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161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切除
  • 4篇胆囊
  • 4篇切除术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胆囊炎
  • 3篇胆总管
  • 3篇胰腺
  • 2篇胆总管探查
  • 2篇胰腺炎
  • 2篇探查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腺炎
  • 2篇急性胆囊炎
  • 2篇腹腔镜胆囊

机构

  • 10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洪明
  • 5篇宋林学
  • 5篇张耘
  • 3篇常清
  • 3篇段世刚
  • 3篇宋建宁
  • 3篇赵晓辉
  • 3篇陈波
  • 3篇罗玉政
  • 2篇仝蜀生
  • 2篇何中林
  • 2篇任茂才
  • 2篇路晓钦
  • 2篇潘金国
  • 1篇赵廷禄
  • 1篇刘蜀
  • 1篇饶丹
  • 1篇张云
  • 1篇常青

传媒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联合开腹胆道探查器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开腹胆道探查器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歼腹组、腹腔镜组和联合组。开腹组患营58例,采用开腹胆道探查器行胆总管取石;腹腔镜组患者31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腹腔镜取石器行胆总管探查取石;联合组患者35例,采用腹腔镜联合开腹胆道探奁器行胆总管探查取石。采用t检验、X^2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和医疗费用等。结果在于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总管取石量等方面,联合组与开腹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32,1.957,1.186,P〉0.05);但联合组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胆总管取石量多、中转开腹率低(t=3.848,4.749,X^2=8.592,P〈0.05)。在医疗费用方面,联合组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3,P〉0.05);但联合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问短、术后使用镇痛剂次数更少(t=3.581,2.893,4.749,P〈0.05)与腹腔镜组比较,联合组医疗费用较低(t=4.517,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歼腹胆道探查器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微创的优点,且应用范围广,成功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段世刚洪明张云何中林赵晓辉常青饶丹
关键词:胆石症腹腔镜检查胆总管探查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提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 X G C) 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8 年1 月至1997 年1 月本院经病理诊断的38 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38 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占同期1 583 例胆囊切除术的24 % ,术前均未作出明确诊断,38 例均有右上腹疼痛史,其中31 例有压痛,8 例扪及肿大胆囊,10 例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黄疸及发烧分别为14 例及8 例, B 型超声均见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术前诊断为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者33例,诊断为胆囊癌者5 例。肉眼观察局限型胆囊炎21 例,壁内可见黄绿色结节,弥漫型胆囊炎17 例,可见融合成片状或布满整个胆囊之结节,5 例侵及肝、十二指肠等邻近器官。手术方式:单纯胆囊切除22 例,附加胆总管取石、 T 管引流11 例,加肝楔形切除3 例,胆囊大部切除、造瘘加肝段切除2 例。术后34 例随访1 ~10 年,在加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的10 例中,1 例术后3 年因胆总管复发结石,再次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无近期、远期并发症。 结论  X G C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难以诊断。 B 型超声提?
洪明宋林学王旭东赵廷禄陈波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切除术黄色肉芽肿
iPS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即iPS细胞,是近年来干细胞领域最令人瞩目的一项新的干细胞制造技术,这个技术通过特定的基因组合与转染可以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诱导重编程为未分化的多能细胞。与胚胎干细胞(ES)不同,iPS细胞的制造不需要胚胎组织,也不涉及伦理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制备iPS细胞可以采用病人自己的体细胞制备,避免免疫排斥反应,并且来源广泛,因此给再生医学实践于临床带来了新的曙光。目前,iPS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就iPS的研究现状与已有在临床应用相关的实验报道作以综述。
常清洪明
关键词: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
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130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8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30例急性胆囊炎,术前充分准备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观察急性胆囊炎行LC的疗效和术后恢复过程。结果130例患者中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11例,非结石性胆囊炎者19例,其中125例行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5例,LC手术切除率为9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结论胆囊炎急性期不应成为LC的禁忌证,胆囊炎急性期行LC是安全可行的。
宋建宁罗玉政洪明宋林学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附30例报告)被引量:50
2000年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方法。方法 :基本支持治疗加川芎嗪注射液 10~ 12 ml(2 ml:40 mg)、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 30 ml(1m l:1g)、甲氰咪胍注射液 0 .8~ 1.2 g、5 - Fu0 .2 5~ 0 .5 g,静滴 ,每日 1次 ,平均疗程 12天。结果 :30例中 ,治愈 2 8例 ,死亡 2例 ,病死率 6 .6 7% (2 / 30 ) ;死亡原因为休克、ARDS、MOF,平均住院日 18天。随访 2 8例 ,平均随访时间 1.6年 ,无明显后遗症。结论 :本法能提高 SAP的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医疗费用较低 ,使用方便。
任茂才宋林学洪明仝蜀生张耘潘金国刘蜀陈波段世刚
关键词:胰腺炎川芎嗪复方丹参5-FU
腹腔镜下中路法胆囊切除术18例报告被引量:6
2003年
洪明仝蜀生潘金国张耘陈波段世刚何中林宋建宁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并发症
关于大间膜及其韧带命名的建议
1996年
关于大间膜及其韧带命名的建议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洪明,宋林学,何勇俐中图分类号R332.493由于大网膜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及其在整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大网膜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大网膜是否可视为一独立器官呢?它联系周围脏器的腹膜皱劈是否可以重新命...
洪明宋林学何勇俐
关键词:大网膜韧带解剖学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63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对本院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3例中,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46例,内镜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4例,乳头旁瘘直接网篮取石3例,取净结石共53例,成功率为84.1%,10例因结石过大等原因改为择期剖腹手术或中转急诊手术。3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均于内镜取胆总管结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部成功。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急性胆管炎1例,结石嵌顿1例,活动性出血2例。63例均治愈,平均住院9d。随访所有病例均无胆总管残留结石存在。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
陈波罗玉政洪明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被引量:5
1996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630700)任茂才,宋林学,夏远芬,张耘,洪明我院1990年1月至1995年9月,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甲氰咪胍、5一Fu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重症胰腺炎)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任茂才宋林学夏远芬张耘洪明
关键词: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及鼻饲管在克罗恩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PEG)及鼻饲管在克罗恩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5例克罗恩病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PEG组24例和鼻饲组21例。结果 PEG组患者管饲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鼻饲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P=0.025)。治疗前2组患者相关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在血白蛋白、前白蛋白、上臂围、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及BMI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IBDQ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鼻饲组治疗后IBDQ显著低于PEG组(P<0.05)。结论在克罗恩病的肠内营养支持中,PEG途径安全、有效,较传统的鼻饲途径具有管饲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高等优势。
赵晓辉洪明路晓钦张耘何种林常清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内营养管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