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华

作品数:152 被引量:855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6篇关节
  • 23篇康复
  • 18篇卒中
  • 18篇脑卒中
  • 17篇疗效
  • 15篇腰椎
  • 15篇针灸
  • 15篇膝关节
  • 13篇电针
  • 12篇推拿
  • 12篇颈椎
  • 11篇骨性
  • 10篇突出症
  • 10篇椎间盘
  • 10篇颈椎病
  • 9篇腰椎间盘
  • 9篇腰椎间盘突出
  • 9篇腰椎间盘突出...
  • 9篇体外冲击波
  • 8篇偏瘫

机构

  • 88篇太和医院
  • 33篇十堰市太和医...
  • 23篇湖北医药学院...
  • 16篇湖北中医药大...
  • 6篇郧阳医学院
  • 4篇湖北中医学院
  • 4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51篇王俊华
  • 59篇徐远红
  • 49篇王刚
  • 46篇李海峰
  • 41篇朱小虎
  • 22篇谢谨
  • 21篇高峰
  • 20篇万超
  • 14篇杨凤翔
  • 14篇冯金彩
  • 10篇李海峰
  • 8篇朱小虎
  • 8篇程宇核
  • 8篇刘飞
  • 6篇周建瑞
  • 6篇尹晶
  • 6篇徐霖
  • 5篇骆小娟
  • 5篇杨凤翔
  • 5篇陈邦国

传媒

  • 26篇中国康复
  • 1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1篇中国中医急症
  • 7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河南中医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4篇第一届全国中...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17篇2015
  • 13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学模型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证型识别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中医证侯进行客观量化,初步建立该病证型识别的模糊数学模型。方法依据《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膝痹病的4个常见证型,参照《中医诊断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KOA中医辨证要素诊断标准。采用专家评判法,计算出各辨证要素的权重值。以个体模式识别数学模型公式,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建立KOA证型识别数学模型。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分别以人工辨证法和模糊数学识别模型进行辨证。结果 105例病例中两种方法辨证结果一致者90例,辨证符合率为85.71%,一致性经配对卡方检验,Kappa=0.795(P<0.01)。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KOA证型识别模糊数学模型,与专家辨证有较高的一致性,经进一步优化有望发展为KOA证型专家诊疗系统。
朱小虎王俊华万超彭小三陈霞平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辨证分型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源性步态异常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介绍减重步行训练对脑源性步态异常的治疗作用,并对临床效果做出初步的康复评定。方法:对21例脑卒中或脑损伤后所致步态异常患者应用减重步行训练为主的康复治疗,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进行康复评定。结果:21例患者经治疗后步态异常均取得明显改善,训练前21例患者步行分级均≤5级,训练后功能性步行分级为3级患者2例,4级患者7例,5级患者12例。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训练前60~41分患者7例,60~99分14例,训练后60~41分4例,60~99分11例,100分6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减重步行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脑源性步态异常的方法,在脑功能损伤的康复治疗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海峰王俊华徐远红高峰
关键词:步态异常减重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运动点神经松解术对严重痉挛状态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评定运动点神经松解术对严重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或脑外伤所致严重痉挛状态患者18例,应用肌电图引导下的运动点无水酒精神经松解术治疗。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痉挛状态,功能性步行分级评定步行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ADL。结果:18例患者治疗后痉挛状态均明显缓解,步行能力及ADL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点无水酒精神经松解术治疗严重痉挛状态简单、安全、有效。
王俊华李海峰何小阔
关键词:无水酒精
电针结合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逼尿肌兴奋性及α-SMA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电针及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SCI)模型大鼠,对其逼尿肌兴奋性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从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磁刺激组和联合组,分别采用对应的治疗;采用重物坠落打击方法制备SCI模型;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离体逼尿肌肌条的最小收缩张力及收缩频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逼尿肌中α-SMA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治疗10次后,膀胱逼尿肌离体肌条最小收缩张力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磁刺激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和磁刺激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各组肌条收缩频率及α-SMA阳性细胞表达比较,联合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磁刺激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和磁刺激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电针及磁刺激治疗均能显著提高脊髓损伤后膀胱逼尿肌中α-SMA含量,增强膀胱逼尿肌兴奋性,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状况,电针结合磁刺激治疗效果更好。
程宇核王俊华李海峰朱小虎谢谨邹旭丹万超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磁刺激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现状被引量:13
2004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也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疾病,由于诊疗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对该病可以获得明确诊断,其诊疗研究也更加深入。为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的现状作一分析,对近10年来有关非手术治疗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综述如下,冀其有裨于同道。
王俊华徐远红陶雪艳张吉忠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非手术治疗
针刀配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临床检查和椎间盘造影确诊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刀结合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刀治疗,应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治疗前后评价。结果:治疗组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配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近期疗效满意。
卢条香王俊华李海峰朱艳霞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光针刀臭氧
应用间歇式有氧训练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间歇式有氧训练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S)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间歇式有氧训练结合阿米替林及行为认知疗法,对照组接受阿米替林及行为认知疗法。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运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S)、纤维肌痛影响问卷(FIQ)和压痛点计数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计数均无变化。治疗组SFMPQ中的所有分项得分、FIQ总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全身健康状况、因病缺勤天数、工作困难、疼痛、疲劳、僵硬得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间歇式有氧训练可以改善FS患者的疼痛、疲劳、僵硬和身体功能,并对其精神状态起到积极作用,但对压痛点和睡眠却没有影响。
朱小虎廖维靖王俊华李海峰冯金彩王刚
关键词:纤维肌痛综合征运动疗法
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近期及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A组为药物治疗组,B组为传统中医气功组,C组为现代呼吸康复组,D组为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组,各组分别予相应的训练;训练前及训练后1月、3月、6月、1年行COPD生存质量问卷(CRQ)评定。结果 A组训练前后CRQ各项评分无明显改善;B、C、D组训练后1月及3月CRQ评定无明显改善,训练后6月及1年CRQ评定各指标优于治疗前,D组CRQ各指标明显优于B、C组,B、D组在CRQ情感评分改善优于C组。结论现代及传统呼吸康复技术、中西结合呼吸康复治疗方案均能良好改善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以中西结合呼吸康复治疗方案为优。
徐远红王俊华杨凤翔何小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康复气功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心理治疗
目的:观察应用心理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交感神经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可显著提高交感神经...
张吉忠冯金彩王俊华
关键词:心理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文献传递
阳极阻滞电刺激骶神经根对兔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阳极阻滞电刺激术刺激骶神经根对恢复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价值及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清洁级白兔54只,均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无异常。随机选择18只作为对照组(假手术),其余36只采用脊髓完全夹闭法造成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白兔按是否植入电极分成电刺激组18只与神经源性膀胱组18只。电刺激组予以长期电刺激,刺激时间为30 min/次,6次/d,刺激4周。检查3组尿动力学情况,评估膀胱功能。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未见逼尿肌收缩现象,尿动力参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膀胱充盈期压力曲线较为平滑,无排尿期反射;神经源性膀胱组术后膀胱逼尿肌漏尿点压、静息压升高,逼尿肌活动亢进且收缩多为无效,在排尿过程中出现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残余尿量增多且排尿量减少,膀胱体积明显减少,排尿效率与膀胱顺应性均下降;电刺激组膀胱静息压有所上升,膀胱充盈中逼尿肌收缩较佳,漏尿点压有所降低,且括约肌在排尿中肌电图十分稳定,排尿量有所增加,残余尿量相应减少,排尿效率以及膀胱顺应性均增高。结论阳极阻滞电刺激法可以明显减少残余尿量,增大膀胱体积,有助于排尿率的提升,可降低逼尿肌压、漏尿点压以及膀胱静息压,对恢复膀胱功能及重建有重要意义。
王成秀王俊华杨凤翔程宇核戢珂柯娟
关键词:尿流动力学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