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旭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骨髓干细胞介入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初探
- <正>目的:采用经冠状动脉途径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观察移植前后患者室壁厚度、心脏功能及局部心肌运动的变化,以了解自体骨髓干细胞介入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些患...
- 于玲范吕勃王晓旭姜雪松刘文华
- 文献传递
- 骨髓细胞对急性梗死心肌修复的实验研究
- <正>目的: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成体干细胞能分化心肌细胞、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我们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和注射干细胞动员剂这两种方法研究干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区的增殖分化及对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120只同基因背景的...
- 于玲范王晓旭姜雪松刘文华
- 文献传递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性梗死心肌修复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剂(GM-CSF)对心肌梗死坏死区的修复作用,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方法以同基因背景的日本大耳雄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的方法制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移植组模型建立...
- 王晓旭
- 关键词: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
- 文献传递
- 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实验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核细胞(ABM-MNCs)移植至心肌梗死区及周边区后的存活、分化状况,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雄兔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各2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细胞移植组于梗死后第6天于自体髂骨处抽取骨髓,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后,以Brdu标记,经心外膜注射到梗死区及周边区。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移植6周后,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移植后6周,两组动物的心功能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Brdu标记示移植组梗死区内存在阳性染色的移植细胞,而周边区可见Brdu染色阳性的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示梗死区内Brdu染色阳性的移植细胞抗心肌特异性肌动蛋白抗体阴性,而周边区内Brdu染色阳性的移植细胞抗心肌特异性肌动蛋白抗体阳性。对照组未发现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移植组梗死周边区及远离梗死区的毛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梗死区内的毛细血管密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BM-MNCs移植至急性梗死心肌后,可在梗死区内及周边区存活,并可在周边区分化为具有心肌功能的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增加梗死周边区的血管密度,改善心功能。
- 姜雪松于玲范刘文华王晓旭秦燕李姝娜吕勃
- 关键词: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细胞移植心肌梗死
- 骨髓干细胞对急性梗死心肌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剂(GM CSF)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坏死区的修复作用。方法:以同基因背景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动员剂组),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的方法制造AMI动物模型。移植组模型建立1周后再次开胸,于梗死区内注射经BrdU标记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注射后4周观察移植细胞分化情况和促血管生成作用,并用超声检测心脏功能改变。动员剂组于AMI模型建立后即刻注射特尔立(巨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与细胞移植组在同一试验终点进行上述项目的观察。结果:细胞移植4周后,可以在坏死区内找到增殖的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另外VWF因子染色可见移植组和动员剂组坏死区内有大量的血管新生(24±5/HPE、20±3/HPE),而对照组中却发现较少(11±1/HP),两组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检查显示移植组心脏功能显著改善,其中射血分数由0.36±0.08增加到0.62±0.07,移植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后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员剂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细胞移植和动员剂注射治疗,均能促进大耳雄兔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毛细血管新生明显,而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逆转心室重构。
- 王晓旭于玲范姜雪松刘文华吕勃
- 关键词:心肌梗塞骨髓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