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蕴生

作品数:19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玉米
  • 13篇玉米螟
  • 9篇亚洲玉米螟
  • 3篇诱虫
  • 3篇诱虫灯
  • 3篇越冬
  • 3篇抗性
  • 3篇虫灯
  • 2篇玉米植株
  • 2篇越冬代
  • 2篇植株
  • 2篇天敌
  • 2篇害虫
  • 2篇成虫
  • 1篇灯头
  • 1篇心叶
  • 1篇雄穗
  • 1篇叶数
  • 1篇异色瓢虫
  • 1篇荧光粉层

机构

  • 19篇吉林省农业科...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吉林省农业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9篇王蕴生
  • 9篇杨桂华
  • 8篇张荣
  • 7篇李建平
  • 6篇谢为民
  • 3篇岳德荣
  • 2篇鲁新
  • 2篇翟军
  • 1篇冯芬芬
  • 1篇李璧铣
  • 1篇王振营
  • 1篇周大荣
  • 1篇张广义
  • 1篇暴祥致
  • 1篇白金铠
  • 1篇高书兰
  • 1篇刘克明
  • 1篇吴新兰
  • 1篇陈瑞鹿
  • 1篇刘勇

传媒

  • 6篇玉米科学
  • 6篇东北农业科学
  • 3篇植物保护
  • 2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4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 2篇1985
  • 1篇1982
  • 1篇1980
  • 1篇196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洲玉米螟危害玉米产量损失估算方法研究被引量:9
1993年
经1987~1989年3年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受玉米螟危害形成的不同被害状,对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而秋季调查的植株含虫量与被害状常存在不完全相符的现象。据此提出估算玉米螟危害玉米的产量损失,依据被害状比依据虫量准确。在以一代为主的地区及一代区,当前可根据玉米被害状的调查,参照本项试验测产结果,估算玉米螟危害玉米的产量损失情况。
谢为民王蕴生杨桂华李建平张荣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玉米
不同接虫时期与玉米抗螟性关系研究简报被引量:1
1982年
自六十年代以来,我省玉米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杂交种推广普及,引起一系列农业生产和生态条件的变化,玉米螟为害玉米日趋严重。抗螟育种问题开始被育种,植保研究部门重视。为掌握适宜接虫时期,以求正确反映玉米自交系的抗螟性,1980年我们进行了接虫时期的试验。材料与方法玉米接虫寄主材料选用6个已经国内初步鉴定认为是抗虫及感虫的自交系,按成熟期分为早、中、晚三个组。早熟组:抗虫系A622、感虫系桦94; 中熟组:抗虫系Oh43、感虫系英120; 晚熟组:抗虫系CI31A、感虫系WF9。
冯芬芬王蕴生关维久
关键词:晚熟玉米叶数玉米植株拔节期吉林农业科学
玉米抗病虫性研究赴美考察报告被引量:4
1985年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是我国玉米的主要病虫害,也是国家攻关研究项目之一。利用抗病虫品种是重要的防治途径。美国在玉米抗病虫研究方面居领先地位。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美国对玉米三病一虫的抗性研究情况,学习其先进技术,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加快研究步伐,为四化做贡献。我们考察组一行四人,于1983年8月22日至9月10日先后去北卡罗来纳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衣阿华大学。
白金铠王蕴生吴新兰刘克明
关键词:玉米带抗病虫性小斑病丝黑穗病三病抗性研究
玉米螟成虫习性观察被引量:2
1993年
为掌握玉米螟的发生规律,探索防治新途径,我们通过室内饲养,对玉米螟的羽化、交配和产卵的时间规律等习性进行了观察。1 观察方法 7月末,中午自养虫室内取第三代玉米螟老熟蛹400头左右(带折叠纸),置大养虫笼内。从14时开始,观察记载24小时内每小时新羽化的蛾数,并随即移入另笼饲养,定时观察记载雌雄蛾的交配数量和雌蛾的产卵数量;取15对正在交配的成虫。
谢为民王蕴生
关键词:玉米玉米螟成虫习性
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扩散行为与迁飞可能性研究被引量:21
1994年
作者于1987和1988两年在河北省衡水市当地越冬代亚洲玉米螟成虫盛发期,采用人工标放回收方法对其扩散行为及迁飞可能性进行了研究。两年分别释放人工饲养的标记玉米螟成虫15万和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 diamondback moth60万头,在45.5km半径范围内分别回收到标记雄蛾461和2650头,首次明确了我国北方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的田间扩散飞行规律,95%集中在距释放点4km半径范围内;部分个体可扩散到6—30km半径范围内,最远距释放中心45.5km。成虫扩散飞行受风力、风向和温度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虽有远距离迁飞的潜力,但至少在越冬代发生期基本不存在大量远距离迁飞的可能性。
王振营周大荣宋彦英李璧铣张广义高书兰刘勇郑礼王蕴生谢为民李文德潘永成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扩散迁飞
大面积应用诱虫灯防治玉米螟效果调查报告被引量:3
1991年
1990年在设置诱虫灯较多的德惠、农安和磐石等县共设灯4200多盏,防治玉米120余万亩。在这些地区玉米螟均发生严重,对诱虫灯的防效又一次受到了生产上的考验。我们协同当地农业站共同调查了设灯数量较大的上述三个县中的7个设灯乡和邻近的4个未设灯乡的玉米受螟害程度。调查结果可充分说明,在玉米螟发生严重年份,只要诱虫灯设置合理。集虫水池不漏水,管理的好,防效可以达到65-70%。
张荣王蕴生杨桂华李建平岳德荣翟军马维军
关键词:玉米玉米螟诱虫灯
诱虫灯防治玉米螟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论述了诱虫灯防治玉米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研究了防治效果、特点,对其他害虫的诱杀作用及对天敌的影响等。结果表明:①诱虫灯对螟蛾有强烈的诱杀作用,在越冬虫源集中地村屯内诱杀螟蛾,可使田间玉米螟蛾主要栖息地的蛾量减少66.4%,玉米上落卵量减少71.l%;秋季被害程度在一代区减少78%,二代区减少51.2%,平均减少73.5%。②除诱杀玉米螟外,对许多农林等害虫有强烈诱杀作用,尤其是线站、草地螟及大豆食心虫等。③应用诱虫打防治玉米螟经济、简便、不污染环境。④对自然界害虫天敌的种群数量没有影响。⑤在目前的发生程度预测水平上,应用诱虫灯防治玉米螟是非常适宜的。
杨桂华李建平张荣王蕴生
关键词:诱虫灯玉米螟天敌
应用诱虫灯防治亚洲玉米螟研究简报被引量:6
1990年
1987—1989年,作者等研究在村屯设置诱虫灯消灭第一代虫源,基本上达到了防治目的。1988年吉林省德惠县和平乡12个行政村的村屯内连片设置诱虫灯301盏,控制玉米面积8.85万亩,1989年又在德惠和农安县7个乡的村屯内连片设灯1690盏,控制玉米面积达49.25万亩,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王蕴生张荣岳德荣杨桂华靳峰云翟军傅文玉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诱虫灯玉米害虫
灭幼脲杀虫剂对几种有益昆虫的影响被引量:2
1988年
1978~1982年在公主岭,应用灭幼脲杀虫剂对天敌昆虫:异色飘虫Leis axyridis(Palas)龟纹飘虫Propylaca japonica(Tkunbers)、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Tjeder)的成虫、卵、幼虫及蛹进行室内试验及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灭幼脲1号15、25、50克/公顷(有效成分,以下同);灭幼脲3号75、150、300克/公顷药量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基本无影响,对中华草蛉杀伤严重。
梁树廉王蕴生孙雅杰石磊陈瑞鹿
关键词:灭幼脲中华草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胃毒触杀作用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Ⅰ.光周期反应对玉米螟发育的关系被引量:10
1980年
从亚洲玉米螟(Ostriuia furnacalis)的光周期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25℃的温度条件下,在不同光周期的处理中,幼虫的发育状况表现显然不同。凡在长于14小时光周期的条件下生长和发育的幼虫大部分化蛹,在短于13小时的情况下的幼虫全部出现滞育。初步推算其临界光周期接近14小时。结合田间物候观察结果,公主岭地区当第一代螟虫的发生后期,温度常年平均在25℃左右,此时也就是全年温度最高的阶段,而光照则逐渐缩短。因此,在田间陆续出现滞育的螟虫。这说明了引起滞育的是光周期的季节变化,而不是温度。试验结果证明,自1龄至5龄初的幼虫(脱皮后不久)皆有感光作用,尤以3龄至5龄初幼虫表现特别敏感,通过对公主岭和白城地区的螟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螟虫对光的感受表现一致。最后讨论了由于玉米螟的光周期反应的结果,它直接地影响了一、二代螟害区年度间一、二代的越冬比数、来年初夏越冬代螟虫的蛹化期和田间螟虫的为害性。
王承纶张荣桂承明王蕴生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越冬代生物学特性虫龄发育状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