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晓路

作品数:193 被引量:1,58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8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9篇生物学
  • 22篇农业科学
  • 19篇医药卫生
  • 13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活性
  • 21篇虫草
  • 19篇寡糖
  • 16篇琼胶
  • 13篇琼胶酶
  • 13篇酶法
  • 13篇褐藻
  • 13篇发酵
  • 12篇多糖
  • 11篇药物
  • 11篇酶解
  • 11篇褐藻胶裂解酶
  • 9篇蛹虫草
  • 9篇食品
  • 8篇营养
  • 8篇肿瘤
  • 8篇肿瘤活性
  • 8篇瘤活性
  • 8篇抗肿瘤
  • 8篇果聚糖

机构

  • 170篇中国海洋大学
  • 23篇青岛海洋生物...
  • 22篇青岛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山东出入境检...
  • 2篇沈阳市食品药...
  • 2篇荣成泰祥水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出入境检...
  • 1篇抚顺师范高等...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泰祥集团
  • 1篇青岛海洋生物...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 1篇福建蓝海食品...
  • 1篇山东银河生物...

作者

  • 193篇江晓路
  • 43篇牟海津
  • 40篇管华诗
  • 35篇沈照鹏
  • 19篇王鹏
  • 17篇张京良
  • 13篇王鹏
  • 10篇朱常亮
  • 9篇刘树青
  • 7篇胡晓珂
  • 7篇刘树青
  • 7篇刘岩
  • 6篇李蓉
  • 5篇王静雪
  • 5篇刘瑞志
  • 5篇刘志鸿
  • 5篇江艳华
  • 4篇李银平
  • 4篇马悦欣
  • 4篇王洪媛

传媒

  • 14篇食品工业科技
  • 10篇食品与发酵工...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青岛海洋大学...
  • 5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食品科学
  • 4篇食品科技
  • 4篇中国食用菌
  • 3篇中国海洋药物
  • 3篇海洋科学
  • 3篇食品工业
  • 3篇食用菌学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齐鲁渔业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渔业现代化
  • 2篇水产学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5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 11篇2005
  • 12篇2004
1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κ-卡拉胶降解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酶,其特征是它能使κ-卡拉胶降解,用于制备卡拉胶低聚糖,能够降解κ-卡拉胶的β-1,4-糖苷键,故亦称为κ-卡拉胶降解酶,该酶的分子量为30,000Da。制备该酶时,将海洋噬纤维菌用2216E培养基28-35℃摇瓶培...
牟海津江晓路管华诗
文献传递
BMP_2-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对骨折愈合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_2)-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促进兔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脉冲电场法制备BMP_2-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观测其形态、尺寸,测定BMP_2载药量、包封率,并进行体外释放实验。制备新西兰兔骨缺损模型,随机分BMP_2微球组、BMP_2注射组、空微球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于术后第30天行X线检查,比较各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微球具有很好的圆形形态,平均粒径为900.79μm;微球的平均包封率为(84.97±3.49)%,BMP_2载药量平均为(16.34±0.48)%。体外模拟体液中,微球所载BMP_2被缓释出来,在第7天时87.33%的BMP_2被释放出来,在第14天时BMP_2被完全释放出来。术后第30天BMP_2微球组的骨折愈合情况较各对照组好,差异有显着性(H=6.87,P<0.05)。结论 BMP_2-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局部植入能促进骨折修复愈合。
赛佳明陈东亮江晓路
关键词:海藻酸钠微球体骨折愈合
体外分析一些寡糖的益生元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体外静置培养,分析褐藻胶寡糖(AOS)、来自Klebsiella的微生物寡糖(KOS)、瓜尔豆胶寡糖(GOS)、魔芋胶寡糖(KGO)以及不同分子量的卡拉胶寡糖(COSa和COSb)的益生元活性。方法:取三位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分别制成菌悬液,按10%的体积接入静置培养基,厌氧发酵。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不同肠道菌及总菌数的变化,以计算益生元指数(PI值);同时分析产气情况及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综合判断不同寡糖的益生元作用。结果:益生元作用分析中,AOS的PI值最高,依次为AOS>KOS>GOS>KGO;产气量测定中,COSb最高,其它均低于葡萄糖;SCFA测定中,AOS和GOS最高,COSa最低。结论:AOS、GOS、KGO、KOS均可作为益生元;COSa的益生元作用不明显;COSb不宜作为益生元。
乔来艳牟海津江晓路
关键词:寡糖益生元产气量短链脂肪酸
一种多效性红藻全质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效性红藻全质提取物,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藻体利用率低、核心成分转化率低等问题,并提供适于工业生产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综合利用物理溶胀、特异性酶多点切割技术,实现快速破壁,减少胞壁和胞质的传质阻力,促进红藻...
沈照鹏江晓路王鹏
酶法提取海带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为了提高水提法得到的海带汁营养成分含量,添加褐藻胶裂解酶进行降解并破壁提取,并对酶解与非酶解海带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寡糖含量由0.159mg/mL增加到3.235mg/mL,褐藻寡糖分子质量均在1000u以下,DP为2~5。总酚由0.021mg/mL增加到0.109mg/mL,蛋白质和甘露醇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总碘含量无变化;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7.15%、4.05%和3.40%;矿质元素中的常量元素Ca、微量元素Mn和Zn含量分别增加了2.2倍、5.5倍和2倍。另外,酶解后的海带汁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提高了20.0%和44.6%,说明成分的变化导致其抗氧化活性随之增加。总之,酶解后的海带汁营养成分含量和活性都有明显改善,为新型海带饮品的加工和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杨洁茹沈照鹏余俊红王纯孟菲江晓路
关键词:海带酶解营养成分抗氧化活性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不同等级条斑紫菜挥发性物质差异
2023年
为了解5种不同等级条斑紫菜的挥发性物质差异及特征性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不同等级条斑紫菜的关键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5种等级条斑紫菜中共检出78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共有物质中β-环柠檬醛、苯甲醛、正己醇、二氢猕猴桃内酯、1,3-环辛二烯,这5种物质的相对含量随着条斑紫菜等级的降低而增加,可用于等级判别;胍乙酸、3-甲基-丁酸可作为鉴别一级条斑紫菜的参考物质,别罗勒烯可作为鉴别二级条斑紫菜的参考性成分,6-甲基-2-庚酮、1-戊烯-3-醇是三级条斑紫菜的独有物质,2,5,5-三甲基-环戊二烯、3,5,5-三甲基-2-己烯分别是四级、五级条斑紫菜分级的重要参考依据。ROVA分析明确β-环柠檬醛为5种等级条斑紫菜共有的关键性呈味成分,其能够使条斑紫菜呈现特有的藻腥味。综上,不同等级条斑紫菜的关键性呈味成分各不相同,构成了不同等级条斑紫菜的风味轮廓,可为条斑紫菜的等级判别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吴晓君沈照鹏张洪峰姜言晖黄瑾王鹏王鹏江晓路
关键词:条斑紫菜挥发性成分
微生物生态学一种新研究方法-T-RFLP技术被引量:16
2004年
T RFLP是建立在PCR基础之上一种新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限制、应用快速、灵敏度高且输出定量的数据结果 ,被广泛应用到菌种鉴定、群落对比分析、群落中系统发育种群多样性的评估等领域。目前我国仍没有关于此方法应用的相关报道 ,但作为一种研究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理想方法 ,T RFLP已经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该文主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王洪媛江晓路管华诗牟海津
关键词:T-RFLP分子生物学技术微生物多样性
白灵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及栽培试验被引量:11
2005年
研究了白灵菇液体培养条件,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0%(w/v)麸皮,1%蔗糖,0.3%蛋白胨,0.1%KH2PO4,0.05%Mg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7.0,温度25℃,接种量10%(v/v),培养基装量100mL/250mL,培养时间7d。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制种时间比固体菌种的少13~18d,头潮菇出菇时间缩短了10~20d。
江艳华江晓路王鹏王首燕
关键词:栽培试验白灵菇出菇培养基配方装量
芽孢杆菌M-21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β-甘露聚糖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M-2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产酶条件。菌株的产酶最适培养基组成包括(g/L)碳源:瓜尔豆胶4,复合氮源:豆粉20、(NH4)2HPO45,其他无机盐组分:K2HPO4.3 H2O1、MgSO4.7 H2O 0.5、NaCl 0.5、CaCl20.1、FeSO4.7 H2O0.001。产酶最适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H8.0,接种量4%,装液量50 mL/250 mL三角瓶,32℃180 r/min振荡培养36 h。此条件下酶活力最高可达1 487 U/mL。
周芳牟海津江晓路
关键词: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菌种筛选发酵
含石莼寡糖的石莼汁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系列含有寡糖的石莼汁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硫酸酯多糖降解酶将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石莼多糖降解成特定的石莼寡糖,分散藻体细胞,增加细胞通透性,以高效抽提石莼有效成分,从而获得全营养石莼汁,降低了石莼多糖黏性和胶凝性...
江晓路李国霞沈照鹏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