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华

作品数:50 被引量:225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经济管理
  • 16篇社会学
  • 8篇政治法律
  • 8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保险
  • 9篇农民
  • 9篇农民工
  • 9篇民工
  • 8篇养老
  • 7篇社会保障
  • 7篇社会学
  • 7篇福利
  • 6篇养老保险
  • 6篇社会
  • 6篇实证
  • 5篇社会政策
  • 4篇社会福利
  • 4篇农民工养老
  • 4篇就业
  • 4篇福利国家
  • 3篇意愿
  • 3篇政治
  • 3篇实证分析
  • 3篇实证研究

机构

  • 40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50篇汪华
  • 2篇孙中伟
  • 2篇周良书
  • 2篇张婷婷
  • 2篇胡国恒
  • 1篇王增文
  • 1篇张静宇
  • 1篇陈玮
  • 1篇章金玉
  • 1篇熊锐

传媒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学术界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华东经济管理
  • 2篇社会科学
  • 2篇南方论刊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开放时代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学海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人口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通市和石家庄市两地的调查被引量:10
2013年
本文通过相应的数据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参与情况与主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研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基本特征和就业状况并没有对其主观的参与意愿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养老风险的认知、养老保险信任度、居住城市的可能性和养老方式的选择则对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扩展城镇层面社会政策的吸纳范围和制度覆盖面,应考虑到政策受众的需求。
汪华章金玉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意愿
计划经济期工人参与研究(1956-1966)——以上海第二十九棉纺织厂为中心
民主参与理论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只要扩大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就会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和生产积极性,生产效能会因为工人参与决策和管理机会的增加而得到显著提高。从理论上来说,参与不仅增加了生产率,而生产率的增加又导致工人对...
汪华
关键词:企业经济民主管理激励机制
慈惠与商道:近代上海慈善组织兴起的原因探析被引量:13
2007年
大量慈善组织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上海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普遍的社会贫困固然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创办慈善组织的慈善家群体的目标诉求当是其一个更为重要的促成因素。慈善家群体的职业构成、慈善组织的资产体系及其运作等几个方面因素,使得近代上海慈善组织创办者在提供慈惠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利益性目标诉求,而这正是近代上海慈善组织大量兴起的重要动因所在。
汪华
关键词:慈善组织慈善事业非营利组织管理
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回顾与前瞻被引量:10
2009年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成败得失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议题。研究人员对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农民工参保状况、制度缺陷以及相应的化解对策与解决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考察,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视角方面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汪华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学术综述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愿模型与激励机制的调查被引量:19
2014年
在当前利益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层次的动机和多维的目标诉求,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拥有较高热情的同时参与的持久性却很低,其参与活动动机除受到志愿者个体的影响外,家庭和高校两大外在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应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理性构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部和外部激励机制,以促进志愿者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足发展。
张静宇汪华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合作何以可能:专业社会服务组织与基层社区行政力量的关系建构被引量:16
2015年
近些年来,专业社会服务组织越来越广泛地介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和社区服务之中。尽管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引进各类社会服务进社区有着重要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意义,但对于基层社区管理组织而言,这些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往往是一个潜在的资源和话语权的竞争者。这就导致了基层社区行政主体对社会服务组织的不合作甚至是排斥的态度。社会组织为了顺利在社区"安家",努力和基层体制内组织搞好关系,调整策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合作"关系的建构。但这种非对称的"合作"实际上是脆弱的,且难以持久。
汪华
关键词:社会工作
政治动员、地方性知识与区域合作的困境——基于长三角的考察被引量:6
2021年
从历史社会学的分析维度,对半个多世纪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进行考察,对区域合作的背后博弈机制进行探讨。一个基本发现是,基于国家意志的政治动员既是区域一体化能够不断被发起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区域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的潜在因素。基于国家意志的政治动员要求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政府有“一盘棋”思想,但基于发展主义的央—地激励机制,以及行政分权改革与相应的财税体制,决定了各地政府有着明确而清晰的责任边界,由此产生了明确的地方性利益诉求。各地政府基于自己的利益诉求,形成了区域合作的地方性认知。这种地方性知识,客观上对基于政治动员的国家意志的有效实现产生了较大的消解效应。
汪华
关键词:政治动员长三角历史社会学
制度“碎片化”对社会保险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基于上海政策与数据的实证分析(2003-2011)被引量:4
2014年
近10余年来,各地创造性地为不同类型从业人员量身定制了相应的社保制度,快速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全覆盖。但这一政策实践客观上导致了社保体系碎片化。中国多元化社保体制分类时所依据的标准是劳动者身份。这种政策设计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结构复杂的社会保险体系的运作效率及其可持续性。对近10余年来上海分立式社保体系运作绩效的研究发现,因劳动者身份属性而区割的三险分立、封闭运行的制度格局,极大地降低了社会保险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建立整合的社保体制无疑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汪华汪润泉
关键词:社会保险绩效评估
嵌入于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内的道德风险与福利损失被引量:2
2012年
作为严重侵蚀医疗保险总福利供给的道德风险,在本质上恰恰是嵌入于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内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发生,既有着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同时也与一定的制度结构有着高度的因果关联。广泛存在的道德风险不但导致医疗服务带来的边际收益远低于其边际成本,客观上也使得医疗保障面临严重的福利损失。
汪华
关键词: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福利损失
国民党初掌政权后的劳工政策解析被引量:2
2006年
1927年国民党上海市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劳工权益的法规和条例。这既是国民党国家对大革命时向劳工所作各项承诺的兑现,同时它也反映了新政权有利用这些劳动法规来安抚劳工、控制社会的政治企图。然而这些新政策所持有“保障”与“控制”的双重性质,也种下了它最终失败的根由。
周良书汪华
关键词:国民党劳工政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