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a和b-FGF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Hpa、b-FGF的蛋白水平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检测,探讨二者与PHCC发生和侵袭转移关系,并分析其作为PHCC侵袭转移预测指标的价值.结论:1.Hpa、b-FGF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肝...
- 田志宏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癌组织淋巴结转移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12例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共12例次(10例患者),其中双侧腹股沟疝2例,斜疝10例,直疝2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0.5±15.8)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7±1.2)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5.2±1.3)d,术中腹膜破裂1例,术后无阴囊血肿和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5个月,复发1例,未见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TEP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技术,能明显降低手术费用并获得最佳卫生经济学效益,可减少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症状的发生。
- 张燕忠张彧田志宏常毅刚黄博冯变喜
-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 b-FGF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b-FGF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b-FGF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癌45例中b-FGF表达阳性者31例(68.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3例中b-FGF表达阳性者8例(34.8%)及正常肝14例中b-FGF表达阳性者6例(42.3%);在高分化(8/17)、无肝内转移(16/28)、无淋巴转移(18/31)的肝癌中b-FGF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23/28)、有肝内转移(15/17)、有淋巴转移(13/14)的肝癌病人(P<0.05)。结论:b-FGF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可能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 田志宏王顺祥张凤瑞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2年
-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GIST中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GIST中b-FGF表达阳性的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显著高于表达阴性的MVD(P<0.05);b-FGF表达阳性者肿瘤直径显著大于b-FGF表达阴性者(P<0.05);b-FGF的表达与GIST的发生部位、核分裂多少、恶性潜力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b-FGF是GIST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 田志宏黄博冯变喜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 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术前CD+3、CD+4和C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7d与术前第1天CD+3、CD+4及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术前,CD+8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1天2组NK细胞活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NK细胞活性均下降(P<0.05)。术后第3天开始NK细胞活性逐渐恢复,但与术后第1天比较无差异(P>0.05)。2组术后第5、7天NK细胞活性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患者围术期使用乌司他丁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常少飞毕小刚田志宏张水龙
- 关键词:乌司他丁胃癌围术期免疫功能
- 肝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4
- 2006年
- 乙酰肝素酶(Hpa)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和基底膜中的硫酸乙酰肝素,破坏其完整性,同时释放在细胞外基质中储存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有利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现探讨Hpa、b-FGF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
- 王顺祥田志宏吴晓慧周少英彭利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乙酰肝素酶微血管密度
- 上腹部手术后腹腔大出血诊疗对策
- 2010年
- 腹部手术后腹腔大出血是腹部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处理非常棘手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延误治疗,患者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近10年来,我院普外科共计发生腹腔内术后出血24例,现总结如下。
- 毕小刚董博黄博田志宏刘玉娥唐文恒
- 关键词:术后腹腔大出血上腹部腹部手术后术后出血
- 乙酰肝素酶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原发性肝癌45例中乙酰肝素酶表达阳性26例(57.8%);在高分化(6/17)、无肝内转移(12/28)和无淋巴结转移(14/31)的肝癌中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20/28)、肝内转移(14/17)和淋巴结转移(12/14)的肝癌(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可能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 田志宏王顺祥张凤瑞
-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免疫组织化学
- 乙酰肝素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4
- 2006年
- 王顺祥田志宏吴晓慧周少英彭利
-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癌血管生成
- 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时间顺序策略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随着微创治疗理念的普及,胆石症的治疗得到了完善和长足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或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取石术已经成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治疗方法.LC联合ERCP+EST或EPBD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在时间顺序上有ERCP序贯LC、术中同时和术后行ERCP三种方式,但何种方法更好,尚存在一定争议[1,2].本文针对ERCP序贯LC进行了研究.
- 田志宏孙延英张燕忠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ERCP+EST乳头气囊扩张术乳头括约肌切开逆行胰胆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