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

作品数:56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3篇中华绒螯
  • 33篇中华绒螯蟹
  • 33篇绒螯蟹
  • 8篇养殖
  • 8篇饲料
  • 8篇河蟹
  • 6篇5-HT
  • 5篇幼蟹
  • 5篇生态养殖
  • 5篇生物胺
  • 5篇配合饲料
  • 4篇越冬
  • 4篇沼虾
  • 4篇肠道
  • 3篇盐基氮
  • 3篇养殖技术
  • 3篇鱼类
  • 3篇杂鱼
  • 3篇脂肪酸
  • 3篇中华绒螯蟹幼...

机构

  • 56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天邦食品股份...
  • 1篇盘锦光合蟹业...

作者

  • 56篇王春
  • 45篇成永旭
  • 31篇杨筱珍
  • 24篇杨志刚
  • 16篇吴旭干
  • 14篇何杰
  • 7篇李彤
  • 6篇阙有清
  • 6篇马明君
  • 5篇洪宇航
  • 5篇黄坚
  • 5篇李萌
  • 5篇徐泽文
  • 4篇邵路畅
  • 4篇张金彪
  • 4篇卢义
  • 3篇胡庆松
  • 3篇徐文刚
  • 3篇赵柳兰
  • 3篇龙晓文

传媒

  • 5篇水产学报
  • 5篇第九届世界华...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甲壳动物...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淡水渔业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河北渔业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色氨酸羟化酶在中华绒螯蟹中肠、肠球和后肠组织中的分布和定位被引量:4
2014年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存在于各种动物的消化道中,并影响甲壳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色氨酸羟化酶是5-HT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可作为5-HT免疫活性细胞的特异标志。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中华绒鳌蟹中肠、肠球和后肠的形态学及色氨酸羟化酶在其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肠道中肠和后肠组织结构组成基本相似,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部分组成。然而,肠球外膜非常发达,由结缔组织组成。其余组织形态一部分与中肠相似(近头端),另一部分与后肠相似(近尾端)。色氨酸羟化酶在中华绒螯蟹中肠、肠球和后肠均有分布,阳性物质呈棕褐色。在中肠,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细胞的胞核中;在肠球,主要分布在近中肠端黏膜上皮细胞的胞核中、近后肠端的黏膜上皮细胞的胞浆中、以及外周结缔组织中;在后肠,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细胞的胞浆中。为进一步了解5-HT在甲壳动物消化道中的生理调节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萌杨筱珍王春何杰洪宇航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色氨酸羟化酶消化道免疫组织化学
克氏原螯虾性可交配的识别及交配行为谱
在克氏原螯虾种苗繁育实践中,准确地识别两性的性可交配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行为评估及功能分析方法,研究了克氏原螯虾两性性可交配的识别及其交配行为谱。在实验室条件下,详细观察了克氏原螯虾交配期间发生的系列行为,绘制了交配...
王春马明君王福辰王鑫成永旭
基于全程配合饲料和营养调控的高品质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
成永旭陈立侨王锡昌吴旭干陈焕根王春戴银根李二超李有清李嘉尧魏泽能杨筱珍晏宏王幼鹏杨志刚
该项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中国河蟹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年产量从1993年的1.75万吨发展到近年的70-80万吨,产值400-500亿元,虽规模和产量不断提高,但河蟹品质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生产中饲料投饲随意多变,多采用...
关键词:
关键词:河蟹养殖水产养殖配合饲料
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
本发明公开的选择性捕捉河蟹与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其整个笼体分为一个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两个蟹独立收集区和两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其中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的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
何杰成永旭王春阙有清徐文刚杨志刚吴旭干杨筱珍
水体中5-HT对仔蟹生长以及内源5-HT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已有研究表明外源给予一定量的5-羟色胺(5-HT)可以调控甲壳动物的发育.本实验将同期变态的Ⅰ期仔蟹(仔Ⅰ)单只浸泡于浓度分别为1,3和5μg/mL的5-HT中,浸泡时间分别为1,2和4d,每组20个平行,每个平行1只,待变态成Ⅱ期仔蟹(仔Ⅱ)后观察各组的存活率、变态时间、规格(壳长、壳宽和湿重),并测体内5-HT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5-HT组间,仔Ⅱ的存活率,规格及体内5-HT含量,各个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且和浸泡时间没有依赖性关系.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同一浸泡天数,不同浸泡浓度间,其变态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变态时间有随剂量升高而缩短的趋势,如:5μg/mL(浸泡4d)实验组的变态时间(5.41±1.00)d比对照组的(6.74±1.82)d明显缩短约2d.而同一浸泡浓度,不同浸泡天数间并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水体中适量的5-HT可能会促进河蟹仔蟹的生长,但最佳作用浓度的选择以及对河蟹的影响是否有阶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梁攀杨筱珍王春何杰成永旭
关键词:5-羟色胺仔蟹变态
中华绒螯蟹背壳特征识别及其算法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现阶段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防伪技术准确性差和可靠性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匹配的蟹背壳特征识别算法。首先,分割出具有唯一性的中华绒螯蟹背壳图像,用SURF算法提取特征点,然后使用双向FLANN算法与数据库中保存的特征点匹配,以匹配点与最近欧式距离和次近欧式距离匹配点的位置关系作为误匹配检测的依据,采用正确匹配对的占比验证其相似度,以此实现河蟹单体的识别。研究表明,在近似的拍摄条件下,两幅属于同一只蟹的背壳图像相似度可达到0.7以上,而属于不同蟹的背壳图像的相似度则偏低。本研究方法可有效解决目前使用绑在螯足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等标识物作为中华绒螯蟹商品蟹溯源及其防伪技术准确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为商品蟹的单体识别与精准溯源提供一项技术手段。
邰伟鹏邰伟鹏张炳良王春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图像处理相似度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皮周期中肝胰腺和肌肉脂类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1
2014年
以越冬后即将进入蜕皮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为实验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其蜕皮周期肝胰腺及肌肉脂类的动态变化。本实验将其幼蟹蜕皮周期分为蜕皮前期(D期)、蜕皮期(E期)、蜕皮后期(AB期)和蜕皮间期(C1期和C2期)。结果发现,(1)蜕皮各期肝胰腺总脂含量变化显著,呈现为"高-低-高"的趋势,其中D期最高,AB期最低,C1、C2期开始回升;而肌肉总脂含量变化趋势与肝胰腺相反,为先上升后再下降趋势,在D期最低,AB期含量最高。(2)肝胰腺脂类中以甘油三酰(TG)为主,其次是磷脂(PL);而肌肉脂类主要是PL,其次是TG和胆固醇(CHO)。肝胰腺中TG含量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C1期含量最低,肝胰腺中的PL含量变化趋势与TC相反,AB期含量最高;肌肉中TG含量在E期最高,而此期的PL含量最低。(3)肝胰腺和肌肉的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1n9、C18∶1n7、C18∶2n6(LOA)、C20∶5n3(EPA)和C22∶6n3(DHA)(相对含量>4%)。蜕皮周期内,肝胰腺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D期肝胰腺中的DHA和EPA含量最高;肌肉中的SFA和MUFA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肌肉中的PUFA和HUFA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蜕皮周期中,肝胰腺和肌肉中的脂类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肝胰腺中脂类可能是其蜕皮期间的主要能量来源物质之一。
马明君王春吴旭干何杰龙晓文李国祥汤北伟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肌肉
基于物联网智慧服务的中华绒螯蟹蟹种质量动态追溯系统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为确保对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全程的质量控制并优质高效地完成上海蟹种输台任务,本研究基于物联网、智慧服务技术,研究并开发了蟹种质量动态追溯系统。针对两岸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多变的运输环节,该系统采用多种计算节点和软件形态采集应用信息,并通过统一的协同服务空间与智能资源库完成数据与信息交换,成功实现了基于两岸的蟹种质量全程监控、动态追溯和智慧服务,在中华绒螯蟹蟹种精细养殖领域起到了示范性作用。该系统已在2013年上海中华绒螯蟹蟹种养殖与输送至台湾苗栗的全程中成功应用,为9批次695箱77万只蟹种提供了质量追溯智慧服务,台湾30家示范养殖户成功实现了蟹种质量溯源,蟹种箱和蟹种网袋可溯源率100%。
虞丽娟杨劲松凌培亮曹守启成永旭王春夏俊
关键词:物联网质量追溯射频识别
罗氏沼虾繁殖行为的再描述被引量:8
2009年
2007年6~9月对采自孟加拉国库尔纳专区羌纳县布苏尔河原产地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配合摄像机录像技术,重点观察并记录了野生罗氏沼虾生殖过程中的主要行为特征。本文所涉及的繁殖过程特指在人工操控条件下,自两性遭遇、识别至雌虾抱卵为止这段时间。选择体重在80.0g以上的雄虾、40.0g以上的雌虾分别在当地河堤外侧的池沼中驯化适应15d,然后,在室内水泥池中观察其繁殖行为。罗氏沼虾在繁殖过程中呈现的典型行为主要有:两性遭遇及识别,雄虾的占位,雌虾的蜕壳,雄虾俘获雌虾及其交媾前的守卫、交媾及精荚传递,雄虾交媾后的守卫及释放雌虾,雌虾产卵及抱卵。其中,雄虾的配偶守卫行为是有效地保证两性生殖成功的交配策略之一。
王春成永旭
关键词:罗氏沼虾繁殖行为交媾
3种不同饵料对越冬后再摄食至第一次蜕壳前中华绒螯蟹幼蟹能量密度和营养积累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以3种不同饵料饲喂越冬后再摄食至第一次蜕壳前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测试全个体能量密度、肝胰腺总脂和粗蛋白含量、肌肉总脂和粗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个体能量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且配合饲料组幼蟹再摄食早期显著高于再摄食前和临近蜕壳前(P<0.05);临近蜕壳前与再摄食前的能量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规格幼蟹的能量密度始终高于小规格幼蟹,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饵料组同规格幼蟹的能量密度,玉米组高于鲫鱼肉组和饲料组,且大规格差异显著(P<0.05)。肝胰腺总脂和粗蛋白含量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小规格幼蟹肌肉总脂和粗蛋白均呈显著下降走势(P<0.05),而大规格幼蟹肌肉总脂无显著变化(P>0.05),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
王福辰王春马明君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幼蟹能量密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