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继万

作品数:11 被引量:5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英语
  • 7篇英语国家
  • 7篇文化
  • 4篇语言
  • 4篇跨文化
  • 4篇交际
  • 3篇心理
  • 3篇英文化
  • 3篇文化冲突
  • 3篇文化交际
  • 3篇跨文化交际
  • 2篇第二语言教学
  • 2篇对外交往
  • 2篇语言教学
  • 2篇亲属称谓
  • 2篇外交
  • 2篇文化差异
  • 2篇文化心理
  • 2篇问候
  • 2篇问候语

机构

  • 10篇北京语言大学

作者

  • 11篇毕继万

传媒

  • 6篇语文建设
  • 1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汉语学习
  • 1篇中国外语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0
  • 2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英招呼语的差异被引量:29
1997年
汉英招呼语的差异□毕继万“招呼”语是两人相识后或相识者见面时的问候语,是说话人肯定自己与被招呼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标志,是每种礼貌语言的重要方面。相识者和熟人之间的招呼语一般有两种情况:每天或经常见面时的招呼语和久别重逢时的招呼语。在对外交往中招呼语的文...
毕继万
关键词:招呼语文化冲突问候语英语国家亲属称谓汉文化
汉英告别语的差异被引量:13
1997年
汉英告别语的差异毕继万告别语是交际过程结束时道别的礼貌用语,包括在途中或公共场合相遇时寒暄后的告别语、访问辞别语、交谈结束语和电话结束语。告别语的格式一般比较固定,而且受到交际规则的严格约束。由于文化的不同,汉英之间在告别语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
毕继万
关键词:告别语英语国家英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心理文化差异
汉英社交称谓的差异被引量:55
1997年
汉英社交称谓的差异□毕继万谈话双方的身分决定了双方在社交场合的称呼,这是所有语言和文化的共有特征。但是,各种语言又都有自己特殊的称谓系统和使用规则,这是由不同文化特殊的个性所决定的。称谓词按使用范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汉语和英语对这两类称谓...
毕继万
关键词:社交称谓亲属称谓汉英文化差异专业职称称谓词英语国家
“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被引量:45
1996年
毕继万
关键词:礼貌行为礼貌语言文化特性面子保全论列文森会话含义
“貌合神离”的词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被引量:57
2000年
针对我国当前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在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常见的错误讨论词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中一些问题,认为应当重点研究不同语言之间貌合神离的词语的文化涵义的对比分析,并试图阐述这一看法的原因及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
毕继万
关键词:文化内涵意义
汉英请客与授礼习俗差异被引量:12
1998年
汉英请客与授礼习俗差异●□毕继万在对外交往中,请客与授礼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礼节,也是各国通用的国际惯例。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一方面问题和误会也不少,既有文化差异的干扰,也有文化陋习和不正之风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前一种情况。中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可具体分述如...
毕继万
关键词:英语国家对外交往社交活动文化心理
汉英介绍语的差异被引量:3
1997年
汉英介绍语的差异毕继万两位不相识者第一次见面时,需要自我介绍或由认识双方的第三者介绍。中国和英语国家在介绍语方面的基本特点相似,都分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正式介绍都用于正式场合或与尊贵者初次相识之时;非正式介绍则用于一般非正式场合或不相识的同事和同学...
毕继万
关键词:英语国家自我介绍问候语汉英差异
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被引量:131
2005年
本文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由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所组成的综合能力。作者认为,在教学中需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环境、第二文化环境和跨文化交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课堂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
毕继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关系被引量:35
1993年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问题已开始引起我国外语教学界的注意。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关语言与文化间关系的讨论中已有不少学者和同仁开始涉及非语言交际的作用问题。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连续出版了四本有关非语言交际的著作:耿二岭著的《体态语概说》(1988)、法斯特(J.fast)著、孟小平译的《体态与交际》(1988,原书名《Body Language》)、马兰德罗等人著、孟小平等译的《非语言交流》(1992,译自malanclro:《Nonverbal communioation》)和布罗斯纳安著、毕继万译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1991,译自L·Brosnahan的手稿《Chinese and English Gesture:Contrastiv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在国内率先连续出版数本有关非语言交际的著作,对我国非语言交际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外语界学者在学术刊物上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非语言交际研究的文章。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我国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萌芽状态,与国外差距还极大。中国人自己的专著目前只有耿二岭的《体态语概说》。对中外非语言交际进行“系统对比的专著还不多见,从目前来看,布罗斯纳安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
毕继万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行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非语言行为中国汉族人英语国家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被引量:190
1998年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毕继万多年来,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不少专家和学者也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如何将这一研究与讨论深入下去则似乎还需要拓宽思...
毕继万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研究跨文化意识交际行为文化冲击文化冲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