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玮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同体共生 以和为尚——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中对宗派、宗教差异的超越意识被引量:1
- 2011年
- 本着八宗兼弘、僧信共有的宗门思想,星云大师创建的佛光会现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国际格局。本文分析与探讨了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中对宗派、宗教差异的超越意识:一、依据佛陀"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主张,星云大师提出佛教各宗派之间应团结包容、互赞互助,唯其如此,佛教才有力量,才有发展前途;二、对于世界各宗教之间,星云大师主张"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发挥宗教教人明理、导人向善的价值,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三、融和与和平的理念,与星云大师一生所倡导与践行的人间佛教一切普化、兼容并蓄的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是依循契理契机的原则,融合传统佛教思想与现代社会思潮的结果。在"地球村"的时代,同体共生的全球化视野,是顺时应世的和平之道。
- 殷玮
- 关键词:星云大师佛教宗派世界宗教
- 艾丽丝·默多克笔下谦卑无我的善人形象——以《相当体面的失败》为例
- 2022年
- 《相当体面的失败》中的塔里斯·布朗是艾丽丝·默多克中后期小说中一系列善人形象的原型。他谦卑无我、不善言辞,对周围的人有着无私的爱,类似“基督”的角色。塔里斯·布朗的个性和生活状态有一种本真的纯朴和浑厚,其行为与判断并非基于理性与逻辑,而是出于本心和直觉。默多克之所以塑造这样的善人形象,不仅是对唯我主义的批判,更是反思西方传统思想文化中导致价值虚无的根本症结的结果。她试图以小说艺术去呈现人与世界的真实并激发“善”的信仰,以期化解西方当代社会的道德危机。
- 殷玮
- 关键词:艾丽丝·默多克善人谦卑无我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农科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通过分析农科研究生英语听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为期8周的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实验。结合农科学生特点,采用具有农科特色的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指导学生收听"美国之音"中的农业科技英语报道,以产出为目的,要求学生听后口头总结和互动。本文采用课堂观察、调查问卷和反思日记等方法收集数据。结果表明,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听说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学生英语听和说的能力均明显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也得到增强。同时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融合起来,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 许家平曹新宇殷玮
- 关键词:农科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
- 《凯利帮真史》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 2008年
- 《凯利帮真史》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彼得·凯里的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照下,彼得.凯里在《凯利帮真史》中代表边缘地位的声音发言,以想象的文本去建构与复原被正史压制、遮蔽与删除的"历史真相",并由此引发人们对澳大利亚殖民历史的新一轮反思,旨在重塑本民族文化身份。
- 殷玮
- 关键词:《凯利帮真史》新历史主义文化身份
- 中西人性观分殊与价值复归被引量:1
- 2013年
- 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在西方,人性问题是各家各派都比较集中关注的问题。中西人性观分殊的内在基石主要是体现在对人性善恶的认识上,主要包括:中西人性的出发点不同;中西人性的思维方式不同;中西人性的实现方法不同及中西人性的发展目标不同等方面。中西人性复归才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而这种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价值旨向,其价值向度体现在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各个层面。
- 殷玮
- 关键词:人性
- 试论文化导入在EAP教学中的不可或缺性
- 2017年
- 由于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在学术英语教学中适时地进行文化导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层面,诸如思维模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作宏观的认知与把握,可以帮助他们突破自身文化基因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从而更好地驾驭语言,提升学术技能与学术素养,成为具备跨文化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为推动本国的科技发展而服务。
- 殷玮许家平
-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语言文字
- 聚光灯下的女性们——评玛丽亚·伊琳·福纳斯的《菲芙和她的朋友们》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剖析了剧作《菲芙和她的朋友们》的深刻内涵。这部由美国当代女剧作家玛丽亚·伊琳·福纳斯所创作的女性主义杰作,洞烛幽微多方面妇女问题,充分揭示了父权制樊篱下女性意识普遍被贬抑、被遮蔽的状况。笔者认为剧作家并不仅止于揭露与宣传,她对于当今女权主义运动中的诸多症结也颇有洞见。她匠心独运,无论是独特的戏剧手段还是开放的戏剧内涵,都旨在打破观众陈旧的单一思维模式,从而对当今女性问题作更全面深刻的观照。
- 殷玮
- 关键词:无意识思维模式
- 人性无常莫测 谁能拔苦与乐——读陈继明《和尚》
- 2014年
- 陈继明的小说《和尚》通过讲述一个“和尚和妓女”的故事,引发人们透过形式与表象去探索人性,并思考精神信仰的本质.一个真实自然、瑕瑜并存的主人公的形象及其经历表明,心灵的安顿与超越并不拘于出家与在家的形式,关键是能在精神世界得到净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但因为人性的无常莫测,所谓自度度人,绝非易事.尽管自由解脱的彼岸世界似乎遥不可及,作者仍传达与坚守了一份理想情怀,希望滚滚红尘中的人们点亮心中的信仰之灯,在人生的逆旅中实现自我的救赎.
- 殷玮
- 浅议佛教对艾丽丝·默多克“善”的理念与小说创作的影响
- 2017年
- 默多克深刻剖析与批判了20世纪西方社会盛行的唯我主义,并提出克己无我的道德哲学。因为宗教信仰是导向善行的更为强烈的动力,她希望用"善"的信仰取代"上帝"的位置,作为道德的指南。默多克认为佛教在某些方面比基督教更具启发性,尤其是否定造物主与破除我执、避免教条与目的论。默多克本人在小说创作方面及其作品中的一些人物都展现出一种无我的境界,激发读者灵魂深处的善与爱。对"善"的境界存有一份终身向往与不懈求索的宗教情怀,或许是当今物质至上的社会生活的希望所在。
- 殷玮
- 关键词:佛教无神论
-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在当下的启示被引量:2
- 2010年
- 该文通过追溯儒家内圣外王理想的历史流变,试图寻求儒学在当前的解困与复兴之路。孔子开创的以仁和礼为内核的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以人为本位、以现实人生为基地,精粹在于"为己之学"。自发端处,内圣与外王就内含了性情与礼教、修身与济世之间的矛盾,表现了理想上统一、现实中分裂的状态。后儒基本都在孔子创立的框架中将论题不断分化和繁演,然而在其过程中,原始儒学仁礼融合的理想逐渐被剥离原有的活泼精神,流于僵化,并形成内圣强、外王弱的总体发展倾向。尽管儒学在当前面临生存困境,已不太可能再成为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但其对于中华民族的现代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儒家传统的复兴必须以真正践履为目标和标准,才能维系其生命力。
- 殷玮
- 关键词:内圣外王为己之学儒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