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程

作品数:140 被引量:1,805H指数:24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农业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生物学
  • 9篇文化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6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1篇库区
  • 30篇三峡库区
  • 19篇土壤
  • 17篇马尾松
  • 14篇景观
  • 11篇绿地
  • 10篇生态
  • 9篇城市
  • 8篇人工林
  • 8篇物量
  • 7篇植被
  • 7篇生物量
  • 7篇小流域
  • 7篇马尾松人工林
  • 6篇林业
  • 6篇景观生态
  • 6篇护林
  • 6篇防护林
  • 6篇城市绿地
  • 5篇林学

机构

  • 127篇华中农业大学
  • 4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5篇湖北省林业科...
  • 8篇贵州大学
  • 8篇武汉钢铁(集...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宁职业技术...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湖北省林木育...
  • 1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汉江水利水电...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137篇王鹏程
  • 59篇周志翔
  • 39篇肖文发
  • 26篇滕明君
  • 19篇徐永荣
  • 19篇佃袁勇
  • 18篇曾立雄
  • 16篇雷静品
  • 16篇黄志霖
  • 15篇吴昌广
  • 15篇潘磊
  • 8篇涂炳坤
  • 8篇郭尔祥
  • 7篇叶贞清
  • 7篇唐万鹏
  • 6篇史玉虎
  • 5篇丁贵杰
  • 5篇刘学全
  • 5篇肖荣波
  • 5篇庄尔奇

传媒

  • 1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1篇湖北林业科技
  • 11篇应用生态学报
  • 9篇生态学报
  • 8篇林业科学
  • 6篇中国林业教育
  • 6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人民长江
  • 2篇城市建筑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陆地生态系统...
  • 2篇中国生态学会...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种子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1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5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pot影像的武汉市绿色信息自动提取被引量:4
2008年
以武汉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年4月26日Spot5影像,提出了基于地物光谱特性差异和图斑综合提取城市绿色信息的算法。整个算法分为两大步骤:首先根据Spot5影像上绿地和其他地物的光谱特征差异,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粗略提取该市绿色信息;然后采用基于松弛迭代的图斑综合方法消除破碎化的绿地班块,得到最后的绿色区域。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能有效的提取绿色信息;主观因素影响小,整个算法过程自动完成,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提取过程;采用图斑综合,有效地结合了绿地的面状特点,避免了提取的绿地破碎化。
佃袁勇刘刚周志翔王鹏程
关键词:SPOT影像光谱特征
狗牙根草坪秋季交播多年生黑麦草建坪技术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在狗牙根草坪上秋季交播多年生黑麦草建植草坪 ,通过对多年生黑麦草的播种量、交播时间以及留茬高度对狗牙根翌年返青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多年生黑麦草最佳播种时间在 10月中下旬 ,适宜播种量为 2 5~ 3 0g/m2 ;黑麦草后期修剪高度 2cm ,既可保证草坪质量 ,又能保护狗牙根翌年正常返青。生长期加强水肥管理 。
王文恩傅强王鹏程
关键词:狗牙根草坪多年生黑麦草交播返青
豫西汝州罗圈组杂砾岩及上覆东坡组的成因及时代探讨
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以杂砾岩沉积为特征的罗圈组自命名起就一直倍受地质学界的关注。关于其是否为冰川成因以及形成时代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出统一的意见。而罗圈组杂砾岩之上的东坡组,普遍为一套以成熟度较高的细碎屑岩为主的地层,该地层...
王鹏程
关键词:罗圈组杂砾岩寒武纪
寄主植物生长情况及配置距离对檀香幼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在造林时混合配置8种寄主植物,研究在一年生、三年生、四年生檀香(Santalum album L.)人工林中寄主植物配置距离、植株高度、胸径、生长状况等对檀香幼树高径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的树高与檀香树高呈显著的负相关,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株高与檀香株高和胸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在一定配置距离范围内,假蒿(Kuhnia rosmarnifolia Vent.)、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 DC.)、相思(Acacia confuse Merr.)的配置距离与檀香幼树生长呈显著的正相关;从寄主植物根系寄生的檀香吸盘发生情况来看,山毛豆是最佳寄主,木麻黄、苏木(Caesalpinia sappanL.)、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 A.Juss)次之,假蒿吸盘多但较小;飞机草最差。整体上看,寄主植物山毛豆和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对檀香的生长极为有利,是较佳的寄主;假蒿、苏木、相思、木麻黄、麻楝其次,飞机草较差。
徐永荣王鹏程纪和戴广伦李新胜
关键词:檀香幼林寄主植物
一种城市热岛强度的量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热岛强度的量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遥感影像信息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信息进行反演计算,获取地表温度信息;根据地表温度信息对目标区域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
周志翔向炀汪小爽滕明君佃袁勇徐永荣王鹏程
文献传递
香椿扦插繁殖的研究被引量:18
2002年
以红香椿的根条和枝条为试材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扦插繁殖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香椿根条扦插优于枝条扦插 ,长插穗扦插效果优于短插穗 ;两种插条生根部位有所不同 ,枝插条是愈伤组织生根 ,根插条则以皮部型生根为主 ,少部分为愈伤组织生根。根条和枝条扦插繁殖可用于香椿大规模育苗生产 ,采用直径 0 .5cm以上的根和直径 0 .8cm以上的枝 ,于 3月底扦插 ,剪截长度分别为 8cm、12cm ,扦插前插条下端用HL4 3生根剂分别处理 15~ 2 0s(秒 )、5s(秒 ) ,插于沙床 ,生根率达 94 .3%。
涂炳坤王鹏程叶要妹玉云祎丁小飞
关键词:香椿扦插繁殖扦插育苗生根率插穗
“新农科”视域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探索
2023年
全球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都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启动的“新农科”建设对林学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也随之有所改变。传统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存在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内涵认识不足、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为主、教学管理体制弹性不足、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核、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易行、林科教协同育人力度不够、为学生提供的拓展国际视野的空间有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林业行业以及相关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难以满足“新农科”建设对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华中农业大学从“新农科”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思路,并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一是深刻领悟新时代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其内涵,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或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构建“听、学、练、考、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以“三全育人”和课程群建设为核心,构建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尺度课程群的课程体系。三是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构建包括国家、学校、学院3个层级的创新训练体系,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四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教学过程考核制度、教学奖惩制度等。五是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林科教协同育人新机制。六是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涉农类高校或研究机构等的交流合作。实践证明,“新农科”视域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杜克兵舒常庆蔡月周志翔王鹏程
关键词:林学专业教学改革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Ⅱ.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生产力被引量:104
2002年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径级标准木收获法 ,研究了从幼林到成熟林的 5种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结果表明 :树木干物质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器官 ,其比例与径阶大小无关 ,而与发育阶段有关。林分平均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平均木在 18  2 2a生物量年增加速率最大 ,而林分是在 12  18年生。树干生物量所占百分比 (占 4 8%以上 )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而枝、叶、皮刚好相反 ,18年生以前 ,根所占百分比随林龄增加而下降 ,此后趋于稳定。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 :干、枝、根、皮、叶。 8、12、18、2 2、30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 :33.94、89.94、2 0 4 .5 1、2 2 3.71、2 34.14t·hm- 2 ,净生产力为 :6 .2 4、11.14、15 .6 3、14 .0 7、11.93t·hm- 2 ·a- 1。中龄前 ,生物量按径阶分布的规律与株数按径阶分配规律相似 ,多呈左偏态 ,此后呈右偏态 ,峰值比株数按径阶分布向右移动 1  2个径阶。培育纸浆材林 ,在
丁贵杰王鹏程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基于MODIS NDVI的三峡库区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被引量:73
2012年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三峡库区2000—200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并在像元尺度上分析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植被覆盖度,并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大于60%的区域占92.35%;近10年来,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其中呈显著增加或降低趋势的像元数仅占7.16%,在20个区县中石柱、江津和丰都的植被覆盖度存在退化风险;降水是影响库区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主导因子,当年5—8月降水量与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最高,但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于库区西部低山丘陵农业种植区,该区域降水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而部分高海拔地区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与降水呈显著负相关,过多降水反而会抑制植被生长。
吴昌广周志翔肖文发王鹏程汪涛黄子杰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NDVI三峡库区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下植物与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林分密度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低密度(1575株·hm^(-2),D_(1))、中密度(2474株·hm^(-2),D_(2))和高密度(3550株·hm^(-2),D_(3))3个林分密度,分析林下植物和土壤种子库多样性及二者的关系,为马尾松人工林实现多目标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林分密度林下草本与灌木植物共有42科62属70种,D_(1)密度以喜光植物种类分布较多,而D_(2)、D_(3)密度以耐阴植物为主;3种林分密度间的草本、灌木的Margalef(M)、Shannon(H)、Simpson(D)、Pielou(J_(sw))、Alatalo(Al)指数均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且在草本与灌木层中对密度的响应不同。在草本层中,D_(1)与D_(3)的H、D、J_(sw)、Al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灌木层中,不同林分密度J_(sw)和Al指数存在显著差异,H和D指数差异不显著。土壤种子库H、D、J_(sw)和Al指数均随林分密度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D_(1)密度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最高;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种子库Jaccard与Sorensen相似性系数均较低。草本层M与J_(sw)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灌木层林分密度与H、D、J_(sw)、Al指数的相关性大于草本层,而草本、灌木层的林分密度与J_(sw)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林分密度1575株·hm^(-2)是马尾松林下植被生长发育较为合适的密度,能够维持林下植物多样性,有利于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张洋洋周清慧许骄阳陈继豪魏鸣何伟王鹏程晏召贵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物种组成Α多样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