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迎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小菜蛾
  • 5篇菜蛾
  • 3篇药效
  • 3篇提取物
  • 3篇田间
  • 3篇田间药效
  • 3篇活性
  • 2篇丁醚脲
  • 2篇丁烯氟虫腈
  • 2篇蚜虫
  • 2篇药效试验
  • 2篇室内生测
  • 2篇田间药效试验
  • 2篇茼蒿
  • 2篇线虫
  • 2篇南方根结线虫
  • 2篇抗性
  • 2篇甲醇
  • 2篇甲醇提取物
  • 2篇根结线虫

机构

  • 10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王海迎
  • 9篇罗万春
  • 5篇牛洪涛
  • 4篇魏书娟
  • 4篇宗建平
  • 3篇肖婷
  • 2篇闫磊
  • 1篇丁君
  • 1篇薛超文
  • 1篇杜磊
  • 1篇王增荣
  • 1篇于天丛
  • 1篇刘伟
  • 1篇朱秀凤
  • 1篇孙强
  • 1篇何瑞云

传媒

  • 2篇农药研究与应...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农药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现代农药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第六届全国农...

年份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的室内生测及田间药效评价被引量:8
2009年
分别采用触杀毒力法和摄食毒力法测定了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药后48h,甲维盐的触杀活性和胃毒活性均好于多杀霉素。另外,2种药剂的胃毒活性均好于触杀活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多杀霉素2.5%悬浮剂对小菜蛾幼虫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在小菜蛾发生期,以15.00~19.99ga.i./hm2兑水均匀喷雾,施药后7d,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乳油(对照药剂)常规使用剂量喷雾,最高防治效果达85%以上,稍逊于多杀霉素2.5%悬浮剂。
刘伟王海迎杜磊罗万春王增荣
关键词: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小菜蛾
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的抗性选育及生物适合度被引量:12
2007年
用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敏感品系在室内经7代次药剂汰选,获得了抗性品系(R),与敏感品系(S)比较其抗性指数为77.58倍。抗性汰选前后,采用点滴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毒死蜱、灭多威、杀虫单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并无明显变化,其抗性指数为0.80~1.36,均不存在交互抗性。通过构建种群生命表,观察比较了小菜蛾抗丁烯氟虫腈品系和敏感品系的一系列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结果表明,抗丁烯氟虫腈品系较敏感品系幼虫期和蛹历期延长,低龄幼虫龄期转换时的虫口死亡率增加,蛹重减轻,化蛹率和羽化率降低;在繁殖上表现为产卵量增加,而孵化率和雌雄比降低,雌成虫的数量、寿命减少。抗丁烯氟虫腈种群相对于敏感种群的相对适合度为0.84,抗性种群在繁殖能力上存在明显的生存劣势。
牛洪涛宗建平王海迎魏书娟朱秀凤罗万春
关键词:小菜蛾丁烯氟虫腈抗性选育交互抗性适合度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活性筛选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不同溶剂制备植物提取物,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生物活性及毒力排序;结果表明:银杏、马缨丹、曼陀罗、毛曼陀罗、蓖麻、苘麻和万寿菊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具有较强的活性;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物杀线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系统毒力测定,进一步筛选出了银杏的甲醇提取物对所试线虫活性高于其他处理并分析了一些提取物的麻醉作用。
闫磊肖婷牛洪涛王海迎罗万春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活性筛选
五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其造成的为害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文采用触杀毒力法和摄食毒力法测定了5种新颖的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处理72h,10%溴虫腈乳油和5.44%丁烯氟虫腈乳油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较好,其LC50值分别为1.758mg/L和2.289mg/L;采用药膜法处理72h,5.44%丁烯氟虫腈乳油和5%锐劲特悬浮剂对小菜蛾表现出了优越的胃毒作用活性,其LC50值分别为0.165mg/L和0.259mg/L。
薛超文王海迎孙强何瑞云罗万春
关键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丁醚脲小菜蛾生物活性
25%丁醚脲乳油防治小菜蛾室内生测及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25%丁醚脲乳油防治小菜蛾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药剂25%丁醚脲乳油对小菜蛾有较高的活性,药后24h,LC50、LC90分别为924.376mg/L、3693.011mg/L;药后48h,LC50、LC90分别为384.554mg/L、2485.543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丁醚脲乳油对小菜蛾幼虫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是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明显提高。
肖婷牛洪涛王海迎罗万春
关键词:药效试验小菜蛾
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的抗性遗传力及风险评估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丁烯氟虫腈对小菜蛾敏感品系进行室内抗性筛选,饲养15代,汰选13代,平均成活率为35.12%,获得抗性品系(R),与敏感品系(S)比较,抗性指数为90.27倍。应用域性状分析法,研究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不同杀死率下抗性发展速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连续筛选前7代(F0~F6),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332;不连续筛选后6代(F7~F14,8代中有2代未筛选),现实遗传力为0.0203。整个13代筛选期间,现实遗传力为0.2206。假设遗传力为室内筛选估算值的一半、死亡率为50%~90%,预计小菜蛾对丁烯氟虫腈抗性增长10倍,需要约22.8~10.3代。
牛洪涛罗万春宗建平魏书娟王海迎潘志孝
关键词:小菜蛾丁烯氟虫腈现实遗传力风险评估
茼蒿甲醇提取物水萃取组分对南方根结线虫活性成分研究
为寻找环境友好杀线虫剂,本文以南方根结线虫为靶标,采用室内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的方法,对茼蒿甲醇提取物水萃取组分中杀线虫成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环境友好杀线虫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 1.冷浸法与闪式提...
王海迎
关键词:茼蒿甲醇提取物南方根结线虫活性成分杀线虫剂
文献传递
啶虫脒不同施药方法在甘蓝中的残留及其对蚜虫的防效被引量:5
2009年
以甘蓝为供试植物,采用喷雾和灌根两种施药方法,测定啶虫脒在植株内的"生物抽提"作用及其对蚜虫的防效。结果表明,喷雾后第3d,啶虫脒在甘蓝中的残留量为1.093mg/kg,第21d残留量降低到0.016mg/kg;灌根后第3d,啶虫脒在甘蓝中的残留量为0.033mg/kg,第21d残留量为0.043mg/kg,且残留持效期较喷雾法延长10d以上。施药方法不同,啶虫脒对蚜虫的防效也不同,喷雾法施用啶虫脒对蚜虫的短期防效优于灌根法(7d以内),但"持效期"较短;喷雾施药7d后,其防效大幅下降;而灌根法施药后第7~21d内,对蚜虫的防效一直保持在67%以上,在此期间可有效控制蚜虫的危害。
魏书娟宗建平王海迎罗万春
关键词:啶虫脒甘蓝蚜虫防效
20%马拉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小麦蚜虫是为害小麦的重要害虫,其刺吸小麦茎、叶及嫩穗汁液,使叶片出现黄斑或全部枯黄,为害嫩穗则使籽粒秕瘦或不能结实,造成干粒重下降,产量降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寻求高效、简便防治麦蚜的有效药剂,我们用20%马拉硫磷...
于天丛丁君闫磊肖婷牛洪涛王海迎罗万春
关键词: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农药防治
文献传递
茼蒿甲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组分对南方根结线虫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液-液分配法对茼蒿甲醇提取物进行了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5种不同萃取组分;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萃取组分对南方根结线虫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茼蒿甲醇提取物水萃取组分对南方根结线虫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抑制作用最强。1%茼蒿甲醇提取物水萃取组分处理后264h,仅有15%的卵完成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历程、初侵染、初产卵日分别推迟4、5、9d,雌虫产卵量显著降低。
王海迎宗建平魏书娟罗万春
关键词:茼蒿南方根结线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