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可

作品数:10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溶血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液
  • 2篇输注
  • 2篇机采
  • 2篇机采血小板
  • 2篇白细胞
  • 2篇采血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性能评价
  • 1篇悬浮红细胞
  • 1篇血清学特征
  • 1篇血小板配型
  • 1篇血小板输注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0篇王可
  • 9篇汪德清
  • 7篇马春娅
  • 7篇陈麟凤
  • 6篇冯倩
  • 6篇于洋
  • 6篇张晓娟
  • 5篇罗圆圆
  • 5篇付丽辉
  • 4篇关晓珍
  • 3篇孙晓琳
  • 2篇潘纪春
  • 2篇佟珊
  • 2篇张婷
  • 2篇封艳楠
  • 1篇杨璐
  • 1篇王旖
  • 1篇桂萍
  • 1篇潘继春
  • 1篇庄远

传媒

  • 5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膝关节手术患者临床用血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本院骨科膝关节手术用血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上半年在本院行膝关节手术接受输血的1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成分血及自体血使用情况,及对输血相关因素如性别、血型、年龄、凝血指标和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1例患者女性较多为141例,AB型患者最少,不同性别和血型与平均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血量与手术类型和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5),双膝置换较单膝手术用血量大,50-70岁年龄段平均输血量最大。备自体血患者输血后RBC、Hb和Hct值较输血前有所下降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未输血浆患者术后凝血指标均正常,随着输血总量的增加,平均住院天数增多。结论年龄和手术类型与平均输血量有明显的相关性,我们应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选择安全节约的用血方式。
罗圆圆陈麟凤马春娅张晓娟付丽辉王可封彦楠汪德清
关键词:膝关节手术输血合理用血自体输血
6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血疗效评估被引量:72
2013年
本研究旨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红细胞不相容输注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21例)或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40例)血型血清学特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自身抗体类型、接受不同红细胞成分分别评价不相合输血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61例中单独IgM类冷自身抗体8例(13.1%),单独IgG类温自身抗体50例(82.0%),IgM冷自身抗体联合IgG温自身抗体3例(4.9%),合并存在同种抗体18例(29.5%);其中3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情况下共进行不相合红细胞输注113次,总有效率56.6%,总部分有效率15.1%,总无效率28.3%。按输注红细胞成分差异分为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和O型洗涤红细胞组,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7.6%,部分有效率13.0%,无效率29.4%;O型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3.6%,部分有效率21.4%,无效率25.0%,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患者自身抗体类型分为IgM冷自身抗体组和IgG温自身抗体组,其中IgM冷自身抗体组有效率46.2%,部分有效率30.8%,无效率23.0%;IgG温自身抗体组有效率56.7%,部分有效率13.4%,无效率29.9%,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输血病例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贫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同型非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细胞输注都是相对安全的,两种方式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选择同型非洗涤红细胞输注更方便、快捷,还能避免O型红细胞的过度使用。
于洋孙晓琳马春娅关晓珍张晓娟陈麟凤王可罗圆圆王旖李明伟封艳楠佟珊于帅杨璐吴月清庄远潘纪春冯倩张婷汪德清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注疗效自身抗体同种抗体
1种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与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准确鉴定献血者及患者ABO、RhD血型是临床安全输血的最根本保证。献血者血液的ABO、RhD血型鉴定,及患者输血前3项检查(包括ABO及RhD血型鉴定、意外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均为保障其安全输血的前提。
孙晓琳关晓珍张晓娟马春娅付丽辉王可陈麟凤于洋汪德清
关键词:性能评价
3种白细胞滤器对机采血小板白细胞去除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3种去白细胞滤器对机采血小板的滤白效果及过滤前后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60U机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24~96h。分别用3种不同滤器对血小板进行过滤,检测机采血小板过滤前后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单位容量、白细胞量、pH值、乳酸脱氢酶(LDH)浓度、K+浓度、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计算白细胞残留量和血小板回收率。结果与过滤前相比,各组过滤后机采血小板pH值、LDH浓度、K+浓度和CD62p表达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残留量达到了医药行业标准;过滤后3组间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均数差为2.8%、5.4%、2.6%)和血小板回收率[(92.6±6.3)%、(82.6±4.4)%、(87.4±2.7)%]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3种白细胞滤器均可有效去除机采血小板中的白细胞,过滤后的机采血小板符合血液质量要求。A组滤器过滤后能保持较高的血小板回收率并有效避免血小板激活。
冯倩王可陈麟凤关晓珍张晓娟罗园园张婷于洋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去白细胞滤器
滤除白细胞对悬浮红细胞不同贮存期溶血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对库存悬浮红细胞不同贮存时间溶血的影响。方法选择60名健康无偿献血者捐献血液400 mL/人(份),血浆分离后制备成悬浮红细胞60份(300 mL/份),随机分为2组(30份/组):白细胞滤除组(滤白组)应用去白细胞输血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对照组未滤除白细胞。将2组均置于4℃常规保存,分别于保存0、7、14、21、28、35 d 6个时间点取样,检测其游离血红蛋白(FHb)及保存液中Na+、K+。结果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FHb分别由(9.48±1.67)mg/L和(6.7±1.08)mg/L上升到(198.89±28.38)mg/L和(177.12±21.03)mg/L,贮存>21 d后2组分别为(198.89±28.38)mg/L和(177.12±21.03)mg/L(P<0.05)。Na+、K+未见明显变化(P>0.05)。贮存至35 d时2组均在可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结论不论滤白与否,悬浮红细胞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溶血率增加,滤白悬浮红细胞自贮存至21 d起溶血率明显高于未滤白悬浮红细胞,但到贮存末期滤白悬浮红细胞FHb仍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罗圆圆桂萍潘继春冯倩陈麟凤王可黄有文汪德清
关键词:白细胞滤除游离血红蛋白血液保存
疑似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情况对比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血清学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HDN新生儿229例,对其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HDN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放散试验);对母亲血液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血清IgG抗体效价测定。新生儿和母亲的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及母亲IgG效价均采用卡式抗人球蛋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血型新生儿的HDN发病情况,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以及母亲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结果:229例中,确诊HDN 133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68例,阳性率29.69%(68/229);游离抗体试验阳性223例,阳性率97.38%(223/229);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者133例,阳性率58.08%(133/229)。不同性别新生儿HDN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A型和B型血型新生儿HDN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母亲抗-A(B)效价≥64者的HDN阳性率72.51%(124/171),显著高于效价<64者的17.30%(9/52)(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以ABO新生儿溶血病为主,新生儿溶血病在不同性别、不同血型(A型和B型)新生儿之间差异不显著;抗-A(B)效价<64产妇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低于抗-A(B)效价≥64产妇。
崔若帅刘洋马春娅王可赵嫚潘纪春汪德清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筛查效价
重组人血小板CD3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制备具有功能活性的重组人血小板表面CD36抗原的纯化表达蛋白胞外区30~439氨基酸残基段。方法提取人肝细胞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编码人血小板CD36抗原胞外区(Gly30~Asn439)氨基酸残基cDNA,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MD18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获得阳性重组子pMD18-CD36,提取质粒。经序列测定后,将该基因插入到真核细胞瞬时表达载体pTE2上,构建成为pTE2-s-CD36-10 his真核瞬时表达载体。采用lipofectamine 2000(invitrogen)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表达产物经Ni2+2NTA柱层析纯化。结果 RT-PCR扩增获得了1.4 kb的片段。invitrogen测序,该序列分析结果与Genebank中的NM_001001547.2完全一致。SDS-PAGE证实转染的HEK-293细胞表达了人CD36抗原胞外区蛋白片段。结论利用构建的真核载体pTE2-s-CD36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可高效表达CD36 Gly30~Asn439,得到纯化蛋白,为人血小板CD36表面抗原对血小板输注无效影响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付丽辉张杰孙春昀陈麟凤冯倩罗圆圆张晓娟王可于洋汪德清
关键词:CD36抗原血小板真核载体蛋白表达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自主研发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全国31家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应用该室内质控品对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和交叉配血试验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情况,分析该室内质控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根据各实验室应用的试验方法、试剂、耗材及试验结果,分析室内质控品在各种检测条件下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31家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共完成室内质控试验14 271次,包括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4 552次、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4 539次及交叉配血试验5 180次,失控7次。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A、B、D抗原检测结果变异系数(CV)为0;ABO血型鉴定反定型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抗原、抗体反应阴性结果的CV为0,抗原、抗体反应阳性结果均为CV<10.0%;质控品不同保存时间试验结果比较差异甚小(P>0.05)。结论研发的自制室内质控品在重复性、稳定性方面可以满足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马春娅于洋关晓珍冯倩王可陈鑫付丽辉孙丹汪德清
关键词:质控品稳定性
血小板配型输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比较血小板配型相合与随机输注的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求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申请血小板输注的住院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及特殊配型试验结果,比较不同影响因素对输注效果的影响,并评估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性别、输血史、怀孕史对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影响。分析性别、输血次数、怀孕次数、输注类型、保存天数及联合其他成分输注对输注效果的影响。应用该院临床输血智能管理与评估系统评估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812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试验,随机抽取抗体筛查阳性的87例患者,共1 247U血小板输注,抗筛阳性输注特殊配型血小板、抗筛阳性随机输注血小板、抗体筛查阴性随机输注血小板3种方式输注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有输血史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3.104,95%CI:7.784~22.061)。性别(P<0.05,OR=1.629,95%CI:1.236~2.148)、输血史、输注血小板类型(机采、去白、辐照)、血小板保存天数、同时输注红细胞(P<0.05,OR=2.464,95%CI:1.053~5.765)、输注方式(特配)(P<0.05,OR=0.576,95%CI:0.389~0.854)是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时,需配型输注,提高有效率;输血史影响抗体的产生;性别、输血次数、输注类型、保存天数、联合其他成分输注、血小板配型输注均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
封彦楠马春娅姜旭王金慧王可于洋汪德清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血小板配型输注效果
25 Gy ^(60)Co辐照对不同保存时间的机采血小板理化性质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检测辐照后不同保存时间的血小板各项理化指标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60Coγ射线辐照对机采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献血员捐献的机采血小板15份,每份血小板平均分为两份,作为辐照组和对照组,其中辐照组血小板(n=15)用25 Gy的60Coγ射线照射,未经照射的15份血小板作为对照组(n=15);两组血小板均在(22±2)℃条件下常规振荡保存。分别于保存后1、2、3、4、5 d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pH值;比较两组血小板的低渗休克反应的变化和对血小板形态评分情况;最后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α角(ANG)和最大振幅(MA)等参数。结果:辐照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血小板计数在保存期末均有所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无明显差异(P>0.05),辐照组的血小板pH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在1-5 d无明显变化(P>0.05),Kunicki形态学评分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EG检测结果显示两组间R值、K值、α角和M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保存时间延长两组R值最终呈明显延长趋势(P<0.01),K值在保存期末比第1d时明显延长(P<0.01),α角无显著变化(P>0.05);MA值在保存1-4 d无显著变化,保存5 d时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60Coγ射线辐照不会损伤保存过程中血小板的理化性质和凝血功能,但为保证最好的疗效,建议不论是普通血小板制品还是辐照血小板制品,均应尽早输用。
罗圆圆陈麟凤冯倩张晓娟吕颖马春娅王可付丽辉佟珊孙晓琳封艳楠汪德清
关键词:Γ射线血液辐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