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成名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4篇电催化
  • 4篇催化
  • 3篇纳米
  • 2篇电催化剂
  • 2篇电子结构
  • 2篇氧还原
  • 2篇氧还原反应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子结构
  • 2篇复合结构
  • 2篇催化剂
  • 1篇电池
  • 1篇电催化性能
  • 1篇电极
  • 1篇电致化学发光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修饰
  • 1篇修饰电极
  • 1篇循环伏安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王成名
  • 3篇熊宇杰
  • 1篇马德跃
  • 1篇李晓霞
  • 1篇郭宇翔

传媒

  • 1篇光子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燃料电池反应金属纳米电催化剂的合成设计和性能优化
本文以具体示例的形式,分别从表面工程和界面工程的角度,扼要介绍了本课题组最近在甲酸氧化、氧还原、析氢等电催化反应体系中贵金属基纳米结构及其复合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构筑的具体做法,以实现金属电催化剂性能和成本的双...
王成名熊宇杰
关键词:电催化复合结构
燃料电池反应高效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
燃料电池的电催化系电极材料和电解质表面和界面的多相催化反应。因此低成本高性能固体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就是层出不穷燃料电池电催化研究的主战场。这里将具体示例我们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反应(包含甲酸氧化、氧还原、氢析出等反...
王成名熊宇杰
关键词:电子结构电催化
高指数晶面金属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人类正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低温燃料电池,是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应用前景广阔。如何提高催化性能和节约应用成本,也就是如何优化催化剂的组成、尺寸、结构、形貌和晶面等,是技术应用的瓶颈和关...
王成名
关键词:纳米晶甲酸氧化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性能
文献传递
燃料电池反应高效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
燃料电池的电催化系电极材料和电解质表面和界面的多相催化反应。因此低成本高性能固体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就是层出不穷燃料电池电催化研究的主战场。这里将具体示例我们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反应(包含甲酸氧化、氧还原、氢析出等反...
王成名熊宇杰
关键词:电子结构电催化
文献传递
中性和碱性的鲁米诺体系在纳米银修饰电极上的多通道电致化学发光
本文综述了电致化学发光(ECL)、化学修饰电极(CME)和纳米银等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以及分析应用。指出传统电极上的ECL存在电极表面易污染、重现性差、鲁米诺体系的ECL需在碱性溶液...
王成名
关键词:电致化学发光化学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鲁米诺纳米银
文献传递
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红外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还原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测量该材料的中远红外波段的复折射率,计算其吸收系数和大气窗口内的法向光谱发射率并进行实验验证,进而分析其在中远红外波段的吸收和辐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铜吸附在还原石墨烯表面,粒径集中在15~25nm;不同尺寸的纳米铜、还原石墨烯及其表面缺陷和官能团等的吸收特性,使该复合材料在8~9.2μm、6~6.5μm、2~3μm波段内的吸收较强,且在远红外波段吸收最强;其在3~5μm的法向发射率在0.65~0.68范围内,法向发射率在8~9.5μm内有最小值0.53,而后稳定在0.58左右,其总法向发射率分别为0.66和0.59,且与测量值相符.该复合材料可用于红外吸收、消光材料和隐身涂料等方面.
马德跃王成名李晓霞郭宇翔郭宇翔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铜复折射率发射率
氧还原反应中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独特铂-石墨烯复合结构
获得在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中铂电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高稳定性仍然是个重大挑战。我们开发出了一类具有高度凹面立方体(HCC)结构的铂纳米晶催化剂,具有{311}等高指数晶面和高氧还原活性。HCC纳米晶的稳定性可通过和石墨烯的组装...
王成名马亮廖玲文柏嵩龙冉左鸣熊宇杰
关键词:石墨烯氧还原反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