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作新

作品数:74 被引量:3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理学
  • 19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6篇催化
  • 28篇催化剂
  • 15篇酸酯
  • 12篇乙二醇
  • 10篇羰基
  • 10篇醋酸
  • 9篇分子
  • 9篇醋酸酯
  • 8篇动力学
  • 8篇羰基化
  • 8篇酯化
  • 8篇醚类
  • 8篇甲醇
  • 7篇乙酸
  • 6篇酯合成
  • 6篇磷酸锆
  • 5篇酸性
  • 5篇硫酸
  • 5篇硫酸锆
  • 5篇甲醇羰基化

机构

  • 74篇北京化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埃克塞特大学

作者

  • 74篇王作新
  • 57篇段雪
  • 32篇李峰
  • 28篇何静
  • 26篇孙鹏
  • 14篇李蕾
  • 14篇张保国
  • 13篇何静
  • 10篇杜以波
  • 8篇曹维良
  • 7篇郭洪猷
  • 6篇杨兴斌
  • 4篇王晓筠
  • 4篇袁国卿
  • 4篇葛忠新
  • 3篇任新刚
  • 3篇俞晨
  • 2篇罗青松
  • 2篇张保国
  • 2篇许可

传媒

  • 23篇北京化工大学...
  • 7篇化学学报
  • 7篇北京化工学院...
  • 5篇Chines...
  • 4篇应用科学学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分子催化
  • 2篇第十届全国催...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年份

  • 2篇2002
  • 3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 15篇1998
  • 11篇1997
  • 7篇1996
  • 7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5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制备硼酸酯型汽车液压制动液的方法
一种制备硼酸酯型汽车液压制动液的方法,由相互密切关联的多乙二醇醚类混合物原料精制准备、硼酸酯合成、制动液复配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多乙二醇醚类为原料合成硼酸酯使得产品具有高质量水平和低生产成本,并且反应在常压下进行,达到操作...
段雪孙鹏王作新何静张保国
文献传递
Zr(SO_4)_2·4H_2O的层状结构、插层及催化性能被引量:34
1998年
利用XRD,TPDE,TPD和TGDTA等为主要研究手段,深入分析了Zr(SO4)2·4H2O的层状结构特征和插层性能,并以乙酸与乙二醇单醚的酯化反应为目标反应考察了其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Zr(SO4)2·4H2O是一种具有中等强度酸性的层状化合物,位于层间的结晶水是产生B酸中心的来源;有机胺类分子具有较强的插层能力,胺的插入可将层板撑开并使层间距增大,从而进一步证实存在层间结晶水所产生的B酸中心;
李峰何静杜以波孙鹏段雪王作新
关键词:层状结构插层酸催化酯化
甲醇羰基化制乙酸催化剂结构的理论研究(Ⅱ)被引量:1
1997年
选定单体A为4-乙烯基吡啶,采用以ASED-MO(含原子对排斥的EHMO法)为基础的结构自动优化的EHTOPT法对甲醇羰基化制乙酸催化剂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并比较了二元共聚物配体AA、AB(或BA)、BB分别与铑配位的成键状态、电荷布居及能量变化,进一步从理论上研究了甲醇羰基化制乙酸催化剂的结构,对实验得出的单体A为4-乙烯基吡啶的共聚物为配体的催化剂活性不同于相应的2-乙烯基吡啶的结论给予了解释。
李蕾俞晨王作新
关键词:催化剂结构甲醇羰基化乙酸
4-CH_3SC_6H_4NH_2对α-磷酸锆的插层特性被引量:3
1998年
制备了4-CH3SC6H4NH2(MMA)插层的α-Zr(HPO4)2·H2O(α-ZrP),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MMA的插层特性.发现插层反应与MMA和α-ZrP的摩尔比R有关:(1)当R>2时,有插层产物相产生,但是即使在MMA大大过量(R=5~9)的条件下,仍然有部分α-ZrP没有发生插层反应;(2)当R<2时,没有插层产物出现,只有α-ZrP.插层产物的产率与插层方法、α-ZrP颗粒大小等有关;插层产物的层间距约为2.36nm,层间距的大小不随反应物浓度、温度等条件变化.MMA在α-ZrP层板之间以双分子层的形式排列,并且有2种存在状态:一种是它的氨基被α-ZrP的酸性位质子化,另一种是未被质子化而与α-ZrP的氢原子以氢键的形式相连,这种不完全的质子化形式和不被插层的α-ZrP的存在可能与MMA相对较弱的碱性有关.
杜以波李峰何静D.G.Evans段雪王作新
关键词:MMA磷酸锆层柱化合物
组合脱胺对β沸石酸性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1997年
利用TPDE、TPD和XRD等手段研究了低温恒温脱胺后再程序升温脱胺的组合脱胺法.结果表明,不同组合脱胺工艺均可调变β沸石的表面酸性,适当选择组合脱胺温度可大幅度调变β沸石的表面酸性,其中270℃和290℃下分别恒温脱胺后再程序升温脱胺,β沸石表面除出现传统脱胺的两个酸性位外,还出现了一个中等强度的酸性位,且酸量很大,可调变性较强.晶相测定可知,低温脱胺后再程序升温脱胺有利于β沸石结晶度的保持.此外,还对β沸石的脱胺过程和脱胺后β沸石的吡啶脱附过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杨兴斌李峰何静段雪王作新
关键词:Β沸石酸性结晶度沸石
四水硫酸锆层状催化剂结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采用以 A S E D M O( 含原子对排斥的 E H M O 法) 为基础的结构自动优化 E H T O P T 法对制备醇醚醋酸酯类产品的四水硫酸锆层状催化剂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四水硫酸锆的分子计算模型, 计算并分析了四水硫酸锆热分解反应过程的成键状态、电荷布居及能量变化,
李蕾许可李峰王作新段雪
关键词:催化剂热稳定性
程序升温分解对PEEK热分解动力学及其机理的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本文以程序升温分解法为主要手段,讨论了PEEK的热分解动力学特征,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并辅以红外光谱法,探讨了PEEK样品的热分解交联机理.结果发现:PEEK的热分解并不是简单过程,而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相应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296.0kJ/mol,123.7kJ/mol,153.4kJ/mol,反应级数均为一级;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具有连串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而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具有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PEEK的热分解由芳醚键的断裂开始,形成自由基,尔后同时发生分解和交联过程,形成小分子化合物及交联结构.
何静段雪王作新
关键词:聚醚醚酮PEEK热分解动力学
二甘醇单丁醚硼酸酯合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对作为新型汽车制动液的主体组份硼酸酯的合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固体硼酸溶解前后,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有所不同,溶解前,反应为准一级;溶解后,反应为二级,且对两种反应物分别为一级,表观反应活化能为98.3±2.5kJ/mol,频率因子为1.04×10~7L·mol^(-1)·s^(-1)。在反应过程中,若硼酸不过量,则硼酸自身脱水及醇醚分子间脱水均可忽略。同时,文中结合所得动力学规律对硼酸酯的合成进行了讨论。
段雪苗敏王作新孙鹏徐锋
关键词:硼酸酯反应动力学
程序控温动态分析法对聚醚醚酮热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以程序升温分解法和程序升温-原位红外光谱法为研究手段,考察了热过程对PEEK结构特征的影响及其结构与热稳定性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受热过程中,PEEK样品首先发生结晶结构的变化,不同红外吸收谱带对PEEK样品的结晶度敏感性不同;对不同的PEEK样品,由于它们在分子结构和结晶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其热稳定性亦存在较大差异.
何静段雪王作新
关键词:热稳定性聚醚醚酮热稳定性
微波辐照对酯化反应的作用机理被引量:2
1996年
通过乙二醇单乙醇和醋酸的酯化反应,研究了微波辐照对酯化反应的作用机理.利用微波辐照与常规加热两种方法,对介质回流温度前后两个阶段反应的结果作了对比,从而得出微波对酯化反应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其加速作用实质是提高反应介质的升温速率.在实验条件下,微波提供给反应体系的能量是热能.
李少君李峰何静孙鹏段雪王作新
关键词:微波辐照酯化有机化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