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慧

作品数:16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城镇化
  • 2篇人口
  • 2篇人口城镇化
  • 2篇经济区
  • 2篇经济区域
  • 2篇高新技术产业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工作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圈
  • 1篇隐形
  • 1篇优质农产品
  • 1篇人均GDP
  • 1篇社会管理
  • 1篇社会管理制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问题
  • 1篇生态建设

机构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国家发展和改...

作者

  • 14篇欧阳慧
  • 2篇肖金成
  • 1篇相伟
  • 1篇黄汉权
  • 1篇罗松山
  • 1篇马晓河
  • 1篇宋建军
  • 1篇胡拥军

传媒

  • 6篇经济研究参考
  • 3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领导之友
  • 1篇中国科技投资
  • 1篇学术前沿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镇化道路研究被引量:37
2013年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将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22.5万亿~49.4万亿元,未来十年可拉动经济增长3.5~6.8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后半期,城镇化速度由递增转为递减,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8%~60%,在2040年左右达到70%~75%的峰值。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两个滞后"、"三个不协调"和"四个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战略,走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绿色低碳、集约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战略要立足农村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体制转轨的基本国情,着眼于推动体制机制由"双轨制"向"一元化"转变、发展重点由"扩空间"向"提功能"转变、空间布局由"板块式"向"网格化"转变,做到"四个坚持、四个发展"。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工真正彻底地融入城市社会,实现城镇化包容发展;二是坚持城乡一体,以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平等双向流动为重点,加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力度,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三是坚持高效集约,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建"发展轴—城市群"空间结构,夯实"两横三纵"国家级发展轴,重点推进"10+6"城市群建设,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绿色低碳,以建设美丽城市为方向,确保城镇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探索以扩大县级城市职能为重点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跨区域城市�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马晓河黄汉权罗松山欧阳慧相伟胡拥军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道路体制机制创新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被引量:44
2012年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依托一定地理空间通过长时间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状态。本报告分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现状与问题,探索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即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点、线、面耦合,构建"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区域空间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发展轴、发展城市群、培育增长极、构建经济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粮食能源和生态安全保障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设想。
肖金成欧阳慧
我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特征、问题与策略被引量:5
2007年
我国区域特约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 1.我国已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我国倡导发展特色经济的历史由来已久,现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大、有相当规模的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东部地带12个省、市、区充分发挥了紧邻港、澳、台地区和日韩两国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突出发展了以出口商品制造、农产品种植加工、外贸、国际航运、海洋捕捞及海产品加工和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其中,以北京和天津为轴心的京津唐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教育产业和旅游观光业等特色产业;上海是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等产业。同时,我国的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省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发展了以能源工业、矿业、原材料工业、机制制造、优质农产品种植养殖和食品加工业为主的特色产业(见表1)。
欧阳慧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旅游观光业优质农产品资源禀赋优势经济区域
区域发展趋势及对地质工作需求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分析了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四大变化,即人口继续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区域增长格局从东部地区"一马当先"向中西部地区全面加速、各区域协同并进转变,地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专业分工加强;研判了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即各地区经济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沿海发展带集聚发展态势更加突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对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及地质工作部署重点。
宋建军欧阳慧
关键词:地质工作
珠三角:与港澳携手共建世界级大都市圈
2010年
2009年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赋予珠三角新的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新定位为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创造了重大的战略机遇。
欧阳慧
关键词:大都市圈港澳
谨防农民工落户的“隐形门槛”被引量:7
2016年
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群体在城镇落户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就“十三五”规划建议所做的说明中指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要求加快推进“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放宽城镇落户条件”。
欧阳慧
关键词:农民工群体人口城镇化隐形五中全会常住人口
我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策略被引量:5
2007年
我国倡导发展特色经济的历史由来已久,现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大、有相当规模的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东部地带12个省、市、区充分发挥了紧邻港、澳、台地区和日韩两国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突出发展了以出口商品制造、农产品种植加工、外贸、国际航运、海洋捕捞及海产品加工和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其中,以北京和天津为轴心的京津唐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
欧阳慧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域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被引量:6
2010年
欧阳慧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三十年工业革命时期传统农业社会改革开放初期
一步到位以户籍化促进有条件农民工的城镇化被引量:1
2017年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近年来,农民工不愿意进城落户的说法"满天飞"。随着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缩小以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进程的推进,不管是学界还是政界,不少人对中央屡次提出的"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提高户籍城镇化水平"存有疑问,
欧阳慧
关键词:户籍改革城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制度人口城镇化现行户籍制度自由迁徙
不同尺度区域空间组织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加强空间尺度分析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要解决不同的核心问题,影响其空间组织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这些主导影响因素通过空间节点的优化、空间通道的重组和要素"流"的管理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由于不同尺度区域的空间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具体内容是不同,所以在考虑不同尺度的区域空间组织时,相应的时间跨度、规划结构和土地功能类型划分也有不同的要求。
欧阳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