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澧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曾国藩
  • 4篇玄言
  • 4篇玄言诗
  • 4篇文学
  • 4篇汉语
  • 3篇东晋
  • 3篇诗学
  • 3篇绮靡
  • 3篇胡林翼
  • 2篇缘情
  • 2篇缘情绮靡
  • 2篇审美
  • 2篇诗风
  • 2篇诗歌
  • 2篇诗体
  • 2篇世说新语
  • 2篇太平军
  • 2篇陶渊明
  • 2篇取材
  • 2篇左宗棠

机构

  • 26篇上海师范大学
  • 8篇湘潭大学

作者

  • 34篇王澧华
  • 1篇曹旭
  • 1篇江莉

传媒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5篇中国韵文学刊
  • 3篇安徽史学
  • 3篇求索
  • 3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学评论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天中学刊
  • 1篇阴山学刊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高教论坛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对外汉语研究
  • 1篇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修《晋书》取材《世说》的是非得失被引量:2
2004年
唐修《晋书》取材《世说》,一直为人诟病。其立论标准,分别基于史料采集与史传编著两个视角。但是,就前者而言,唐修《晋书》取材《世说》,恰恰不是"做错"而是"做对"了;就后者而言,它却是做得"不够"、"不好"。究其原因,在于"诠次旧闻"有余,"裁成义类"不足,因而见事不见人,有史而无传。作为"史家极则","传以志人",必须传人传神,唐修《晋书》取材《世说》,以其成功与不足,为后世留下了双重的借鉴。
王澧华
关键词:唐朝《晋书》《世说新语》
似花还似非花——曾国藩文献与曾国藩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曾国藩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难以回避的课题。曾氏的文学理论与诗文创作之间、艺术成就与历史影响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他的家书、奏稿、批牍、日记,也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研究曾国藩其人其文,应先解决“有什么”的问题,这样在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时才有切实的基础。
王澧华
渗透整合 互补互济:试论曾国藩诗学观、古文观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被引量:7
2001年
曾国藩的宋诗派的诗学观、桐城派的古文观,皆随其理学哲学观的确立而形成。至其发展与变化,却又颇为复杂。曾氏前期沾滞于诗,后期专注于文,其文艺观亦即由诗而入,从文而出;宋诗派与桐城派本相辅相成,故其诗文观亦从而相济相生。这便是曾氏诗学观与古文观的形成、发展及变化的过程、方式与特征。
王澧华
关键词:曾国藩文学观古文观文学观义理审美取向
《大唐新语》编纂考略被引量:3
1996年
《大唐新语》根据作者的编纂意图和书中类目分析,它本当叫做《唐语》,其性质当视为历史著作。与同时代其他著作相比,《大唐新语》在立意上有较为明显的复古倾向,在具体编纂上则又是体现变通精神的。学者研究杂史应当慎思明辨,这才能抓住要害,进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王澧华
关键词:《大唐新语》复古倾向历史著作编纂特点
近代“宋诗运动”考辨被引量:6
2005年
语源与文献的双重考索,昭示“宋诗运动”乃民初学者对道光“宋诗派”兴起的推崇宋诗、学习宋诗的文学“风尚”与“流行”“风气”的命名。“宋诗运动”发轫于程恩泽,继起于祁藻,而其理论与诗作的代表,首推何绍基与郑珍。曾国藩在“宋诗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如他本人及其崇拜者认定的那么高。“宋诗运动”的形成,既有历史成因,又有机缘凑泊。
王澧华
关键词:曾国藩汉宋之争
赫德的汉语推广与晚清洋员的汉语培训被引量:2
2015年
英国籍总税务司赫德掌管晚清海关近50年,制定一系列条令与规范,严格要求所有外籍关员学习汉语。自学之外,始则有资深洋员脱产进修,随即在欧洲公开招考,每年集中约10名洋员脱产培训,带薪学习1至2年。洋员的汉语水平,直接关系其就业、晋职与加薪,"海关汉语教学"首次将汉语纳入"职业外语教学"与"职业外语考试"行列。晚清海关洋员的汉语学习,历时长,人数多,力度大,覆盖面广,学生来源广泛,功利性强,成效也较大。
王澧华
关键词:晚清海关汉语考试
三国归晋与“文章中兴”被引量:3
2001年
三国归晋后,政局趋于清平,思想趋向儒教,激发了文人的政治热情和创作欲望,西晋文坛出现了被文学史家叹为“文章中兴”的太康文学。由于魏晋是承平受命型的改朝换代,太康文学从而呈现出清英绮靡品性,流露出进取与浮躁之气,同时,它在诗赋体格的继承与革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它逆承正始而弃其玄默,远祧建安又蜕其梗概,宋齐梁陈文学皆是对太康之清英绮靡的继承与发展。钟嵘的“文章中兴”说,成于对汉后600年来以五言诗为主的诗赋创作的宏观考索,是文学史家与批评家富于理性的卓识与创见。
王澧华
关键词:魏晋时期太康文学文学史观
古典诗学史上的“陶渊明体”关捩
2018年
东晋玄言诗历载过百,晋宋之际,诗运转关,当南朝诗作与诗论拨乱反正之际,陶诗中的达观论与田家语因而受到冷落。鲍照与王僧达以"学陶彭泽体"相唱和,将陶渊明重新引入当代诗坛,而江淹《杂体三十首》以"陶征君田居"将"陶体"视为五百年五言诗三十家,更显示与主流文论的分辩。萧统萧纲出于其立身作文的双重标准,对陶渊明人品与诗风持双重取舍。南朝诗人对新体诗的执着追寻与南朝文论对"陶体"的保留态度,当是古诗走向近体诗历史进程的自然结果。唐代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脱胎于南朝追求句法与声律的新体诗,故唐人"效陶"而不"尊陶"。宋代"尊陶"成风,则是由于近体诗格律在唐代已经臻于其极,宋人在诗歌形式上难以穷其变化,只能在审美境界上另辟蹊径,乃在诗学批评的意义上,将陶诗的达观论的立意、散句式的措辞、田园化的意境,上升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致。古典诗歌的内在意境美,由"陶体"发端,历五百年集聚酝酿,至此藉由"和陶"之诗、"尊陶"之论,从而发扬光大。
王澧华
关键词:和陶诗
曾国藩胡林翼交谊考论被引量:1
1998年
王澧华
关键词: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太平军
论西晋诗风的二元对立被引量:1
2012年
魏晋文学,复线演进,既"从建安到太康",又"从正始到永嘉",绮靡与平淡,主流支流,互为消长,而其对立之深,转变之快,从来罕见。其中既有人生观的差异,更是美学观的对立,一方标榜"诗缘情而绮靡",另一方却鼓吹"诗赏意而忘言",前者惟恐其不美而竟至于绮靡靡嫚,后者惟恐其不玄而竟至于理过其辞。虽然各有偏胜偏失,但都为后世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王澧华
关键词:二元对立缘情绮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