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振敏

作品数:23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出血
  • 4篇脑出血
  • 4篇急性
  • 3篇动脉瘤
  • 3篇血肿
  • 3篇卒中
  • 2篇血管
  • 2篇引流
  • 2篇增殖
  • 2篇治疗靶
  • 2篇治疗靶点
  • 2篇细胞
  • 2篇脑卒中
  • 2篇基因
  • 2篇积水
  • 2篇急性脑卒中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高血压

机构

  • 12篇清远市人民医...
  • 10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毛振敏
  • 11篇陈向林
  • 5篇廖国民
  • 4篇曾敏敏
  • 4篇胡扬真
  • 3篇侯文仲
  • 3篇廖国民
  • 2篇曾鹏
  • 2篇李介华
  • 2篇王岳华
  • 2篇龚国毅
  • 2篇黄俊士
  • 2篇吴小伟
  • 2篇莫鉴锋
  • 2篇肖诚胤
  • 2篇黄振勇
  • 2篇蔡凯
  • 1篇曾键文
  • 1篇曾健文
  • 1篇邓光策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RNA-3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MicroRNA-31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ealtime-PCR检测不同来源的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中microRNA-31(miR-31)的表达,分析miR-31表达与胶质瘤级别的关系;MTT检测miR-3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miR-31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都是低表达的,且在胶质瘤组织中其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而降低.在U87和U251中,miR-31均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而同时加入antisense RNA抑制miR-31作用后细胞增殖即恢复.结论:MiR-31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可能成为未来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侯文仲毛振敏曾敏敏关北漩廖国民陈向林
关键词:胶质瘤恶性增殖治疗靶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选择性动脉溶栓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动脉内介入溶栓的时机及经验。方法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共开展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术21例,对21例符合溶栓时间窗(颈内动脉系统起病6h内,椎基底动脉系统起病24h内)临床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CT未见对应影像学改变的患者急诊直接进入介入导管室行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6例为后循环急性闭塞,12例为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3例为颈内动脉主干闭塞。分析血管的再通情况以及术后出血和脑肿胀情况,对比分析术前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21例患者中,手术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14例(再通率66.7%),其中术后72h症状好转10例,3例症状未见好转,1例术后24h复查CT见出血性转化死亡;7例患者血管未直接开通,改行单纯动脉内溶栓,尿激酶总量≤70万U,术后72h内症状好转2例,症状未见改善5例,其中1例大面积脑梗死开颅手术减压后重残生存。结论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溶栓和取栓治疗,可以提高血管的再通和改善预后,对于时间窗内患者应该积极行选择性介入溶栓治疗。
陈向林胡扬真毛振敏胡列计
关键词:卒中药物疗法急性病药物疗法血栓溶解疗法
多模影像指导下急性脑干梗死的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多模影像指导下急性脑干梗死的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术前行CTA或MRA发现椎基底动脉闭塞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血管急性再闭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多模影像指导下的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更加快速的恢复其生理功能,促进其良好恢复。
毛振敏陈向林廖国民
关键词:急性脑干梗死
颈动脉稳定与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UA、LP-PLA2、D-D、Hcy、Fbg水平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稳定与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UA)、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对照情况。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7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75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颈动脉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UA、Lp-PLA2、D-D、Hcy、Fbg表达水平情况,观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和UA、Lp-PLA2、D-D、Hcy、Fbg相关性情况,观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多因素回归分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UA、Lp-PLA2、D-D、Hcy、Fbg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和UA、Lp-PLA2、D-D、Hcy、Fbg均呈现明显正相关,以斑块指数作为因变量,UA、Lp-PLA2、D-D、Hcy、Fbg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Y=7.675+0.058X1+0.086X2+0.092X3+0.027X4+0.048X5,多元性逐步回归方程有统计学位意义(F=85.437,P=0.000)。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UA、Lp-PLA2、D-D、Hcy、Fbg表达水平和斑块指数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黄俊士陈向林毛振敏廖国民邓桂芳胡列计
关键词:斑块急性脑卒中
MicroRNA-29b调控胶质瘤发生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9b调控胶质瘤发生的机制.方法:利用realtime-PCR检测不同来源的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中miR-29b的表达,MTT检测miR-29b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29b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iR-29b对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结果:MiR-29b在胶质瘤中低表达,过表达miR-29b能够抑制U87和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miR-29b使得胶质瘤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并且抑制cyclin D1和cyclin E的表达.结论:MiR-29b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调控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是新的胶质瘤生长抑制因子.
侯文仲许远鹏毛振敏陈子阳曾敏敏李在雨
关键词:胶质瘤增殖细胞周期治疗靶点
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清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前循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影像学及手术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结果预后按GOS评分分级:良好80例(80%);差13例(13%);死亡7例(7%)。死亡7例中4例为Hunt-HessⅣ级,3例Hunt-HessⅤ级。Ⅴ级存活2例中1例植物生存,1例生活部分自理;Ⅳ级存活23例中2例植物生存,2例生活部分自理,1例完全不能自理。结论采用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获得满意疗效。对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的自发性脑内血肿术前3D-CTA检查可以明确出血原因并指导急诊开颅手术;已有脑疝形成,不具备行3D-CTA或DSA检查条件者,在开颅清除血肿术中对邻近血肿可疑动脉探查,可减少动脉瘤的漏诊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李国峰邓光策曾敏敏王岳华姚兴军毛振敏
关键词: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脑内血肿
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2015年
目的:探究在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运用DSA筛选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在DSA下行血管成形术,通过支架置入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计算机断层扫描(CTP)以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评估支架置入手术前后对比剂在脑内的灌注变化,同时按照血流灌注积分表获得具体分值以及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60例患者进行支架放置一共73个,患者在支架放置后其血管内径明显增加,同时患者手术前其患侧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明显高于健侧,椎间隙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也明显低于健侧,患者术后其椎动脉起始段的PSV基本恢复正常,椎间隙段的最大峰值时间(PI)值也有明显提升,通过对供血区域相应的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在术后其灌注参数也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椎基底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患者的动脉支架植入后可见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有明显改善,优化患者的机体状况。
陈向林胡扬真毛振敏胡列计廖国民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动脉支架
简易立体定向锥颅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0年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发展快,是神经科常见的危重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60例不同部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头颅cT定位下行简易立体定向锥颅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王岳华李国峰毛振敏曾敏敏瘳国民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简易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
颈动脉稳定与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UA、Lp-PLA2、D-D、Hcy及Fbg的变化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颈动脉稳定与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尿酸(U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纤蛋白原(Fbg)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36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36例颈动脉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UA、Lp-PLA2、D-D、Hcy及Fbg表达水平,两组中不同中国卒中量表评估结果及斑块指数者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UA、Lp-PLA2、D-D、Hcy及Fbg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中不同中国卒中量表评估结果及斑块指数者血浆UA、Lp-PLA2、D-D、Hcy及Fbg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相同评估结果及斑块指数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UA、Lp-PLA2、D-D、Hcy及Fbg表达水平均高于颈动脉稳定斑块者,且不同中国卒中量表评估结果与斑块指数患者的差异明显,因此临床监测价值较高。
黄俊士陈向林毛振敏廖国民胡列计邓桂芳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UALP-PLA2HCYFBG
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对颅脑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对颅脑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于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58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诊断后将38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障碍患者设为观察组,无HPA功能障碍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3 d对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6个月采用生存质量评估量表(QOL)、生活自理能力自评量表(ADL)、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年、2年、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9.54±8.32)d,长于对照组的(8.23±5.64)d,GCS评分为(7.32±2.23)分,低于对照组的(12.87±1.3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ADL评分和FMA得分分别为(87.3±4.4)分、(85.6±2.8)分和(81.8±4.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2±3.8)分、(76.4±3.3)分和(74.1±3.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1%、88.6%、65.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00.0%、95.0%、90.0%;观察组患者出院1年、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13.1%、23.6%、36.8%,对照组分别为5.0%、15.7%、20.0%,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创伤患者HPA轴功能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HPA轴功能障碍的患者生存率低,恢复难度较大且生活质量差,需要加强治疗和护理。
毛振敏陈向林廖国民黄俊士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颅脑创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