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玉娟

作品数:7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3篇底泥
  • 2篇底泥中重金属
  • 2篇生物有效
  • 2篇生物有效性
  • 2篇重金属形态
  • 2篇污染
  • 2篇金属形态
  • 2篇河流
  • 2篇沉积物
  • 1篇形态分析
  • 1篇生态危害
  • 1篇生态危害评价
  • 1篇生物可利用性
  • 1篇释放量
  • 1篇水田
  • 1篇水田土壤
  • 1篇水污染
  • 1篇水污染分析

机构

  • 7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汪玉娟
  • 5篇吕文英
  • 4篇刘国光
  • 2篇黄锦勇
  • 1篇黄杰
  • 1篇张万辉
  • 1篇李中阳
  • 1篇姬慧民
  • 1篇汤洁婷
  • 1篇林婷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北江沉积物中镉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北江长期受到上游采矿和冶金行业排放的含镉废水的污染,使其沉积物中镉含量偏高。研究通过采集北江表层沉积物,并对其中镉的含量和形态进行分析测定,系统研究了北江表层沉积物中镉的含量和可交换态、碳酸盐态、铁锰态、有机态、残渣态镉占总量的比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镉的生物可利用态、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生物不可利用态的含量,研究了镉被水生生物吸收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北江各采样断面表层沉积物中镉的含量为11.7~76.0 mg/kg,其中生物可利用态含量范围为1.6~14.1 mg/kg,占总量的比例范围为10.0%~18.6%;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含量范围为3.6~46.8 mg/kg,占总量的比例范围为30.8%~61.6%;镉主要以生物可利用态和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形式存在,容易被生物吸收进入生物体内,对北江的镉污染应给予高度关注。
吕文英汪玉娟李中阳
关键词: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
TiO_2光催化还原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8年
光催化还原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文章综述了TiO2光催化还原技术在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方面的应用,从重金属离子的光催化还原机理、反应驱动力、光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以及各种光催化还原重金属的影响因素等方面,阐述了重金属离子的光催化还原新进展。
黄锦勇刘国光张万辉黄杰林婷汪玉娟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光催化还原
北江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危害评价被引量:25
2009年
测定了北江五个监测断面的底泥中重金属镉、铬、铜、铅、锌的含量,镉含量在11.7~76.0mg/kg之间,铬含量在46.5~112.3mg/kg之间,铜含量在62.0~173.7mg/kg之间,铅含量在148.7~491.0mg/kg之间,锌含量在303.3~1453.0mg/kg之间,这五种重金属含量均超出广东省土壤背景值和我国湖泊底泥中重金属的平均值。经计算,北江底泥中这五种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9~0.99之间),表明其具有同源性。采用瑞典学者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北江五个底泥监测断面的镉、铬、铜、铅、锌进行了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其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大于600,表明北江五个底泥采样断面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均为很强。
吕文英汪玉娟刘国光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
北江底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及二次污染的研究
随着工业的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染物被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河流重金属的污染日趋严重。本文以广州北江的五个断面(白石窑、望埠河头、云山水厂、英城桥下和连江口)的表层底泥为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应用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汪玉娟
关键词:河流污染污染评价重金属形态水污染分析
文献传递
广州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为研究农田土壤中镉、铬、铜、铅、锌的生物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测定了广州一城中村的水田和旱田土壤中的重金属镉、铬、铜、铅、锌的含量,并采用五态分级法对镉、铬、铜、铅、锌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提取和测定,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该村的水田和旱田土壤中镉的含量分别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值的6.87倍和10.23倍;铜含量分别为标准值的4.68倍和3.76倍,锌含量分别为标准值的1.22倍和2.01倍,铬和铅达标。水田土壤中镉和铬以残渣态为主,铜以有机态为主,铅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锌以铁/锰态为主。旱田土壤中镉、铬和铅以残渣态为主,铜以有机态为主,锌以铁/锰态为主。[结论]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镉在水田和旱田的可交换态与碳酸盐态之和为0.32mg/kg和0.31 mg/kg,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值,其污染状况值得关注。
吕文英汪玉娟汤洁婷
关键词:水田土壤旱田土壤重金属形态生物有效性
河流底泥中六价铬释放规律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河流底泥中Cr6+的释放规律。[方法]以北江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环境条件的改变,研究了水体中各因素的改变对河流底泥样品中Cr6+释放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温度的提高,底泥样品中Cr6+的析出量逐渐增加。随着pH值的增大,Cr6+的析出量逐渐减少,当pH值大于8时,Cr6+的析出量有较小幅度的增加。随着NaC l溶液浓度的增加,Cr6+的析出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当NaC l的浓度大于2 g/L时,Cr6+的析出量出现下滑现象。Cr6+的释放量随着酸雨成分中阳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随着阴离子浓度的升高,Cr6+的释放量达到一个峰值后逐渐减少。[结论]该研究为探讨河流底泥中Cr6+的二次污染问题提供了依据。
汪玉娟吕文英刘国光黄锦勇
关键词:底泥释放量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09年
介绍了近年来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及生物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的原因,总结了重金属各种形态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在沉积物重金属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汪玉娟吕文英刘国光姬慧民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生物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