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振

作品数:18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6篇腰椎
  • 6篇内固定
  • 4篇胸腰椎
  • 3篇胸腰椎爆裂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前路
  • 3篇脱位
  • 3篇内固定治疗
  • 3篇后路
  • 2篇胸腰椎爆裂骨...
  • 2篇腰椎爆裂骨折
  • 2篇术后
  • 2篇椎骨
  • 2篇疗效
  • 2篇脊柱
  • 2篇骨折脱位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

机构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汉中3201...
  • 3篇贵阳医学院附...
  • 3篇苏州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汉中职业技术...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8篇欧阳振
  • 14篇杨斌辉
  • 8篇卫永鲲
  • 8篇刘丰虎
  • 7篇张波
  • 4篇刘继超
  • 4篇尹伟
  • 4篇张波
  • 3篇夏春林
  • 2篇赵金龙
  • 2篇尚显文
  • 2篇杨立峰
  • 2篇徐琳
  • 1篇宋永财
  • 1篇郭征
  • 1篇孙茂民
  • 1篇杨磊
  • 1篇于洋
  • 1篇吴涛
  • 1篇向阳

传媒

  • 3篇中国骨伤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伴窦道形成:口服利福平、环丙沙星加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近年国内外对骨折内固定后低毒性感染的报道有较多的文献,但对术后慢性低毒性感染内固定取出是否是必须的报道不一,没有固定的疗效判断标准,导致治疗方法结论不确切。目的:观察口服利福平、环丙沙星加皮瓣转移对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伴窦道形成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患者56例,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环丙沙星+利福平+皮瓣转移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静点抗生素+局部清创内固定取出治疗。两组均完成3-6个月的疗程,每1-3个月复查血沉、肝肾功及影像学指标评估疗效。结果与结论:随访6-24个月,治愈、好转患者无复发。治疗组24例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11例治愈,6例好转,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5%。经χ2检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口服利福平、环丙沙星加皮瓣转移对胫骨平台及踝部骨折内外固定后低毒性感染伴窦道形成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张波赵金龙欧阳振于洋吴涛宋永才李伍健刘继超尹伟杨立峰刘丰虎杨斌辉
关键词:植入物窦道形成利福平环丙沙星皮瓣转移
后路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采用后路经伤椎及邻近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椎管减压,关节突、横突间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观察术后伤椎复位情况。结果脱位完全纠正,伤椎骨折前缘高度恢复达85%~100%,术后脊柱后凸畸形即刻消失。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患者伤椎高度无丢失,骨折及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后路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能很好地恢复伤椎高度、矫正脱位及后凸畸形,增加固定椎的牢靠性,重建脊柱稳定性,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斌辉欧阳振刘继超张波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脱位内固定
改良Stoppa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Stoppa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3D打印组),45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常规手术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8±3.5)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两组术后Matta复位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利用改良Stoppa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术前制定合理手术方案,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操作及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且更便于术中骨折精准复位,有利于患者恢复。
徐琳卫永鲲欧阳振尹伟
关键词:髋臼骨折
胸腰椎爆裂骨折损伤机制及手术治疗被引量:16
2012年
胸腰椎爆裂骨折常伴有脊髓神经损伤,主要由瞬间脊髓神经受到暴力及复合骨折块突入椎管引起脊髓压迫所致。随着影像学、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研究的进展,近年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机制和形态学表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手术治疗得到长足发展。该文就胸腰椎爆裂骨折损伤机制及手术治疗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杨斌辉欧阳振夏春林郭征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
一期前路+后路单开门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2011年
目的:总结颈椎骨折脱位一期前后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取一期前路+后路单开门联合手术复位植骨内固定颈椎骨折脱位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2岁(21~65岁)。按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类:A级19例,B级15,C级9例;C4前脱位9例,C5前脱位22例,C6前脱位12例;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1例。半侧关节突绞锁15例,关节突半脱位11例,双侧关节突绞锁6例。结果:术后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2个月。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X线片,未出现钢板螺钉,植骨块,钛网松动脱出等情况,颈椎高度,曲度无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经一期前路+后路单开门联合手术内固定可达到复位、减压、固定融合并重建足够颈前后结构的稳定性,便于术后护理和康复。
张波杨斌辉刘丰虎欧阳振吴涛尚显文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后路单开门疗效
手部掌指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治疗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通过伤口、骨折愈合情况及TAFS评分标准对惠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3指功能优良,4指较差。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针道感染,2例出现开放性伤口感染,4指出现延迟愈合。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好、手指功能恢复快、患者花费少等优点。可作为手部骨折治疗的首选。
欧阳振刘丰虎杨斌辉张波卫永鲲
关键词:指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
先天性脊柱侧弯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弯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经我院治疗的120份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最后一次随访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脊柱侧弯程度及后凸的Cobb’s角。结果:通过治疗患者脊柱侧弯得到明显改善,半椎体节段侧弯Cobb’s角术前平均44.2°,术后平均15.1°,平均矫正率为65.8%,末次随访平均14.3°,矫正率64.2%;全主弯Cobb’s角术后平均矫正率60.7%,末次随访平均矫正率65.6%;半椎体节段后凸Cobb’s角术前平均15.3°,术后为正常范围值;术后和末次随访的头侧、尾侧代偿弯改善明显,5项指标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弯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可以达到显著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效果。
卫永鲲杨斌辉熊曼欧阳振刘继超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
不同训练方法对大鼠骨折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0年
目的:分析不同训练方法对大鼠骨折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建立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模型,另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将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减重平板训练组、游泳训练组和转笼训练组。分别于损伤前和损伤后对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测;术后35 d对大鼠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otrophyic factor,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脊髓组织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进行评测。结果:损伤后,手术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均降低;经不同方式训练后,大鼠的运动功能评分均上升,14 d^35 d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与模型组相比,训练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缩短,波幅、BDNF和NSE表达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均增大,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均降低,14 d^35 d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减重平板训练组各指标检测结果最优。结论:三种训练方式均可促进大鼠骨折后脊髓功能恢复,其中减重平板训练组恢复效果>游泳训练组>转笼训练组。
卫永鲲马慧玲欧阳振杨立峰雷涛
关键词:脊髓功能运动诱发电位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急性肱骨近端骨溶解症一例报告
2011年
病例报告 大块骨质溶解症(massive ostelysis,MOL)是极为罕见的骨病,发病7d骨质破坏者尚未见报告.我院收治一例肱骨近端急性骨溶解症患者,报告如下.
张波杨斌辉刘丰虎欧阳振李雅莉向阳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溶解急性大块骨质溶解症病例报告骨质破坏
应用VSD治疗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及外固定架治疗肢体严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开放性骨折的体会。方法:应用VSD及外固定架治疗31例患者,年龄13-77岁。均为下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全为新鲜创面,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外固定架固定骨折(部分骨质缺损,暂无需植骨),再用VSD材料覆盖创面。7-10d后拆除VSD材料,根据软组织缺损及其深部组织损伤情况,再次清创后取皮植皮术。部分可反复负压吸引后,再行取皮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术,皮肤成活后出院,对骨折进行随访,必要时3月后行植骨术。结果: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31例,均合并胫骨开放性骨折,经VSD材料负压封闭引流后,28例一期或二期取皮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做皮瓣转移术后愈合,1例患者因胫骨感染和大面积皮肤坏死,最终截肢。术后随访6-10个月,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VSD及外固定架治疗肢体严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开放性骨折后,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程度的保存患肢和恢复患肢功能。
杨磊卫永鲲尹伟宋永财欧阳振刘继超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外固定架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