米商与洋米商等各方之间的多重利益分歧。在这场从中央到地方、涉及广东以及长江中下游诸省市的洋米免税风潮中,因立场不同、利益分歧,导致各方所采取的行动各异,由此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也错综复杂。
- 田锡全
- 关键词:国民政府利益分歧
- 统购统销初期的粮食票证制度探析——以1953~1957年的河南为个案被引量:8
- 2004年
- 1953~ 1 957年的河南在统购统销初期实施粮食票证制度 ,经历了初创时期、基本成型时期、确立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粮食票证制度的形成 ,对于保证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并成为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田锡全
- 关键词:粮食统购统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