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其元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细胞
  • 3篇抗原
  • 3篇宫内
  • 2篇血浆
  • 2篇异位症
  • 2篇孕妇
  • 2篇人类白细胞
  • 2篇人类白细胞抗...
  • 2篇妊娠结局分析
  • 2篇胎儿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癫痫
  • 2篇细胞抗原
  • 2篇淋巴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1篇梅其元
  • 4篇林力
  • 4篇王新
  • 2篇朱付凡
  • 2篇丁依玲
  • 2篇林力
  • 2篇周有才
  • 2篇方小玲
  • 2篇郭实士
  • 2篇李潍
  • 2篇廖可宏
  • 2篇王新
  • 1篇彭龙开
  • 1篇林力
  • 1篇郭勇
  • 1篇李乐华
  • 1篇王新
  • 1篇王北兰
  • 1篇皮培湘
  • 1篇方小玲

传媒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丙嗪和氯氮平对小鼠生殖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的诱变效应被引量:1
1997年
为探讨氯丙嗪和氯氮平在使用临床治疗剂量时的遗传毒理效应,研究了两药对小鼠生殖细胞和小鼠子代体细胞的影响,以及对人体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及微核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连续给药5天后第1周两药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均能引起小鼠精子头部畸形率明显增高,但停药4周后对精子的致畸作用基本消失;(2)两药对小鼠睾丸细胞及子代体细胞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均无明显影响;(3)两药在治疗剂量时对人淋巴细胞的SCE频率及微核率无明显影响,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研究亦未见两频率有明显改变;(4)两药的血药浓度与SCE频率及微核率之间无量效关系。研究结果提示,两药在临床治疗剂量时对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结构以及对人体遗传物质均无明显损伤作用。
杨玲玲李乐华谭立文黄能达梅其元曾设民朱亚辉
关键词:氯丙嗪氯氮平生殖细胞淋巴细胞
癫痫患者血浆及红细胞中抗氧化剂水平的测定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癫痫疾病状态下血浆及红细胞 (RBC)中抗氧化剂水平的变化。方法 :测定 39例正常对照组、32例癫痫疾病组和 2 6例癫痫治疗组的RBC内谷胱甘肽还原酶 (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红细胞膜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 (MDA)、红细胞溶血百分率以及血浆中铜蓝蛋白 (CER)、维生素A ,C ,E(VitA、VitC、VitE)等。结果 :疾病组的红细胞MDA ,溶血百分率 ,GSH Px ,CAT及血浆CER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红细胞GR、SOD和血浆VitA ,VitC ,VitE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其中红细胞GR ,血浆维生素C ,P <0 .0 1) ;治疗组的红细胞GR ,SOD ,血浆VitC ,VitE均显著高于疾病组 (P <0 .0 5 ,其中GR ,P <0 .0 1)。结论
廖可宏梅其元周有才
关键词:癫痫血浆红细胞抗氧化剂炎症反应
长沙地区孕妇TORCH感染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5
2001年
李青王新林力梅其元
关键词:风疹弓形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TORCH感染
原发闭经患者的染色体检查与病因分析被引量:13
2001年
通过对 2 81例原发闭经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 ,发现 78例患者有性染色体数目和 /或结构异常 ,占总数的 2 7.8% ,2例患者有常染色体结构异常 ,占总数的 0 .8%。在 78例性染色体异常患者中 ,闭经原因为性腺发育不全或缺失者占卵巢性闭经患者的 48.4% ,而在下生殖道器质性病变性闭经、子宫性闭经、垂体及下丘脑性闭经以及单纯性腺发育不全症患者中性染色体则未见异常 ,提示对于卵巢性闭经患者染色体检查是主要的病因诊断依据 :而对于其它原因所致的原发闭经者 ,应从分子水平加以研究探讨以寻找致病原因。
王新林力李潍梅其元
关键词:原发闭经性染色体性腺病因
孕妇HCMV感染及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了解孕妇感染HCMV后对胚胎、胎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 4 14 8例长沙地区孕妇进行TORCH -IgM检测。结果 在对 4 14 8例长沙地区孕妇进行TORCH -IgM检测中 ,发现有 6 2例孕妇为HCMV -IgM阳性 ,阳性率为 1 5 %。在随访的 5 8例孕妇中 ,妊娠结局为自然流产者达 31% (18/ 5 8) ;为死胎及胎儿畸形者达 19% (11/5 8) ,显著高于其他异常妊娠结局者 (P <0 .0 0 1)。结论 HCMV宫内感染是导致胚胎和胎儿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也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 ,提高孕妇免疫能力 ,加强孕期健康教育 ,避免和减少易感因素的接触 ,是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另外 ,大力推广孕前优生检测也是防止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王新皮培湘朱付凡丁依玲林力梅其元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孕妇妊娠胎儿宫内感染
孕中期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322例病例分析
2004年
王新朱付凡丁依玲林力梅其元王北兰
关键词:中期妊娠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
血浆及红细胞中抗氧化剂水平和抗氧化作用与癫痫的关系(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细胞内过氧化物质增加产生的氧化损伤可以加速癫痫发作的频率,而通过氧化还原作用消耗过氧化物,可起到对中枢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目的:分析癫痫患者血浆及红细胞中抗氧化剂水平的变化。设计:非随机同期化的平行对照(相互对照、空白对照)。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检验科、精神科、药剂科。对象:2000-03/1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癫痫患者(癫痫疾病组)32例,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的诊断及分类标准,且未经过任何治疗。男17例,女15例,年龄27~59岁。同期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癫痫患者(治疗组)26例,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的诊断及分类标准,接受了1年多的苯巴比妥类药物的治疗,在此期间无癫痫急性发作的症状;男16例,女10例,年龄24~58岁。正常对照组为随机选取本院门诊体检人员39例,体检各项提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男23例,女16例。上述均为知情同意者。方法:3组对象于清晨8:00~9:00空腹采集静脉血2mL。采用酶偶联连续监测法测定红细胞的内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比色法测定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改良TBA比色法测定红细胞中丙二醛的含量。同时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以溶血百分率计算)。
廖可宏梅其元周有才胡敏
关键词:癫痫神经元红细胞血浆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之间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法 ,对经手术证实为内异症的 40例患者 (内异症组 )及无内异症的 5 0例正常妇女 (对照组 )进行HLA Ⅰ类抗原的A、B位点多态性检测。内异症组和对照组均为无血缘关系的湖南、江西籍汉族妇女。结果 在HLA Ⅰ类抗原A位点上 ,两组抗原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在HLA Ⅰ类抗原B位点上 ,内异症组的HLA ⅠB46抗原频率为 33% ,对照组为 16 % ,相对危险率 (RR)为 2 5 2 78,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内异症组的HLA ⅠB48抗原频率为 3% ,对照组为 16 % ,RR为 0 134 6 ,两组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内异症的发生与HLA ⅠB46抗原存在关联 ,HLA
王新林秋华郭实士方小玲李潍林力梅其元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淋巴细胞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DCD单中心工作经验介绍
郭勇梅其元彭龙开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RB1等位基因之间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法 ,对 4 0例内异症患者 (内异症组 )及 5 0例正常女性 (对照组 )的HLA DRB1等位基因位点进行分类。结果 内异症组和对照组共检出 13种DRB1等位基因。内异症组等位基因检出率最高者是DRB1 15 ,检出率为 4 5 0 % (18/40 ) ,等位基因频率为 0 2 5 84 ;对照组等位基因DRB1 15的检出率为 2 6 0 % (13/5 0 ) ,等位基因频率为 0 1398,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DRB1 15等位基因中共检出 15 0 1和 15 0 2两个多态性位点。内异症组中DRB1 15 0 1阳性率为 35 0 % (14 /40 ) ,等位基因频率为 0 1938,DRB1 15 0 2阳性率为10 0 % (4/40 ) ,等位基因频率为 0 0 5 13;对照组中DRB1 15 0 1阳性率为 2 0 0 % (10 /5 0 ) ,等位基因频率为 0 10 5 6 ,DRB1 15 0 2阳性率为 6 0 % (3/5 0 ) ,等位基因频率为 0 0 30 5。内异症组与对照组DRB1 15 0 1和DRB1 15 0 2两个多态性位点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内异症的发生与HLA DRB1 15有关 。
王新刘春宇林秋华方小玲林力梅其元
关键词:多态性子宫内膜异位症HLA-DR抗原等位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