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景新

作品数:68 被引量:507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0篇农村
  • 11篇农民
  • 11篇乡村
  • 9篇农业
  • 9篇集体经济
  • 8篇土地制度
  • 7篇乡村建设
  • 7篇经济组织
  • 6篇新农村
  • 6篇新农村建设
  • 6篇三农
  • 6篇合作经济
  • 6篇村域
  • 5篇工业化
  • 5篇合作经济组织
  • 4篇城镇化
  • 4篇村级
  • 3篇新乡村建设
  • 3篇新型合作经济
  • 3篇新型合作经济...

机构

  • 56篇浙江师范大学
  • 5篇中国改革发展...
  • 5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中国(海南)...

作者

  • 66篇王景新
  • 4篇郭海霞
  • 2篇严海淼
  • 2篇余勇亮
  • 2篇李琳琳
  • 1篇唐新林
  • 1篇卢晖临
  • 1篇彭海红
  • 1篇倪建伟
  • 1篇倪建伟
  • 1篇张银锋
  • 1篇余国静
  • 1篇陈曦
  • 1篇徐俊忠
  • 1篇赵兴泉
  • 1篇赵旦
  • 1篇李玲
  • 1篇迟福林
  • 1篇麻国庆
  • 1篇刘晓明

传媒

  • 10篇现代经济探讨
  • 5篇中国集体经济
  • 5篇广西民族大学...
  • 4篇农村工作通讯
  • 4篇中国农村经济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乡村发现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小城镇建设
  • 2篇中国改革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经贸导刊
  • 1篇开放时代
  • 1篇经济前沿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开发研究
  • 1篇农村经济
  • 1篇浙江经济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发展趋势被引量:12
2005年
新世纪,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加速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在商品农业、市场力量、法律支持与政府推动等一系列作用下,我国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王景新
关键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乡村商品农业政府推动法律支持黄金时期
民族自治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广西农村调查报告被引量:16
2013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总支出和本年收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在5个民族自治区后列;影响区域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除了村域区位和非农产业发展外,主要表现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源配置和管理上。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扶贫攻坚计划中增加支持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清理村组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培训提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配置与管理集体"三资"的能力。
王景新余勇亮
关键词:民族自治区村级集体经济
论创业教育的课程模式被引量:5
2006年
创业教育是在世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劳动者面临就业、再就业巨大压力的背景下。提倡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院校.必须在社会前列。不断摸索开创富有个性的课程模式,把创业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王景新刘晓明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模式高素质劳动者教育模式职业院校再就业
新农村建设:难题待解
2006年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品“公共财政供给”与“私人和村社自愿的集体行动”这两种基本模式及其互动机制,重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及其利益格局、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和农民权益保护,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整合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组织资源等最具紧迫性。
王景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公共品土地制度创新农村土地资源财政供给
农民市民化:中国10个著名经济强村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在确立村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华北山区、华东和中南平原区、江南水乡等不同地域的10个著名经济强村的"三化"实现程度进行评估,探讨了村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理论和经验。著名经济强村的"三化"实践,在传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之外,开辟了农民就地工业化、城镇化和市民化的新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村域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王景新郭海霞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市民化
中国农村发展新阶段:村域城镇化被引量:31
2015年
村域城镇化是建制村域经济社会结构、人口集聚规模、聚落建筑景观、农民生产生活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水平趋同于城镇的过程。随着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主轴,全域城镇化及城乡同步建设渐成市域和县域发展新潮,越来越多的村域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标志着中国农村进入村域城镇化新阶段;工业化的"引擎"作用由强到弱,农村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成为主动力,基层行政区划调整及建制村撤并的推力作用逐渐显现,是未来中国村域城镇化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把村域城镇化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村域城镇发展纳入市域、县域城镇发展体系中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将有利于城乡融合,统筹发展。
王景新
关键词:村域城镇化工业化市民化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形态、范例、区域差异及应讨论的问题被引量:15
2006年
统筹城乡发展和“三农”新政策,事实上推动了我国多种形式的新农村建设。其中:学术研究形态的新乡村建设,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民间实验形态的新乡村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探索性、先导性作用;地方政府推动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而呈现区域差异,在欠发达地区表现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在发达地区则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农业产业化与合作化、乡村工业化、村落集镇化或社区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治理结构民主化的大趋势。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
王景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农
免征农业税后的农民负担问题被引量:7
2005年
该文通过典型乡村调查,对免征农业税后农民负担反弹压力作了探讨。认为乡村两级收支不平衡,当年支出缺口巨大,这是农民负担反弹的当前压力;乡村债务越来越大,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所需经费严重不足,这是农民负担反弹的潜在压力;新乡村建设所需大量配套资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形式转嫁到农民身上,这是农民负担的重复压力。当前农民负担已赋予新内容、新形式。农民负担的内容已由“税”再度转化为乡村组织运转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农村公益事业维持费;农民负担的形式主要从“征收”转变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通过村民自治把不合理的负担合法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民负担增加有其必然性。要解决农民负担问题需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
王景新
关键词:农民负担免征农业税政策农村
农村土地的“用途管制”与制度创新
2011年
如何既统筹城乡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又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和农民土地权益,已经上升为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主要矛盾。
王景新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民土地权益农村土地问题统筹城乡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被引量:61
2008年
该文回顾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新型农村土地制度创立和完善的历程。对农民自发制度创新与国家强力推行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方式,以及"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流转权,保障收益权、尊重处分权"的制度变迁路径进行了较系统总结;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运行态势及其效率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多元产权模式和制度安排,实现并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
王景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