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勇

作品数:125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5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1篇化学工程
  • 17篇理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QSPR
  • 15篇定量结构-性...
  • 13篇支持向量
  • 13篇支持向量机
  • 13篇闪点
  • 13篇向量
  • 13篇向量机
  • 10篇神经网
  • 10篇神经网络
  • 9篇网络
  • 9篇化合物
  • 8篇定量结构-性...
  • 8篇遗传算法
  • 8篇热失控
  • 7篇数据采集
  • 7篇人工神经
  • 7篇人工神经网络
  • 7篇工神经网络
  • 7篇人工神经网
  • 6篇学习算法

机构

  • 125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南京化工职业...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济南城建集团...
  • 1篇河北工程技术...
  • 1篇南京科技职业...

作者

  • 125篇潘勇
  • 104篇蒋军成
  • 24篇王睿
  • 24篇倪磊
  • 18篇曹洪印
  • 10篇潘旭海
  • 9篇江佳佳
  • 8篇王志荣
  • 7篇张尹炎
  • 7篇李国梁
  • 7篇宋泽阳
  • 4篇欧阳平凯
  • 4篇王德才
  • 4篇崔益虎
  • 4篇江建
  • 4篇崔毅
  • 4篇陈强
  • 4篇丁晓晔
  • 3篇陈莹
  • 3篇李高艳

传媒

  • 8篇工业安全与环...
  • 7篇安全与环境学...
  • 6篇天然气化工—...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消防科学与技...
  • 3篇石油学报(石...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含能材料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化工进展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油气储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1篇2023
  • 10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2篇2011
  • 5篇2010
  • 12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包含1,3-二氧戊环结构的铂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包含1,3-二氧戊环结构的铂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该铂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图,其中R为苯基或邻氟苯基,X为氯或共同形成丙二酸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包含1,3-二氧戊环结构的铂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
王德才潘勇江建欧阳平凯
文献传递
QSPR方法预测硝胺化合物撞击感度被引量:2
2009年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原理,研究了硝胺化合物撞击感度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根据分子结构计算用于反映分子结构信息的35个结构参数;应用遗传算法筛选出与撞击感度密切相关的5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分子描述符与撞击感度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进行模拟,建立了根据分子结构预测硝胺化合物撞击感度的数学模型。分别采用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的方式对模型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预测能力及泛化性能。该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预测硝胺化合物撞击感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王睿蒋军成潘勇曹洪印崔毅
关键词:撞击感度遗传算法
三元可燃性液体水溶液闪点的理论预测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预测三元互溶可燃性液体水溶液的闪点,分析确定了影响混合溶液闪点的主要因素,如沸点、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密度、饱和蒸汽压、表面张力等。将这些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混合溶液闪点与其对应理化参数之间的内在定量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元互溶可燃性液体水溶液闪点的理论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讨论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解释了模型反映的机制,明确了混合溶液闪点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
沈瑞华潘勇倪磊
关键词:闪点支持向量机
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27种羧酸及其衍生化合物结构与其急性毒性LC50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LC50最为密切相关的五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得出影响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主要结构特征为分子的大小及其空间效应等。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相应的QSAR预测模型,并对所建模型分别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预测能力及泛化性能。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样本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49和0.211,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所得结果。
崔毅蒋军成潘勇曹洪印王睿
关键词:定量结构-活性相关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LC50
应用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预测烷烃自燃点被引量:4
2009年
建立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模型,用于52种烷烃化合物自燃点的预测研究。应用原子类型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作为表征分子结构特征的描述符。该指数既能表征分子的电子特性,又反映其拓扑特征,同时易于计算,并有较强的同分异构体区分能力。采用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方法对烷烃自燃点与电性拓扑状态指数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将52种烷烃样本随机划分为训练集(30种)、验证集(8种)和测试集(14种),并通过"试差法"确定网络的最优参数。运用最佳网络结构[6-4-1]对实验样本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多数样本的自燃点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对于测试集,平均预测绝对误差为8.4℃,均方根误差为11.8,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传统基团贡献法所得结果。该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根据分子结构预测有机物自燃点的有效方法。
陈锡进潘勇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烷烃
一种摩擦火花引爆可燃气体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擦火花引爆可燃气体测试装置,包括摩擦单元,包括互相接触的摩擦部件和摩擦样品;爆炸单元,包括爆炸容器,可燃气体通过所述摩擦部件对摩擦样品摩擦产生的火花,在所述爆炸容器内引爆;以及,监测单元,包括传感部...
臧小为潘旭海蒋军成虞浩潘勇
文献传递
人工神经网络基团键贡献法预测烷烃闪点被引量:24
2007年
建立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基团键贡献模型,用于预测烷烃闪点。该模型既考虑了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又考虑了基团之间的连接性(化学键)。以16种烷烃基团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研究了44种烷烃的闪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闪点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绝对平均绝对误差6.0 K,绝对平均相对误差2.15%,优于传统基团贡献法所得结果。该方法的提出不仅揭示了烷烃闪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预测有机物闪点的新的有效方法。
潘勇蒋军成王志荣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闪点烷烃
一种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安全评估的危险度分级方法
本发明一种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安全评估的危险度分级方法涉及有机化工过程安全评估领域,是一种用于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安全评估的危险度分级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参数;2)计算评估指标;3)划分危险度等级;基于前述步骤得到的操作温度...
蒋军成蒋伟潘勇倪磊张文兴卞海涛陈强
文献传递
非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的参数敏感性及热失控临界参数被引量:2
2009年
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条件一直是绿色化工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采用邻二甲苯氧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非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的参数灵敏性和热失控行为,考察了非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温度对冷却介质流量、进料温度和初始压力的敏感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反应进入敏感性区域后,反应器对冷却介质流量、进料温度和初始压力的改变极其敏感。采用系统散度判据(div>0)计算该反应的热失控临界操作参数,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判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类似的结果,但计算更简单。考虑冷却介质的影响,修正了div判据,得到更准确的热失控临界操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此判据能为反应器的设计及过程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江佳佳蒋军成潘勇
关键词:热失控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脂肪族化合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106种脂肪族化合物结构与其急性毒性LC_(50)(半数致死浓度)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LC_(50)最为密切相关的4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相应的QSAR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的方式对所建模型性能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2种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预测能力及泛化性能。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样本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336和0.364,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所得结果。
崔毅蒋军成潘勇曹洪印王睿
关键词:定量结构-活性相关脂肪族化合物LC50支持向量机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