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楠
-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吡格列酮对脂多糖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iNOS和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大鼠脑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LPS模型组,LPS+Pio 40mg/kg组和LPS+pio 80mg/kg组。大鼠灌胃给予pio(40,80mg/kg)3周,脑室内注射LPS(5μl,30μg)1周后,取脑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尼氏(Nissl)染色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浸润情况。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方法观察IL-1β、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脑室内注射LPS可引起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浸润及椎体神经元的损伤,同时伴有IL-1β,iNOS的表达增加。Pio(40、80mg/kg连续应用1周)能减轻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的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浸润,抑制LPS引起的IL-1β、iNOS表达增加。侧脑室注射LPS后1周,LPS组大鼠海马CA1区IL-1β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P+Pio 40mg/kg组和LSP+Pio 80mg/kg组大鼠海马CAI区IL-1β表达量较LPS模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LSP+Pio 40mg/kg组和LSP+Pio 80mg/kg组大鼠海马CA1区iNOS表达量较LPS模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o能够通过抑制LPS引起的IL-1β、iNOS的表达,减轻海马椎体神经元的损伤。
- 陈艳王光楠郭富祥金英
- 关键词:吡格列酮脂多糖类白介素-1
- 足负重区深度冻伤组织坏死显微清创与组织修复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足负重区深度冻伤组织坏死的显微清创与组织修复方法。方法 199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以足负重区为中心深度冻伤组织坏死8例16足,利用显微镜的引导对冻伤区域准确的识别与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保护具有活性的组织结构,应用血运充足的小腿外侧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小腿内侧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与足创面一期愈合9足,二期愈合2足;前足残端直接短缩缝合5足,一期愈合4足,二期愈合1足。随访4~12个月,患者行走自如,足跟和前足皮瓣覆盖区组织营养状况良好,均恢复行走和正常生活。结论通过显微镜下精确的组织清创,使感染和坏死组织清除更确切、彻底,最大程度保留和保护正常组织,且以血运丰富、组织容量好、动脉供血的轴型组织瓣进行修复,可加速组织愈合,提高组织愈合质量。
- 韩凤山李高山王光楠平娟张里程
- 关键词:足损伤冻伤坏死清创术
- 小腿肌肉、肌间血管全部坏死并感染的肢体保留术式介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索全部去除小腿感染坏死肌肉和肌间血管,仅保留小腿皮肤筋膜、胫骨时,踝足延时成活的影响因素以及重建动脉循环对避免足坏死或缺血挛缩的作用。方法对1例左小腿肌肉及肌间血管坏死并感染患者,在全部去除小腿肌肉、骨间膜、肌间血管和腓骨,仅以小腿皮肤筋膜包绕胫骨连接踝足,术中发现踝关节水平下胫后动脉内无血栓,并有微量暗红色血液外溢,一期经踝行健侧胫后动脉转位与患肢胫后动脉吻合,二期进行健侧胫后动脉长段分离,向患侧转位,完成患肢动脉直接向足和小腿的动脉供血。结果术后7个月患足基本恢复了触痛觉,患肢皮温、皮色正常,足部肌肉及关节无挛缩畸形,可平稳站立,可持拐行走。结论当小腿肌肉、肌间血管因坏死感染被全部去除时,小腿皮肤、深浅筋膜组织与胫骨内血供系统之间形成的网状侧支循环,能为患足提供微量供血,延缓足的坏死或缺血挛缩;对此类患者进行动脉血运重建,可使伤肢获得良好的成活效果。
- 韩凤山王光楠平娟张宏伟姜波
- 关键词:筋膜间隔综合征
-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昂丹司琼用于小儿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评价0.0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昂丹司琼15μg/mL用于小儿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下肢手术患儿3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以0.0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昂丹司琼15μg/mL进行术后镇痛,给予负荷量2-4 mL,持续背景输注量2-4 mL/h,PCA量为设定值的1/4,全程镇痛72 h,以VAS法评估镇痛效果,Bromage改良法评估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观察术后患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镇痛效果优良率达93.3%,无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大约在3.5 h左右下肢运动阻滞消失。结论 0.0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昂丹司琼15μg/mL用于小儿硬膜外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 陈艳王光楠郭富祥李永春
- 关键词:术后镇痛罗哌卡因芬太尼昂丹司琼
- 异氟醚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
- 2006年
- 自异氟醚开始应用以来,众多学者对该药对心脏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分析相关文献,综述了异氟醚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
- 陈艳王光楠常立国李永春
- 关键词:异氟醚心肌保护KATP通道
- 腋部深度放射性损伤致迟发性臂丛神经嵌压症一例
- 2013年
- 乳腺癌并腋下淋巴结转移,在行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乳腺区和腋部放疗,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控制肿瘤复发,已成为常用的治疗手段[1-2]。但由于过量放疗,引起腋部组织损伤溃烂,更为严重的是引起迟发性臂丛神经嵌压损伤,临床治疗很棘手[3-5]。
- 韩凤山金敬一王光楠李高山平娟张立宁
- 关键词:放射性软组织损伤外科皮瓣
- 不同浓度的SIM对rhBMP-2诱导大鼠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异位成骨过程中,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SIM),探讨SIM对rhBMP-2诱导成骨的作用。方法①以牛松质骨为原料经过脱脂、脱蛋白等步骤制备牛骨基质明胶载体,将辛伐他汀和rhBMP-2分别与BMG载体复合。②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高剂量实验组;B组:低剂量实验组;C组:对照组。③将复合体植入大鼠股后部肌袋中,术后15d、30d、60d对实验大鼠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测。结果①大体观察:各组组织块均随着时间延长而变硬,范围变大。②X线结果,各组植入部位术后15d、30d未见显影,于术后60天各组可见不同密度的影像,B组和C组钙化明显,成高密度影像;A组成低密度影像。成骨区灰度值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结论高浓度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rhBMP-2的促进成骨作用;低浓度辛伐他汀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证实了rhBMP-2在促进成骨方面有重要作用。
- 王光楠刘雷秦书俭
-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
- 幼龄拇指完全缺损修复与再造3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一组最小10个月、平均24.6月幼龄拇指完全缺损病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特点、主要修复重建技术及功能康复的手段。方法2例拇指Ⅱ~Ⅲ度缺损并多指外伤,一期行伤指残端扩创修复,择期以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例拇指Ⅱ度缺损并残掌,创面急诊扩创,同期行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及腹部皮瓣修复残掌创面。针对幼龄足背动脉与第一跖骨背动脉的生理结构特点,在10倍显微镜下进行微创分离处理。术后早期进行再造拇指功能的系列练习。结果再造拇指完全成活,手功能于术后3~6个月恢复。2例随访超过2年,再造拇指生长协调,形态及功能良好。结论采用显微微创与成形外科技术,急诊或择期对幼龄拇指缺损患者行足趾移植再造手术,效果良好,愈后手形态和功能恢复满意。
- 韩凤山王光楠张宏伟平娟姜波毛智
- 关键词:指损伤拇指显微外科手术足趾移植婴儿
- 小腿肌间血管大部坏死后肢体功能重建中关键技术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索迟发性小腿全长肌间血管全部坏死而导致除腓肠肌内侧头以外小腿肌肉全部坏死,仅以皮肤、筋膜、胫骨连足的情况下肢体保留和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在去除小腿肌肉、肌间血管和腓骨,小腿全长以皮肤筋膜、腓肠肌内侧头、胫骨连接足的情况下,切取健侧小腿胫后动脉顺行岛状皮瓣带蒂转位覆盖患侧小腿4/5长、1/3周径的骨筋膜创伤面,断蒂时完成皮瓣动脉与腓肠肌外侧头轴型肌动脉吻合,小腿创口完全愈合后行踝关节功能位融合和伸趾中立位趾长伸、屈肌腱悬吊固定。结果通过带血运巨大皮瓣对患肢进行有效覆盖,随着侧支循环的改善,创口愈合,肢体顽固性缺血痛消失,小腿神经感觉逐渐恢复,并重建了小腿承重与行走功能。结论除腓肠肌内侧头以外全小腿肌肉、肌间血管均坏死被切除时,小腿皮肤、深浅筋膜组织、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与胫骨内血供系统在踝以下所构成的网状侧支循环能为患足提供微量血供,延缓足的坏死,但仅凭这一微量血供无法治愈广泛贫血创面和顽固性肢体缺血痛。健侧小腿内侧顺行岛状皮瓣转位覆盖到巨大严重贫血肢体创面后,大大提升了伤肢的成活质量,最终保留了肢体,重建了功能。皮瓣断蒂时的动脉化处理,为患肢重建了一条永久性轴型肢体动脉。
- 韩凤山张宏伟平娟王光楠姜波毛智
- 关键词:腿损伤修复外科手术
- 久治不愈儿童期肢体骨折术后感染所致长段骨缺损的重建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儿童期骨折术后感染致长段骨缺损、骨骺损害的成因及其预防和修复手段。方法对2例儿童期肢体骨折(胫腓骨、肱骨各1例)术后感染性骨缺损,经过1年和10年反复治疗失败形成的骨感染、骨缺损、骨外露和肢体短缩、假关节畸形肢体,进行一次性病灶清除、骨畸形矫正,并以游离腓骨皮瓣移植完成一次性骨结构重建修复创面。结果移植骨皮瓣一次性成活,伤肢于手术后半年达到骨性愈合并恢复持重和行走功能。结论游离腓骨皮瓣移植是治疗儿童期骨折术后感染所致长段骨缺损的理想方法,骨折术后感染早期合理救治对于避免继发骨及骨骺损害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韩凤山张宏伟李高山王光楠平娟
- 关键词:骨折不愈合术后感染长段骨缺损骨骺损伤腓骨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