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联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将符合试验标准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治疗上均予常规的西医基础治疗,包括调控饮食、降压调...
- 王帆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型中药汤剂艾灸疗法
- 文献传递
- 田维柱教授眼体针并施治疗帕金森病经验被引量:8
- 2013年
- 田维柱教授认为帕金森病的病机为肝肾阴虚,筋脉失养;风、火、痰、瘀为主要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从肝肾论治帕金森病,以补益肝肾、舒筋止颤为治疗原则。根据眼针取穴原则,针刺选取肝区、肾区、上焦区、中焦区、下焦区,联合体针百会、四神聪、合谷、太冲、风池、肝俞、肾俞治疗帕金森病,对改善震颤,减轻肌强直,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西药的远期副作用方面等均有显著疗效。
- 海英王帆
- 关键词:帕金森病眼针老中医经验
- 基于肺主治节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被引量:1
- 2023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临床症状反复,具有高患病率与高死亡率的特点,西医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舒张支气管、抗炎、祛痰等对症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肺主治节理论,对肺失治节与COPD的关系、COPD的治疗及展望三方面进行论述,最终得出结论,在肺主治节理论的指导下对COPD进行治疗,能使肺功能良好发挥进而取得较好效果。
- 王帆王祺
- 关键词:肺主治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
- 田维柱眼针联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
- 2014年
- 田维柱教授认为面肌痉挛病因首推于风,风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而发病;治疗时避免刺激面部肌肉兴奋性较高的患侧,眼针结合缪刺法,针刺健侧面部肌肉,调整神经肌肉兴奋性,辨证论治,祛风散邪,疏通经络,濡养筋脉,平衡阴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王帆海英
- 关键词:面肌痉挛补益气血眼针缪刺法老中医经验
- 脑主神明源流探析
- 先秦医学的"以脑髓为脏"为脑主神明理论的早期雏形,魏晋南北朝至宋朝时期道教的创建与兴盛为脑主神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明清时期以"王清任脑髓说"和"张锡纯心脑相通理论"为代表,使脑主神明理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逐...
- 海英王帆
- 关键词:神志病
- 文献传递
- 眼针配合三孔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被引量:4
- 2013年
- 探讨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寻找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发现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阳明经在头面部的循行区域,阳明受邪,气血失和,闭阻经脉,发为疼痛。眼针选取胃区、大肠区、上焦区以疏迭阳明,通络止痛;三叉神经终末分支及相应细小血管通过眶上孔、眶下孔、颏孔分布于头皮前部和面部的皮肤及眼、鼻、口腔内黏膜,三孔针刺法通过针刺鱼腰、四白、夹承浆三穴,直接刺入眶上孔、眶下孔、颏孔,改善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的形态及功能,减少异位冲动,降低相邻轴索纤维伪突触形成或产生短路,改善受压神经根超微结构,减轻神经压迫症状,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 王帆海英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面痛眼针
- 眼针配合三孔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寻找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发现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阳明经在头面部的循行区域,阳明受邪,气血失和,闭阻经脉,发为疼痛.眼针选取胃区、大肠区、上焦区以疏达阳明,通络止痛;三叉神经终末分支及相应细小血管通...
- 王帆海英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眼针疗效评价发病机制
- 田维柱教授眼体针并施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 柱教授认为帕金森病的病机为肝肾阴虚,筋脉失养;风、火、痰、瘀为主要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从肝肾论治帕金森病,以补益肝肾、舒筋止颤为治疗原则.根据眼针取穴原则,针刺选取肝区、肾区、上焦区、中焦区、下焦区,联合体针百会...
- 海英王帆
- 关键词:帕金森病病理机制
- 从三焦论治肾性蛋白尿被引量:2
- 2017年
-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治疗上的难点。主要病机为肾虚不固,但三焦作为人体气化的通路,主通调水道,运行水谷精微,与蛋白的排泄关系密切。若三焦气化失司,精微输布失常,则下泄为蛋白尿。治疗上在固护肾气的同时,明确三焦脏腑病位,重视调畅三焦气机,使水谷精微循于常道,从而减少尿蛋白的流失。介绍上、中、下三焦论治的不同治法和治则,并举病案佐证。
- 王帆马进
- 关键词:肾性蛋白尿慢性肾脏病三焦论治
- 脑主神明源流探析被引量:5
- 2014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神志病学科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著名的精神心理学专家,国医大师王彦恒先生因西医精神科医生戏称中医论治神志疾病是“有心无脑”而提出,倡“脑神”不废“心神”,力主“脑主神明”说。的确,中医学运用“心主神明”理论要拐弯抹角才可以解释很多精神症状,这尤其凸显了脑主神明理论对中医神志病学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弄清脑主神明理论的历史源流对中医神志病学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棘手的问题。现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追溯脑主神明理论的源流及其发展过程。
- 海英王帆
- 关键词: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