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亮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CD147
  • 2篇血管
  • 2篇亲环素
  • 2篇环素
  • 2篇斑块
  • 2篇CYPA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血管重构
  • 1篇易损斑块
  • 1篇硬化斑块
  • 1篇瑞舒伐他汀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30...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杜大勇
  • 4篇柳杨
  • 4篇李运田
  • 4篇王新亮
  • 3篇李沫言
  • 2篇赖晓辉
  • 2篇李桂明
  • 2篇杨升华
  • 2篇张雁斌
  • 1篇李雪杰
  • 1篇江枫
  • 1篇薛峰
  • 1篇黄海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yPA 及 CD147在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重构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亲环素A(Cy PA)/CD147在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重构中的表达特点。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32只(3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液氮冻伤组、高脂饮食组(每组8只)。0周和13周分别检测兔血清CD147和Cy PA表达水平。术后13周处死动物,取血管石蜡包埋切片,行HE、弹力纤维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并做巨噬细胞、Cy PA、CD14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13周时模型组、液氮冻伤组、高脂饮食组血Cy PA与CD147水平较同时期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尤以模型组为甚。除对照组,其余3组均可见内膜增生,模型组还可见典型AS斑块形成;斑块内及增生内膜均可见Cy PA及CD147的表达。模型组、液氮冻伤组、高脂饮食组最小管腔直径及管腔面积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0.05),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最大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结论 Cy PA与CD147在AS兔血管重构中的表达明显升高。
张雁斌杜大勇李运田柳杨李桂明李沫言王新亮路怀志杨升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亲环素CD147血管重构
瑞舒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CD147的表达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CD147表达水平、外周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浓度水平以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液氮损伤+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硬化模型)、药物干预组(造模后予以瑞舒伐他汀干预),分别测定兔外周血清MMP-2、MMP-9的浓度水平,15周后对兔颈总动脉血管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斑块内CD147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斑块内CD14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5周末,模型组外周血清MMP-2、MMP-9浓度水平、斑块内CD14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病理显示模型组颈动脉内可见大量的不稳定斑块,模型组的6只兔中4只出现明显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而空白对照组的6只兔血管内膜光滑。药物干预组外周血清MMP-2、MMP-9浓度水平,斑块内CD14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病理显示药物干预组颈动脉可见稳定斑块,未见斑块破裂。结论兔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内CD147的表达增多,外周血清MMP-2、MMP-9的浓度水平明显升高;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CD147表达及抑制MMP-2、MMP-9的浓度水平,从而发挥其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
薛峰杜大勇李运田李雪杰赖晓辉柳杨王新亮李沫言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CyPA与CD147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亲环素A(Cy PA)/CD147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表达。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16只,3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利用液氮损伤内膜+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易损斑块模型,对照组正常饮食,不做任何处理,0周和13周分别检测兔血清C反应蛋白(CRP)、Cy PA和CD147表达水平。术后13周处死动物,取血管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并做巨噬细胞、Cy PA、CD14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对照组未见斑块形成,模型组兔颈动脉形成典型的易损斑块,斑块内Cy PA和CD147表达丰富,呈带状分布特征,两者在同一斑块中具有共区域性;13周时模型组兔血CRP、Cy PA和CD147水平较0周及同时期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易损斑块中Cy PA、CD147表达丰富,Cy PA和CD147是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其表达与易损斑块的存在呈正相关。
张雁斌杜大勇柳杨李桂明李沫言王新亮路怀志杨升华李运田
关键词:易损斑块亲环素ACD147C反应蛋白
三联抗血小板在老年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三联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植入多枚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人选128例冠状动脉B2/C型病变、采用多DES植入的老年(65-75岁)患者。所有入选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化治疗组(对照组,n=67)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试验组,n=61)。3个月后所有患者接受标准化治疗直至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支架植入特征,平均随访(20.4±5.1)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和出血事件。结果试验组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56%vs11.94%,P=0.043;6.56%vs13.43%,P=0.042)。两组全因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vs2.99%,P=0.615)。试验组主要终点事件绝对风险较对照组降低8.07%(P=0.043)。试验组近期、远期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2.99%,P=0.050;1.64%vs4.48%,P=0.048):两组间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复杂冠状动脉介入老年患者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并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杜大勇柳杨李运田赖晓辉黄海江枫王新亮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氯吡格雷西洛他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复杂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