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烨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椎体
  • 2篇压缩骨折
  • 2篇疏松性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体压缩
  • 2篇椎体压缩骨折
  • 2篇骨折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性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腰椎
  • 1篇摘除
  • 1篇植骨
  • 1篇入路
  • 1篇生物力学
  • 1篇髓核
  • 1篇髓核摘除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4篇邹天明
  • 4篇王烨峰
  • 3篇沈军
  • 2篇黄安全
  • 1篇梁栋柱
  • 1篇佘远时
  • 1篇成亮
  • 1篇王东来
  • 1篇韦敏祥
  • 1篇欧阳钧
  • 1篇朱国清
  • 1篇胥正泉
  • 1篇缪烨
  • 1篇陈广祥
  • 1篇蔡小强

传媒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穿刺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快解除疼痛和恢复功能活动是治疗OVCF的首要目的,但保守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OVCF的主要手段,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使椎体成形手术更安全有效,目前临床上针对穿刺入路的研究仍不断进展,大体上可分为椎弓根内和椎弓根外两大类,而且不同穿刺入路的适应症和注意点有所不同,如何选择最佳的穿刺入路仍存在争议。结合本单位开展经验及最新研究,本文就PVP术的不同穿刺入路及相关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以期能为临床手术的入路选择提供参考。
顾晨希虞宵黄安全王烨峰蔡小强沈军邹天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
Mast Quadrant通道辅助髓核摘除术治疗同侧邻近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MastQuadrant通道辅助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邻近同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采用Mast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3例邻近同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和改良MacNab分级评定法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75~120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120~200mL(平均155mL)。术中硬膜撕裂1例,处理后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生间隙错误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3d和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9±0.3)分和(3.4±0.7)分,与术前的(8.4±0.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1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1%(21/23)。结论应用MastQuadrant通道辅助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邻近同侧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疗效可靠。
佘远时沈军王烨峰韦敏祥成亮陈广祥邹天明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切除术MASTQUADRANT通道
单侧椎体后外上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比较单侧椎体后外上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型术后的单椎体生物力学效能。方法 收集老年女性尸体的骨质疏松脊柱椎体(L)共2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单侧椎体后外上方组(A组)、双侧椎弓根组(B组)。首先测量椎体高度、垂直压缩状态下的单椎体弹性模量。在力学测试仪上将每个椎体制备成压缩骨折模型,记录其失效强度、刚度、失效位移。按每组对应的穿刺入路行椎体成型术,术后行X线扫描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再次测量椎体高度、垂直压缩运动状态下的单椎体弹性模量及失效强度、刚度、失效位移。结果 A组、B组椎体内骨水泥弥散类型差距不大,均能达到椎体内对称均匀分布。成型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前两组椎体的失效强度、刚度及失效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型后,两组的失效强度、刚度及失效位移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椎体垂直压缩时的弹性模量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椎体后外上方穿刺入路行椎体成型术后的单椎体生物力学效能与传统双侧椎弓根入路相当,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顾晨希虞宵黄安全王烨峰朱国清梁栋柱欧阳钧邹天明
关键词:椎体成型术经椎弓根压缩性骨折生物力学
决定胸腰椎骨折椎体内植骨组织爬行替代的因素被引量:9
2013年
背景: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后常常出现椎体内"蛋壳样"改变,内固定取出后出现矫正丢失甚至后凸畸形。椎体内植骨理论上可以有效恢复前柱支撑提高矫正效果,但临床报道效果差异很大,具体的原因尚不清楚。目的:了解不同椎体内空腔大小和植骨量对植骨疗效的影响,探讨胸腰椎骨折椎体内植骨疗效的组织学因素。方法:将12只绵羊制造骨折复位后两组不同大小的椎体内空腔:1 cm3空腔组和2 cm3空腔组的骨缺损模型,每组6只。每只绵羊L1,3,5椎体制造模型,并随机植入植骨/空腔体积比为0.5,0.75,1.0的自体髂骨,植骨后4个月处死动物并取出植骨区域,行影像学和组织学分析,了解植骨的演变过程。结果与结论:植骨/缺损体积比大于0.75的两组椎体均显示良好的小梁骨爬行替代,低于该比例的植骨为纤维组织所替代;两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和平均骨小梁板厚度均显示随着植骨/空腔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骨小梁分离度则减少,植骨/空腔体积比0.75,1.0与植骨比例0.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说明,胸腰椎骨折椎体内植骨的骨量需丰富,植骨/空腔体积比>0.75可达到满意的组织爬行替代效果,植骨疗效较好。
沈军邹天明缪烨王烨峰胥正泉王东来
关键词:器官移植骨组织构建植骨椎弓根自体骨后凸畸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