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槐

作品数:153 被引量:1,063H指数:21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6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4篇油菜
  • 24篇杂交
  • 24篇甘蓝
  • 24篇甘蓝型
  • 23篇基因
  • 22篇甘蓝型油菜
  • 20篇育种
  • 20篇不育
  • 17篇雄性不育
  • 17篇栽培
  • 17篇双低
  • 16篇双低油菜
  • 14篇选育
  • 14篇播种
  • 13篇转基因
  • 11篇不育系
  • 9篇雄性不育系
  • 8篇种子
  • 7篇杂种
  • 7篇抗性

机构

  • 134篇湖南农业大学
  • 18篇湖南农学院
  • 3篇国家杂交水稻...
  • 3篇常德职业技术...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怀化职业技术...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国家油料改良...
  • 2篇常德市农业科...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阿尔伯塔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省农业厅
  • 1篇作物基因工程...
  • 1篇石门县农业局

作者

  • 152篇王国槐
  • 107篇官春云
  • 71篇陈社员
  • 37篇李栒
  • 37篇刘忠松
  • 18篇田森林
  • 15篇罗海峰
  • 13篇吴明亮
  • 12篇陈光尧
  • 11篇陈社元
  • 11篇谢方平
  • 11篇汤楚宙
  • 10篇张振乾
  • 9篇杨文敏
  • 9篇聂明建
  • 7篇官梅
  • 6篇谭太龙
  • 6篇刘本坤
  • 5篇肖钢
  • 5篇林良斌

传媒

  • 44篇作物研究
  • 11篇湖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油料作物...
  • 7篇作物学报
  • 7篇湖南农学院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种子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湖南农业科学
  • 3篇杂交水稻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油料
  • 2篇作物品种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6篇2008
  • 14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淡黄叶突变体安农标810S的光合特性初探被引量:4
2008年
对水稻淡黄叶自然突变体安农标810S及其野生型安农810S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农标810S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安农810S,但安农标810S与安农810S各自所配的杂交F1代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安农标810S的叶绿素a/b比值明显大于安农810S;从净光合速率来看,无论是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还是在不同发育时期,安农标810S均高于安农810S;安农标810S的繁殖产量高于安农810S。说明安农标810S既是叶色标记明显的突变材料,也是高光效的水稻变异材料,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和高光效育种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王聪田王国槐青先国李必湖郭清泉宋克堡匡晓东
关键词:水稻光合特性
化学杂交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Ⅰ.杀雄剂1号对甘蓝型油菜花药毡绒层和花粉粒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2
1997年
研究揭示了甘蓝型油菜花药壁发育类型属双子叶型,毡绒层为同型单起源毡绒层,又可称为分泌型腺质毡绒层。用0.03%杀雄剂1号处理9个不同发育时期的甘蓝型油莱,研究其诱导雄性不育的效果,结果表明:造胞细胞时期以前处理都是无效的,花粉母细胞以后处理才有效,尤以单核期处理效果最好,不育株率接近100%。这是由于杀雄剂1号诱导甘蓝型油菜花药毡绒层偏离了正常的发育方式,而形成异常的毡绒层,表现为毡绒层增厚,提早解体,与药壁中层分离,并由此产生各种形状的败育花粉。花粉中出现细胞质收缩、空秕,无花粉壁和药中无花粉等现象。文中还对杀雄剂1号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官春云李栒王国槐陈社元袁晏松
关键词:化学杂交剂雄性不育
油菜早熟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9年
根据油-稻-稻三熟制和油菜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对油菜早熟品种需求急迫。通过探讨油菜早熟性的选择依据、早熟性遗传、早熟相关基因及甘蓝型早熟油菜选育的方法等,综述了油菜早熟性的研究进展,并就油菜早熟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了简要概述。
王必庆王国槐
关键词:油菜早熟育种
一种排种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种器,包括壳体(13)、主轴(1)、型孔轮(2)、齿轮(5)、推种轮(7)、护种环(9),壳体(13)上设有带切口的护种环(9),护种(9)外侧套装有型孔轮(2),型孔轮(2)的一端内面均匀设置一圈...
杨文敏官春云汤楚宙陈社员吴明亮王国槐谢方平李栒罗海峰刘忠松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角果内种子发芽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以田间自然条件下角果内种子发芽的甘蓝型油菜品系780、943、890、11-5、20-1为材料,将种子分为全发芽种子、自然混合种子、和无发芽种子三种类型,通过近红外测定仪测定了油菜种子的主要品质;将780、890、11-5角果内发芽种子根据芽长与种子长的比例大小分为:>1、0.5 ̄1、<0.5和没有发芽四类,分析了种子发芽对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角果内种子发芽导致种子的含油量和芥酸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硫甙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千粒重降低5.52% ̄22.17%。
陈光尧王国槐罗峰聂明建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稻茬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除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拔除法调查稻茬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其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作对照,考察3种除草剂13.5%草铵膦、油力1+1、10.8%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杂草的田间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稻茬油菜田中共发现杂草16种,分属10个科,优势种群为早熟禾,亚优势种群为看麦娘、繁缕;杂草于油菜播种后开始出苗,有冬前出苗最高峰和春季出苗次高峰2个出苗高峰;施用草铵膦第8天后,对总杂草、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等的防效达90%以上,第16、32、64天后的防效仍可高达90%以上;与不除草相比,施用草铵膦,可使油菜增产约8%。
鲁军雄陈社员官春云刘忠松王国槐肖钢
关键词:油菜田杂草防除
油菜转基因抗性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转基因油菜是近年来转基因研究最为活跃的作物之一,遗传转化研究日趋成熟,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趋于多样化。就近几年油菜转基因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回顾,并对转基因油菜生产的问题作了探讨。
陈光尧王国槐唐小彦
关键词:油菜转基因抗性育种
油菜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6年
针对我国石油资源有限,将长期依赖进口的国情,我国应立足于本国原料,大规模生产替代液体燃料—生物柴油。论述了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生物柴油的特点,认为生物柴油发展前景广阔;从油菜作为生物柴油的优势,认为油菜是生物柴油最理想的原料。国内外生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显示了运用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创制“能源油菜”。并对我国目前发展油菜生物柴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管伟萍肖弥彰王国槐
关键词:油菜生物柴油基因工程
双低油菜湘油15(B.napus)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经苗期菌丝块接种鉴定和花期带菌牙签鉴定表明 ,双低油菜湘油 15对菌核病有高抗性。当病原危害后 ,湘油15体内酚类物质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迅速升高 ,且维持时间长 ,湘油 15与感病品种 98C4 0和中抗品种中油 82 1杂交后代抗性表现为双亲平均值 。
官春云李方球李栒陈社员王国槐刘忠松
关键词:双低油菜菌核接种鉴定
谷粒饱对油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1998年
为了探明谷粒饱对油菜库源形成及产量的影响,1997年在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了生长调节剂谷粒饱在油菜上施用试验.结果表明,4种质量浓度(375,750,1125,1500g/hm2)中,以施用质量浓度为750g/hm2增产最显著;以单株为试验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谷粒饱能促进油菜库(角果和种子)容增加;促进源(干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有促进有益脂肪酸形成,抑制不利脂肪酸和总硫苷形成的作用。
王国槐官春云Stringma An Vo陈社员
关键词:油菜植物生长调节剂谷粒饱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