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建

作品数:48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地质
  • 9篇盆地
  • 7篇源岩
  • 7篇烃源
  • 7篇烃源岩
  • 6篇电感耦合
  • 6篇页岩
  • 6篇油气
  • 6篇离子
  • 6篇剥蚀
  • 5篇等离子体质谱
  • 5篇电感耦合等离...
  • 5篇电感耦合等离...
  • 5篇有机质
  • 5篇质谱
  • 5篇松辽盆地
  • 5篇海相
  • 4篇岩石
  • 4篇同位素
  • 4篇气候

机构

  • 4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北京大学
  • 4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8篇王华建
  • 37篇张水昌
  • 24篇王晓梅
  • 15篇王晓梅
  • 13篇叶云涛
  • 12篇苏劲
  • 11篇何坤
  • 5篇蔡郁文
  • 5篇王宇
  • 4篇吴朝东
  • 3篇米敬奎
  • 3篇张斌
  • 3篇周文喜
  • 2篇林鹏
  • 2篇付秀丽
  • 2篇张文龙
  • 2篇卢远征
  • 2篇邓胜徽
  • 2篇朱如凯
  • 2篇刘畅

传媒

  • 4篇地质学报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岩矿测试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第五届中国石...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科学
  • 1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铀在海相烃源岩中富集的条件及主控因素被引量:10
2017年
国内外沉积盆地中铀的富集不同程度地伴随烃源岩的形成。铀作为一种兼具催化、氧化和放射性的特殊元素,其对有机矿产的形成及演化可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调查并统计国内外烃源岩中铀含量,在分析铀与各类矿物、有机质及微生物等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铀在海相烃源岩中的富集条件及主控因素,提出古大气和古海洋的氧化程度是烃源岩中铀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陆地含氧风化和海底热液可能是海相沉积铀的2个主要来源,含铁矿物组成、有机质、磷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及一些微生物等均可导致铀价态转化,并作为载体,通过吸附或络合作用使铀在沉积物中富集。因此,铀富集可能是烃源岩形成的一个伴随结果。
蔡郁文王华建王晓梅何坤张水昌吴朝东
关键词:烃源岩有机质古海洋
地质时间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质时间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测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多个第一核素中各个第一核素全部衰变时所释放出的能量;确定待测样品在核反应堆中辐照发生核裂变时所释放的核裂变能量;确定待测样品在核反...
王华建张水昌王晓梅苏劲何坤王宇
下古生界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新参数:笔石表皮体光学特征再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下古生界缺失高等植物来源的镜质组,其有机质成熟度的确定一直是油气源岩评价的难题之一。基于对含笔石页岩的反射光显微镜观察和低成熟度含笔石页岩与煤共置的热压模拟实验,研究了下古生界海相页岩笔石表皮体的光性特征及其热演化规律,探讨了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作为有机质热演化参数的可行性。下古生界海相页岩非粒状笔石表皮体呈条带状顺层或者碎片状产出、颗粒较大,光学特征类似于镜质组,适合于测量反射率。非粒状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R'gr)换算为等效镜质组反射率(R'vr)的关系式为R'vr=1.005R'gr-0.053。采用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分析了上扬子地区东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成熟度分布特征,认为非粒状笔石表皮体随机反射率是一个实用的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指标,为确定下古生界有机质成熟度提供了一种可信的解决方案。
罗情勇郝婧玥李可文李可文王晓梅徐耀辉王晓梅王华建李甜钟宁宁
关键词:下古生界有机质成熟度
新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及其与生物演化的耦合关系被引量:17
2017年
新元古代的地球表层系统经历了超大陆裂解与重组、大规模冰期、古海洋氧化、埃迪卡拉生物群辐射与灭绝、后生动物兴起等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地质事件与生物演化在时空上的耦合关系长期受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伴随有超级地幔柱活动、古地磁真极移等复杂响应,裂解过程影响了大气圈和水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并可能直接导致了新元古代极端的气候条件。构造格局的变动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来源和生存环境的改变上,强上升洋流和强地表径流区域的富营养化促使生物大量繁盛。"雪球地球"期间巨大的选择压力为生物的多样化演变提供了可能,而其后冰川的快速消融则促进了生产力的爆发式增长及多种沉积矿产的形成。与此同时,大气—海洋氧气含量的增加和海水化学结构的改变使得多项元素及同位素指标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幅度的波动,这种特殊的地质背景可能最终对生物演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叶云涛王华建翟俪娜周文喜王晓梅张水昌吴朝东
关键词:新元古代生物演化
磁铁矿对有机质生烃及同位素分馏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对一个低熟Ⅱ型干酪根分别开展了有、无四氧化三铁(Fe_3O_4)条件下的有水热解实验,旨在探讨含铁矿物对有机质生烃及同位素分馏的影响。气体产物的定量结果表明,Fe_3O_4的加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烃类气体、H_2和H_2S产率,对CO_2产率影响不大。稳定碳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热演化程度下。干酪根有水和水+Fe_3O_4条件下热解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比值差异不大,但后者生成的乙烷和丙烷的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高。同时,Fe_3O_4的加入明显抑制了气态烃中D的富集。在水+Fe_3O_4条件下,甲烷氢同位素值的偏低幅度可达5‰~50‰,乙烷可达24‰~40‰。2种热解体系固体残余物碳同位素无明显差异,水+Fe_3O_4体系中,固体有机质的氢同位素值低于有水体系。同时,Fe_3O_4的加入抑制了有水热解过程中干酪根H/C的降低。表明有水和水+Fe_3O_4热解体系中水—有机质的反应机制有一定的差别,前者为正离子反应,后者由于Fe_3O_4的存在这一反应受到了抑制,造成气体产率偏低,并存在H_2的间接加氢作用。
蔡郁文张水昌何坤米敬奎张文龙王晓梅王华建吴朝东
关键词:气态烃碳同位素组成氢同位素组成
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奥陶系发育优质的海相烃源岩.受海平面升降控制,垂向上共发育四套烃源岩,分别为阿瓦提凹陷和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塔东地区中-下奥陶统黑土凹组、阿瓦提凹陷-阿满过渡带-满加尔凹陷的中-上奥陶统萨尔...
蔡郁文王华建王晓梅
关键词:石油勘探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亲缘关系
文献传递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现黄铁矿中多元素原位成像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建立了单粒黄铁矿的多元素原位成像方法。在1 mm×1 mm的扫描区域内,获得有效计数点信息约5万个,总分析时间仅为1.5 h。结果表明,此粒黄铁矿表面Fe、S元素的信号强度分布均匀,Fe/S比值数据集中,相对标准偏差仅为11.6%,这表明黄铁矿均质性较好,也表明本分析方法的稳定性较高。相对于围岩,黄铁矿表面的微量元素表现出的富集或亏损特征,可能与黄铁矿形成时的氧化还原环境和后期的次生改造作用有关。本方法将有助于LA-ICP-MS在单颗粒矿物分析中的推广应用,可为古环境、烃源岩和流体成藏等研究提供更直接、更准确的可视化实验数据。
王华建张水昌叶云涛王晓梅周文喜苏劲
关键词: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黄铁矿微量元素
中元古代海洋生物碳泵:有机质来源、降解与富集被引量:6
2022年
碳循环是生命改造地球的最主要途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其储碳-释碳的异常波动对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具有革命性影响.然而,中元古代无机碳同位素的相对稳定表明,地球碳循环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研究中元古代海洋中由微生物主导的碳循环对于我们认识地球宜居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有机质来源、降解与富集等方面论证了中元古代海洋生物碳泵的主要地球化学过程,提出初始有机质来自以蓝细菌为主的多源生物,有机质降解有反硝化细菌、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以中元古界下马岭组为例,定量分析了受初级生产水平和水体氧化还原程度控制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及降解程度,估算14亿年前的海洋惰性可溶碳库增储可能达1000×10;~2500×10;t,仅燕辽盆地埋藏的有机碳就达6000×10;t.最后,本文讨论了磷、铁供给对海洋碳循环的重要控制作用,提出未来开展高精度沉积地球化学解析和多元素循环精细建模研究的必要性.
张水昌王华建王晓梅叶云涛
关键词:微生物初级生产力有机质降解营养元素
走进地球中世纪——从元古宙生态环境到油气资源
<正>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1.8~0.8亿年间的大气氧含量很低、没有冰期记录、规模性铁矿和黑色页岩沉积缺乏、地化指标平坦无奇、生物进化也似乎陷入停滞,被称之为'无聊的十亿年(Boring billion)',也是黑暗的地...
张水昌王晓梅王华建叶云涛
文献传递
DOC储库驱动的黑色页岩沉积
深海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可溶有机碳)储库概念的提出最早是用来解释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中期的一次全球性碳同位素负漂移.这次负漂移在阿曼Shuram页岩、华南陡四段页岩、美国死谷地区Joh...
王华建王晓梅蔡郁文张水昌
关键词:碳同位素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