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颖秋

作品数:39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电针
  • 10篇细胞
  • 7篇超微
  • 7篇超微结构
  • 5篇信号
  • 5篇缺血
  • 5篇坐骨
  • 5篇坐骨神经
  • 5篇脊髓
  • 5篇脊髓损伤
  • 4篇蛋白
  • 4篇皮肤血流
  • 4篇经穴
  • 4篇灌注
  • 4篇灌注量
  • 4篇非穴
  • 3篇心肌
  • 3篇心肌缺血
  • 3篇心肌缺血损伤
  • 3篇脏腑

机构

  • 39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康复研究...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深圳市第三人...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按摩医院

作者

  • 39篇毛颖秋
  • 11篇嵇波
  • 11篇赵国桢
  • 10篇李志刚
  • 10篇戴健
  • 9篇张平
  • 8篇孙晓敏
  • 8篇白红新
  • 7篇莫雨平
  • 7篇姚海江
  • 7篇刘亚利
  • 6篇王鑫
  • 6篇吕威
  • 5篇时素华
  • 5篇薛卫国
  • 5篇王丹
  • 4篇张鹤
  • 4篇杨美娟
  • 4篇张伟
  • 4篇高誉珊

传媒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环球中医药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栀逍遥散对广泛性焦虑大鼠Papez环路内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研究丹栀逍遥散对广泛性焦虑(GAD)大鼠脑Papez环路区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西药组)4组,每组10只大鼠。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采用不确定空瓶饮水刺激方法造成广泛性焦虑大鼠模型。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以丹栀逍遥散(10.5 g/kg)和盐酸丁螺环酮(2 mg/kg)水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7d。模型组蒸馏水灌胃7 d。取脑组织,光镜、电镜观察海马、杏仁核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法检测海马和乳头体组织的早期细胞凋亡率。结果光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的海马、杏仁核区域出现明显的染色质边集,核固缩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中药组和西药组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些变化。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模型组的海马及乳头体组织的早期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组有明显的升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较明显的降低(P<0.05或P<0.01)。结论 GAD大鼠脑内Papez环路区域存在着广泛且明显的细胞凋亡,丹栀逍遥散能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和防止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组织。
董宁唐启盛赵瑞珍徐硕杨歆科毛颖秋
关键词:丹栀逍遥散广泛性焦虑细胞凋亡
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NGF、BDNF及NT-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用不同剂量的糖痹康灌胃,并将甲钴胺作为阳性对照药,16周后取一侧坐骨神经,用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中NGF、BDNF和N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NGF、BDNF和N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糖痹康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升高NGF蛋白表达(P<0.05);糖痹康低、中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升高BDNF和NT-3蛋白表达(P<0.01)。结论:中药复方糖痹康能够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NGF、BDNF和NT-3蛋白的表达。
吕翠岩张胜容蔡朕郑桂敏毛颖秋李秋明王晖刘铜华
关键词: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
基于Ras/Raf-1/ERK信号转导通路调控VEGF的表达探讨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应用视网膜消化铺片法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VEGF蛋白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视网膜VEGF、Ras、Raf-1与ERK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及内皮细胞/周细胞比例与较正常组升高(P<0.001),VEGF蛋白及VEGF、Ras、ERKmRNA表达升高(P<0.05),Raf-1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密度和内皮细胞/周细胞比例降低(P<0.01和P<0.001),VEGF蛋白与VEGF、Ras、Raf-1、ERK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能明显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的增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Ras/Raf-1/ERK信号转导通路,下调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抑制血管新生,从而改善DR。
郝改梅何洁韩静吴晏武志黔袁悦莹毛颖秋王伟毕力夫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活血解毒方
督脉电针对不同时间段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p75神经营养素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不同时间段运动功能及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术后1 d、3 d、7 d组,每个时间段组再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电针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督脉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复制脊髓损伤模型。空白电针组、督脉电针组选取大椎、命门进行电针干预。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后肢运动神经功能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75^(NTR)的表达情况。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督脉电针组评分均低于其他三组;术后7 d,督脉电针组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t=-4.510,P<0.001)。督脉电针组各时间点p75^(NTR)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受损脊髓组织中p75^(NTR)蛋白表达升高;督脉电针可以提高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下调受损脊髓组织中p75^(NTR)的表达。
吕威莫雨平李冰姚海江景泉凯宋良玉王鑫毛颖秋李志刚时素华
关键词:脊髓损伤督脉电针
浅析穴位敏化与得气的区别和联系被引量:3
2020年
穴位敏化与得气是近年来针灸领域备受关注的两个核心科学命题。本研究从概念、表现形式、组织细胞结构改变、影响因素、调控机制、临床效应等方面对比发现,两者虽有诸多相似之处,如物质结构基础、组织细胞化学变化等,但穴位敏化并不等同于得气。穴位敏化是机体病理状态下体表特定腧穴形态与功能的实时、动态变化,属穴位本态范畴,而得气是针刺腧穴治疗疾病时医患双方对经气的主观或客观感应,属针刺效应范畴,应加以区分。
牟秋杰嵇波李昱颉赵国桢毛颖秋任菁钰李志刚
关键词:得气针灸
脊髓损伤后14天大鼠运动功能、NT-3和TrkC表达的变化及不同电针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不同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大鼠(Rattus norvegicus)脊髓内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C(Trk C)表达的影响,探讨NT-3,Trk C在实验性脊髓损伤发病及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电针干预对其的影响.将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脉冲电针及音乐电针4个组别,每组12只,采用改良式的Allen’s打击法复制模型.两组电针组选取"大椎"、"命门"进行不同电针干预,1次/日,20 min/次,空白组及模型组在治疗组治疗时进行抓取束缚,保证处理条件的相同.SCI后14天,通过BBB(Basso-Beattic-Bresnahan)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变化,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受损脊髓病理改变及神经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T-3,Trk C在大鼠受损脊髓表达的情况.BBB结果显示,经脉冲电针与音乐电针治疗后,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较模型组均有改善(P<0.01),且音乐电针评分高于脉冲电针,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与尼氏染色结果示,经14天脉冲电针与音乐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形态均可得到恢复,且音乐电针优于脉冲电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损伤脊髓大鼠中NT-3,Trk C经脉冲与音乐电针治疗后较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音乐电针对NT-3,Trk C表达的影响高于脉冲电针,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脉冲电针与音乐电针均能诱导SCI大鼠脊髓内NT-3及Trk C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功能,且音乐电针较脉冲电针作用略胜一筹.
宋良玉吕威景泉凯莫雨平姚海江宋洪涛加吾拉.阿不力孜苑晓晨毛颖秋时素华李志刚
关键词:音乐电针脊髓损伤神经营养因子3
两种电针对脊髓损伤14天后大鼠运动功能、神经元及MEK2、p-ERK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基于Raf/Ras/ERK信号通路,探讨两种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14天丝裂原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mitogen-activated/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2,MEK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phosphorylation-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p-ERK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大鼠后肢运功功能和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雄性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五组,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脉冲电针组(12只)、音乐电针组(12只)。采用改良式的Allen’s打击法复制模型。两组电针组选取"大椎""命门"进行不同电针针刺干预,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在治疗组治疗时进行抓取束缚,保证处理条件的相同。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14天,采用神经功能评定法——BBB评分对大鼠脊髓损伤进行评估,综合评定大鼠SCI后的运动功能。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大鼠损伤脊髓前角组织病理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损伤脊髓前角MEK2、p-ERK1含量的变化。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经脉冲电针与音乐电针治疗后,脊髓损伤大鼠后肢活动功能较模型组均有改善(P<0.01),且音乐电针评分高于脉冲电针,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与尼氏染色结果说明脉冲电针与音乐电针组均可修复脊髓前角神经元细胞,增加神经元细胞中尼氏体含量,且音乐电针优于脉冲电针;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说明脉冲电针与音乐电针均可提高脊髓前角神经元中MEK2、p-ERK1的含量,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脉冲电针与音乐电针均能诱导SCI大鼠脊髓内MEK2、p-ERK1的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再生功能,音乐电针作用较脉冲电针略有优势。
宋良玉吕威景泉凯莫雨平姚海江宋洪涛姜婧苑晓晨毛颖秋时素华李志刚
关键词:音乐电针脊髓损伤
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影响的后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寻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穴反映的后效应。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治疗组(经穴A组)、经穴高频电针治疗组(经穴B组)5组,每组10只。于第3次治疗结束后即刻、30 min、60 min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郄门、天泉穴区和非经非穴对照点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各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经穴A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均以治疗后即刻血流灌注量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经穴B组左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3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而右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6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即时效应优于高频电针;高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后效应优于低频电针。
刘亚利赵国桢张平嵇波戴健路雅雯严明娜王丹郭孟玮毛颖秋孙晓敏白红新许咏思
关键词:心肌缺血损伤电针
不同频率电针及刺激次数对心肌缺血大鼠内关穴与非经非穴点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低频或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后内关穴及非经非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规律及治疗次数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次治疗组和3次治疗组,各组再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5个小组,每组10只。电针组大鼠左侧内关穴每日接受针刺1次,于第1天或第3天治疗结束60 min后,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穴和非经非穴区域的皮肤血流灌注量,HE染色观测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且3次治疗模型组较1次治疗模型组内关和非经非穴皮肤血流量皆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非经非穴能相对特异地反映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的变化,尤其是低频或高频治疗后随次数增加能阻抑由于心肌缺血损伤诱发的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下降的情况,且3次治疗后以高频电针作用更为明显,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路雅雯嵇波戴健赵国桢王丹严明娜白红新孙晓敏郭孟玮毛颖秋李志刚程凯
关键词:电针内关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或与非相关经穴反映和效应差异的研究
本文基于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或与非相关经穴反映和效应差异的研究,查阅CNKI数据库,就近10年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及回顾,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白红新赵国桢嵇波王丹严明娜孙晓敏戴健路雅雯杨美娟毛颖秋张平刘亚利
关键词:经穴-脏腑相关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