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国

作品数:37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小麦
  • 21篇基因
  • 9篇反义TRXS...
  • 7篇高产
  • 6篇选育
  • 6篇基因枪
  • 5篇大麦
  • 4篇植株
  • 4篇穗发芽
  • 4篇种子
  • 4篇转基因
  • 4篇转基因小麦
  • 4篇麦种
  • 4篇核不育
  • 4篇核不育系
  • 4篇发芽
  • 4篇不育
  • 4篇不育系
  • 3篇蛋白
  • 3篇淀粉

机构

  • 36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商丘市农林科...

作者

  • 36篇王新国
  • 26篇任江萍
  • 22篇尹钧
  • 14篇李磊
  • 10篇李永春
  • 9篇夏国军
  • 9篇牛洪斌
  • 9篇王翔
  • 4篇孟晓丹
  • 4篇王振云
  • 4篇罗毅
  • 4篇李巧云
  • 3篇陈新
  • 3篇王娜
  • 3篇康国章
  • 2篇王亚英
  • 2篇刘海伦
  • 2篇卫丽
  • 2篇肖瑞霞
  • 1篇李艳花

传媒

  • 7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中国种业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种业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枪介导小麦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7
2004年
以豫麦18幼胚为受体,建立高效基因枪介导转化体系,经除草剂抗性和对目的基因的PCR、PCR-Southern检测,获得了20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高达3.7%,为基因枪高效介导提供了成功的证据。
任江萍李磊王新国尹钧
关键词:小麦转化率
反义Trxs基因导入对弱筋小麦豫麦18淀粉积累及淀粉合成关键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以转反义硫氧还蛋白基因小麦TY18-99和TY18-100及其相应未转基因对照为材料,于2007—2009年通过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反义Trxs基因(anti-Trxs)导入对弱筋小麦豫麦18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积累、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以及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反义Trxs基因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有一定的正效应。2个转基因株系的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速率较对照显著提高;在整个籽粒形成过程中,反义Trxs基因导入显著提高了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在籽粒灌浆中期和后期,反义Trxs基因导入显著提高了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可溶性淀粉合酶(SSS)活性,降低了颗粒束缚型淀粉合酶(GBSS)活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反义Trxs基因促进了AGPase、SBE I和SSS(SSS I、SSS II和SSS III)基因的表达,抑制了GBSS I基因的表达。上述结果说明,反义Trxs基因导入后促进了AGPase、SBE I和SSS基因的转录,从而使籽粒灌浆期间的淀粉积累速率发生了改变,最终显著提高了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进而提高了淀粉的支/直比,这可能是转基因小麦淀粉品质改善和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任江萍王亚英王新国王娜陈新孟晓丹李永春尹钧
关键词:小麦反义TRXS基因淀粉合成酶
国审高产小麦新品种厚德麦981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23年
厚德麦981是以周麦16为母本、才智97(5)-3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29。厚德麦981高产稳产,产量三要素协调,气候正常年份产量在8400~8800kg/hm^(2)之间。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夏国军王新国李磊康国章王翔李巧云张锋张立东马孝锋
关键词:小麦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小麦抗穗发芽机理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及时了解小麦抗穗发芽机制,加快我国小麦抗穗发芽品种选育进程。以影响穗发芽的主要因素α-淀粉酶为切入点,对影响α-淀粉酶活性的调控因子α-淀粉酶抑制剂和硫氧还蛋白h在小麦中的分布、作用性质、生物学功能及抗穗发芽解决途径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认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反义Trxs基因是解决穗发芽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王新国任江萍尹钧
关键词:小麦抗穗发芽Α-淀粉酶抑制剂
不同预处理对小麦幼胚抗除草剂基因转化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以小麦品种豫麦18号和豫麦34号作为供试材料,用基因枪介导法进行了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化,研究了不同预培养时间和高渗处理对小麦幼胚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胚以诱导培养10~15d的转化效果最好;用0 4mol·L-1的甘露醇在轰击前6h和轰击后18h对10~15d预培养的幼胚进行处理,可明显提高转化效率.
任江萍王新国卫丽尹钧师学珍李磊
关键词:小麦幼胚抗除草剂基因基因转化基因枪
不同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建立适于优良小麦品种遗传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方法]以小麦品种豫麦18和豫麦70成熟胚为外植体,探讨了2种培养基和4种激素配比对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L3培养基的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都明显高于MS培养基,供试2个品种平均出愈率达91.0%以上,平均分化率达46.4%。不同激素及其配比均可诱导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但不同处理分化率差别很大(10.5%-50.0%);以L3为分化培养基,同时添加2,4-D 0.1mg/L,6-BA 1.5 mg/L的激素配比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平均分化率达到50.0%。[结论]MS、L3两种基本培养基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比较高,且差别不大。不同激素配比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影响很大。
王新国任江萍
关键词:小麦成熟胚培养基植株再生
反义TrxS基因在小麦中的表达及对小麦种子蛋白酶活性和蛋白组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揭示反义硫氧还蛋白基因(anti-TrxS)在抗穗发芽小麦中的作用机制,探讨转基因小麦中蛋白酶活性和蛋白组分的变化规律,以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株系为材料,用荧光定量RT-PCR、SDS-PAGE和生理指标测定的方法,对转基因株系和对照种子萌发过程中反义TrxS基因表达、蛋白酶活性和蛋白组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反义TrxS基因在RNA水平上能够表达;转基因小麦籽粒蛋白酶活性明显下降,种子吸涨12、24、48、729、6和120 h后,转基因小麦种子蛋白酶活性比对照分别降低27.3%、30.7%、19.1%、19.4%、23.7%和13.5%;转基因小麦籽粒谷蛋白、醇溶蛋白的SDS-PAGE分析表明,反义TrxS基因的导入抑制了转基因小麦籽粒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大分子亚基二硫键(S-S)向巯基(-SH)的转化,从而使蛋白质的降解延缓。
任江萍李磊王新国牛洪斌李永春孟凡荣尹钧
关键词:小麦反义TRXS基因蛋白酶蛋白组分
不同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为了建立一个适于优良小麦品种基因枪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以2个冬性小麦品种京841和中麦9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N6B5MS、B5和L34种培养基中,L3培养基的出愈率及分化率最高,两品种平均出愈率达到88.9%,分化率达到36.6%;以L3为基本分化培养基,同时添加ZT3mg/L和NAA1mg/L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效果最好,分化率平均达到55.9%。
王新国任江萍李磊尹钧
关键词:小麦幼胚培养培养基激素配比
小麦基因TaFUS3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麦抗逆基因TaFUS3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小麦抗逆相关基因TaFUS3是从抗穗发芽品种“淮麦0360”和易穗发芽品种“中优9507”中分离的,该基因全长cDNA为1461 ...
任江萍王新国孟晓丹
文献传递
反义trxs基因导入对小麦籽粒脱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以转反义硫氧还蛋白基因株系01TY34-73-9及其对照品种‘豫麦34’为材料,运用PCR检测和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对转基因株系遗传稳定性以及转基因与对照种子中脱支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外源基因已经稳定遗传至后代;(2)转基因种子在不同成熟时期和不同萌发过程中的脱支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平均降低10.3%,但仅花后25 d到收获后5 d脱支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其中最低值出现在花后30 d,平均比对照下降了12.0%;(3)在花后30 d和后熟5 d萌发过程中,转基因种子脱支酶活性始终低于对照,平均下降6.2%和22.2%。表明反义trxs基因的导入干扰了小麦trxh基因的表达,使trxh转录量减少,小麦籽粒中脱支酶的活性受抑。
任江萍王振云王新国尹钧
关键词:小麦反义TRXS基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