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琳

作品数:315 被引量:1,536H指数:2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1篇期刊文章
  • 84篇专利
  • 4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0篇化学工程
  • 41篇理学
  • 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电气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3篇纳滤
  • 54篇滤膜
  • 53篇乙烯
  • 43篇丙烯
  • 42篇纳滤膜
  • 39篇微孔
  • 37篇微孔膜
  • 37篇膜分离
  • 36篇氟乙烯
  • 35篇偏氟乙烯
  • 33篇热致相分离
  • 33篇聚丙烯
  • 33篇聚偏氟乙烯
  • 31篇改性
  • 28篇中空纤维
  • 24篇多孔
  • 24篇离子
  • 23篇多孔膜
  • 21篇电化学
  • 19篇电池

机构

  • 287篇清华大学
  • 70篇南京工业大学
  • 16篇南京化工大学
  • 9篇山东招远膜天...
  • 7篇淮海工学院
  • 7篇连云港化工高...
  • 5篇北京联合大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京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清华大学研究...
  • 2篇日东电工株式...

作者

  • 313篇王晓琳
  • 54篇林亚凯
  • 33篇黄健
  • 24篇杨健
  • 23篇徐艳辉
  • 20篇张军
  • 19篇唐元晖
  • 18篇尚伟娟
  • 17篇周波
  • 16篇王大新
  • 15篇田野
  • 13篇田野
  • 13篇林克芝
  • 12篇何国荣
  • 12篇马文中
  • 11篇涂丛慧
  • 10篇王建
  • 10篇庞博
  • 10篇方彦彦
  • 9篇李倩

传媒

  • 35篇膜科学与技术
  • 1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0篇水处理技术
  • 9篇化工进展
  • 9篇第七届全国膜...
  • 8篇南京工业大学...
  • 7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化工学报
  • 6篇电源技术
  • 6篇南京化工大学...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高分子通报
  • 5篇高分子学报
  • 5篇第六届全国膜...
  • 4篇化学学报
  • 4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现代化工
  • 3篇塑料
  • 3篇功能高分子学...
  • 3篇工业水处理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1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4篇2013
  • 17篇2012
  • 16篇2011
  • 9篇2010
  • 23篇2009
  • 18篇2008
  • 18篇2007
  • 23篇2006
  • 35篇2005
  • 32篇2004
3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两亲性分子对半结晶性聚烯烃多孔膜表面的亲水改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性分子对半结晶性聚烯烃多孔膜表面的亲水改性方法。该方法实现了两亲性分子在溶胀表面的定向插入包埋,提高了两亲性分子在包埋改性表面排列的有序性及亲水链段在改性表面的富集度,进一步提高了表面包埋改性工艺的可...
黄健王晓琳谭小春陈怡
文献传递
Al代α-Ni(OH)_2充电效率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利用LAND充放电测试仪考察了1种新型的镍氢电池正极材料α-Ni(OH)2充电过程中析出O2量的变化,对α-Ni(OH)2的充电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代α-Ni(OH)2的充电效率高于β-Ni(OH)2。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α-Ni(OH)2的充电效率增加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环境温度升高,充电效率增加。电流密度增加,充电效率几乎没有变化,说明α-Ni(OH)2电极的大电流性能很好。
张倩徐艳辉王晓琳
关键词:Α-NI(OH)2充电效率镍氢电池
纳滤膜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被引量:49
2004年
对纳滤技术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去除COD和脱色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压力和pH值及温度对滤出液的出水品质的影响。实验还考察了各种操作条件对通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纳滤技术可有效地去除印染废水中的色度和COD ,而且废水回收率高达 90 %以上 ,经过处理后的水质COD去除率大于 90 % ,色度去除率大于 99 5 %。膜的通量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并且在温度 2 0 - 30℃之间有较高的渗透液通量 ,其在较低的的pH值范围内渗透液通量较高。通过膜的渗透液完全可以达到回用或排放的目的 ,而浓废水由于脱除了盐所以可以用生化法、湿式氧化、高温焚烧等方法处理。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余跃冯晖吴沪宁沙文博王晓琳
关键词:印染废水COD去除率膜处理色度去除率湿式氧化纳滤膜
膜技术在回收电镀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近年来电镀行业蓬勃发展,每年平均废水总排放量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20%左右,电镀废水中主要含有铬、镍、铜、锌等重金属污染物。膜分离技术具备分离精度高、出水水质好,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等特点,能够高效处理电镀废水并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金属离子,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因此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电镀废水中的铬、镍、铜、锌等主要金属离子,结合国内外近年文献,介绍了主要膜分离技术如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液膜等在处理电镀废水中不同金属离子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提出膜分离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赵皓月吴欢欢姚宏林亚凯汪林王晓琳
关键词:膜技术电镀废水重金属离子回收资源化
热致相分离法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以课题组通过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及其产业化的相关工作为基础,从PVDF材料性能及其超微滤膜制备方法出发,全面回顾了课题组在TIPS法PVDF膜制备方面的研究历程,包括稀释剂和非溶剂的探索,纳米粒子、共聚物、两性离子等对PVDF膜的改性研究以及PVDF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研制和规模化生产等等,最后还简要介绍了膜组件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
唐元晖林亚凯李倩尤功马文中王晓琳
关键词:热致相分离聚偏氟乙烯水处理膜制备
液体分离膜过程中的浓差极化及其评价方法被引量:9
2005年
膜的污染和劣化始终是制约膜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液体分离膜过程中,浓差极化是产生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小浓差极化即可减轻膜污染.本文首先介绍了浓差极化现象和模型以及传质系数的求算,并且提出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测定膜过程的浓差极化程度,然后针对不同分子量的溶质体系对影响浓差极化程度的操作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操作压力和原料液循环流量,最后对如何减轻液体分离膜过程由浓差极化导致的膜污染给出几点建议.
王大新苏萌王晓琳
关键词:浓差极化膜分离膜污染
基于电荷模型的荷电膜传递现象的研究进展
根据电荷模型(空间电荷和固定电荷模型),将荷电膜传递现象分为膜的分离性能、电性质及传递参数三类,其中膜的分离性能用截留率和通量来表征,电性质包括膜的电化学性质和膜的动电性质,膜的电化学性质用膜电位来表征,膜的动电性质用流...
尚伟娟王晓琳于养信
关键词:荷电膜电化学性质膜电位电解质溶液
文献传递
混合盐溶液中纳滤膜分离性能的模拟方法
混合盐溶液中纳滤膜分离性能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先确定由多种离子构成的混合盐溶液的总盐浓度;对浓度等于总盐浓度的单组分盐溶液的进行纳滤膜透过实验,得到每种单组分盐的透过率;之后根据模型公式,计算各离子所占的摩尔分数...
王晓琳尚伟娟王大新伍灵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5年
 文章简要介绍了锡基材料电化学储锂特性,指出通常锡基材料在电化学储锂过程中存在第一周期不可逆容量 高,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快的缺点。文章从几个方面详细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针对这些缺点所进行的改性研究,包括 引入限制体积变化效应的框架材料,锡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制备纳米级颗粒和薄膜材料及掺杂磷、硼等元素形成化 学计量比的化合物等改性方法,分析了反应机理。这些方法对于促进锡基材料的商业化有重要作用。
林克芝王晓琳徐艳辉
关键词:锡基材料电化学储锂不可逆容量体积变化改性研究
第七届膜与膜过程国际会议概述
2005年
介绍了第七届膜与膜过程国际会议的内容,着重综述本次会议讨论最多的七个议题(废水处理及循环、膜污染及表征、新材料及修饰、燃料电池、膜的形成、气体与液体分离和膜传递机理)的研究进展.
尚伟娟王大新王晓琳高从堦
关键词:膜过程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