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则 作品数:29 被引量:175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梗死急性期淡漠与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淡漠与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208例,应用淡漠量表评估脑卒中后淡漠,由此将病例组分为淡漠组(A组)与非淡漠组(NA组)。对照组为我院体检者208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卒中后抑郁,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等。结果病例组中,A组hs-CRP水平与AS评分呈正相关(B=-0.023,P=0.019),MMSE评分AS评分呈负相关(B=-0.495,P=0.030),UA水平与AS评分呈负相关(B=-0.023,P=0.019)。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淡漠与MMSE评分、hs-CRP水平、UA水平密切相关。 王君 王正则 高连波 曹云鹏关键词:淡漠 脑卒中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尿酸 以呼吸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一例 被引量:1 2006年 王正则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 误诊 房颤对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评价房颤是否能导致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且分析此种认知功能损害是否与脑梗死部位相关.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79例脑梗死患者入组(包括130例房颤组和149例非房颤组),进行24个月随访.对患者自然情况、血管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梗死部位进行登记,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分别评价入组起始、随访第1、24个月的MMSE分值,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评价MMSE减低在两组中有无差异及梗死部位在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中的影响.结果 房颤组与非房颤组认知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MMSE评分下降明显,MMSE评分下降与患者的脑梗死部位无明显相关(P=0.95).结论 在24个月的随访中发现患有房颤患者较非房颤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明显,同时此种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与患者原有梗死部位无关. 刘千朔 周环 田沈 王正则 李静 杨艳关键词:心房颤动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补救性支架置入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机械取栓是目前治疗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其血管再通成功率仅为70%左右,机械取栓血管再通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以及动脉夹层,对于上述情况补救性支架置入是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缺少高级别证据。该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机械取栓血管再通失败后补救性支架置入治疗的相关文献,从手术适应证、支架种类、围术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临床预后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完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王承汉 高永亮 王正则 高连波关键词:卒中 机械取栓 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研究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药物治疗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51例(病例组)及无颈动脉狭窄患者17例(对照组)。根据单侧颈动脉狭窄率,将病例组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狭窄率为0-50%,20例)、中度狭窄组(狭窄率为51%-70%,15例)、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16例),其中轻度狭窄组患者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中度和重度组患者接受支架植入术。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顺背测试、连线测试B、韦氏智能量表中的词汇测试及数字符号测试比较患者的认知功能,然后比较轻度狭窄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及中度、重度狭窄组患者支架植入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狭窄组患者的顺背测试、词汇测试、数字符号测试得分降低;中度狭窄组患者的顺背测试、数字符号测试得分降低,连线测试B得分升高;重度狭窄组患者的MMSE、顺背测试、词汇测试、数字符号测试得分降低,连线测试B得分升高(P〈0.05)。(2)与治疗前比较,轻度狭窄组患者药物治疗3个月、6个月MMSE、顺背测试、词汇测试、数字符号测试得分升高,连线测试B得分降低(P〈0.05);中度狭窄组患者支架植入治疗后1个月顺背测试、词汇测试得分升高,连线测试B得分降低,而治疗后3个月、6个月患者认知功能的5个指标均改善(P〈0.05);重度狭窄组患者支架植入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MMSE、顺背测试得分升高,连线测试B得分降低(P〈0.05)。结论 (1)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颈动脉狭窄程度不同,患者累及的认知功能领域亦不同。(2)早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改善 李艳艳 高连波 田沈 周环 王正则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 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 2006年 骨髓基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可以从鼠和人的骨髓中获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植入脑内。MSCs可以选择性地靶向作用于损伤组织,激活内源性的反应机制,从而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功能的恢复。在供、受体之间可能存在几种作用机制,包括:受体对植入MSCs的免疫应答、指导MSCs在受体内分化和向损伤靶点的归巢机制以及局部微环境的作用。MSCs植入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极大潜力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疗法,目前在临床前和部分临床试验中用于包括脑和脊髓损伤、脑缺血、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对近期MSCs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简要综述如下。 王正则 李敬诚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 骨髓基质干细胞 神经元 细胞疗法 磁共振血管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不匹配预测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价值 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探讨MR血管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不匹配(MDM)预测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24 h内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住院患者58例,将38例扩散加权成像(DWI)-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7分的患者分为MDM阳性(MDM-P)组,20例DWI-ASPECTS<7分的患者为MDM阴性(MD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72 h后NIHSS评分增加≥4分)及预后良好[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情况。将出现END的21例患者纳入END(+)组,未出现END的37例患者纳入EN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至治疗时间、再灌注治疗及MDM-P情况,并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M-P对END的影响。结果MDM-P组和MDM-N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NIHSS评分[3(2,12)分比11(4,26)分,Z=-2.434]、DWI-ASEPCTS[8(7,8)分比4(3,5)分,Z=12.950]和END比例[47.4%(18/38)比15.0%(3/20),χ^2=5.944]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ND(+)组和END(-)组一般资料和入院至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治疗[42.9%(9/21)比67.6%(25/37),χ^2=3.372]和MDM-P[85.7%(18/21)比54.1%(20/37),χ^2=5.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再灌注治疗和MDM-P纳入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DM-P(OR=4.914,95%CI:1.158~20.860,P=0.031)是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EN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DM-P可以独立预测基底动脉闭塞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END,提示这类患者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为指导再灌注治疗提供依据。 付志勇 王正则 孙晓红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基底动脉 缺血半暗带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血性脑卒中模型中介导神经干-祖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7年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缺氧应答因子。脑缺血缺氧时,HIF-1α表达上调,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对脑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以及微循环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干-祖细胞的再生能促进脑梗死的功能恢复。HIF-1α可能通过Notch通路、Wnt/β-catenin通路等机制,介导神经干-祖细胞增殖、分化。 张东圆 李明 王正则 张文冉 许晓丹 张丽莹 田沈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性认知障碍脑CT灌注成像脑血流特点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通过脑CT灌注成像(CTP)评估脑血流灌注情况,探讨脑血流灌注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进行脑CTP检查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3例,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价和画钟测试(CDT),按认知功能受损的程度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n=43)、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n=48)和血管性痴呆(VD)组(n=12)。分析各组CTP不同大脑部位感兴趣区的脑血流灌注特点。结果三组糖尿病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7.556,P=0.023),VCIND组和VD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年龄和糖尿病病史是V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三组间相比,额叶、颞叶、顶叶的局部脑血容量(CBV)有显著性差异(F>3.216,P<0.05);VD组额叶、颞叶、顶叶的CBV低于对照组(P<0.05),且VD组额叶、颞叶CBV低于VCIND组(P<0.05)。三组左侧的颞叶、顶叶和半卵圆中心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以及左侧枕叶的TTP有显著性差异(F>3.116,P<0.05);VD组高于对照组和VCIND组(P<0.05)。三组在局部脑血流量(CBF)及右侧脑叶的MTT和TTP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额叶、顶叶及右侧颞叶的CBV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203,P<0.05)。顶叶和左侧额叶的CBV与CDT评分呈正相关(r>0.214,P<0.05)。结论不同程度VCI均存在脑血流灌注降低,以额叶、颞叶、顶叶降低明显,且血流灌注随着认知障碍程度的进展而进一步降低,左侧半球受损早于右侧。脑CTP可为VCI的早期识别提供影像学依据。 张文冉 王正则 许晓丹 张丽莹 田沈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22年 机械取栓是目前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最有效的再通治疗方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由多项研究证实。随着机械取栓技术逐渐普及,出血转化(HT)发生及其相关因素也受到广泛关注。HT是机械取栓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可能降低甚至抵消取栓治疗获益,增加AIS患者病死率。HT与临床不良预后直接相关。该文就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HT发生机制、分型、影像学评估及危险因素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神经介入医师评估术后HT风险、筛选适合机械取栓患者、预防HT发生提供参考。 吕晓颖 王承汉 王正则 高连波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出血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