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苏娟
- 作品数:30 被引量:3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介形虫群集性死亡事件成因被引量:10
- 2010年
-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发育含大量介形虫化石的介形虫层,介形虫层的单层厚约5~200cm。介形虫层具有低伽马、高电阻、低声波等测井响应特征。以测井资料识别介形虫层为基础,研究了介形虫层在平面上不同相带及其在纵向高频层序格架下的分布规律,探讨了介形虫群集性死亡的原因。介形虫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大庆、龙虎泡—红岗阶地、黑帝庙等环坳带,盆地东部相对不太发育,滨浅湖是介形虫生存的有利环境;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青一段上部及青二段。高频层序旋回控制了介形虫的繁殖与死亡,介形虫群集性死亡事件主要发生在基准面下降期间。介形虫的群集性死亡与湖泊面积扩大无关,更与海侵事件无关。基准面下降造成水体变浅、矿化度增高以及砂岩进入滨浅湖可能是导致介形虫群集性死亡的直接原因。
- 潘树新梁苏娟史永苏王天琦王建功曹学明唐振兴李本才董丽红刘晓芳
- 关键词:介形虫青山口组松辽盆地海侵
- 大型坳陷湖盆异重流成因的水道-湖底扇系统--以松辽盆地白垩系嫩江组一段为例被引量:38
- 2017年
- 以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地区白垩系嫩江组一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沉积学、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分析,发现异重流成因的大型水道—湖底扇系统,对大型坳陷湖盆深水区分布的异重流及其形成的异重岩进行研究,构建了陆相湖盆异重流成因的水道—湖底扇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异重流发源于盆地边缘,经北部三角洲后在深水区形成完整的水道—湖底扇系统。自北向南依次发育顺直水道和弯曲水道,直线延伸距离超过80 km,宽度100~900 m;水道末端发育湖底扇,最大面积可达20 km^2。该系统主要以细粒沉积为主,发育块状砂岩和流水成因的沉积构造,内部发育侵蚀接触面,富含陆源有机质碎屑,具底床载荷和悬浮载荷兼有的形成机制。异重岩沉积序列表现为向上变粗和向上变细的旋回成对出现,反映洪水逐渐增强随后又减弱的动力学特点。
- 潘树新刘化清ZAVALA Carlos刘彩燕梁苏娟张庆石白忠峰
- 关键词:松辽盆地异重流
- 松辽盆地西部地区地震沉积相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提出了地震沉积相和地震沉积相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震相和地震沉积相的差异,提出了地震沉积相分析的具体流程和方法:从地震地貌形态分析入手,在沉积模式指导下,用测井和岩心资料做标定,结合岩石物理方法,将地震沉积相转换成沉积相.以松辽盆地为例,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多种地震沉积相模式,并逐一描述其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震沉积相分析方法,得到了相应的沉积相图.
- 刘彩燕潘树新梁苏娟
- 关键词:地震相沉积相地震地貌松辽盆地
-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深水细粒沉积体系的微相类型及其页岩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厘清陆相湖盆深水区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对页岩油气勘探区带优选的影响,对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页岩区进行精细岩心观察、测井分析、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解释、全岩光片显微组分测定、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微观孔隙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深水细粒沉积体系可划分出油页岩、深湖泥、底流改造砂、介壳滩、浊积以及块体搬运体共6种沉积微相。沉积微相与有机质赋存状态、储集空间类型以及油气富集类型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油页岩和深湖泥微相的储集空间类型以有机质孔、黏土矿物粒间孔、自生黄铁矿颗粒间孔、微裂缝为主,属于基质型油气富集类型;介壳滩、底流改造砂、浊积微相属于夹层富集型油气富集类型,是页岩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块体搬运体微相属于孔隙富集型油气富集类型。
- 陈彬滔潘树新王天奇张庆石梁苏娟刘彩燕
- 关键词:页岩油气沉积微相青山口组
- 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模式及其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 王建功王天奇梁苏娟
- 关键词:LACUSTRINEBASINBASIN
- 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事件沉积被引量:8
- 2005年
- 在松辽盆地北部长垣以西葡萄花油层下部发现了风暴岩和浊积岩事件沉积,两者均属于较深水低密度沉积。根据岩性、岩相和沉积构造特征,风暴岩从下向上可依次划分为液化泥岩、含砾泥岩、泥砾岩、密集砾岩、湖相泥岩、滑塌变形6个岩相段;与之对应的形成过程依次为:液化、混杂悬浮、冲刷、牵引、稳定、滑塌变形6个阶段。浊积岩由6期事件形成,下部为不完整的鲍玛序列,分别由A、B2段构成;最后一期相对较完整分别由A、B、C、E段构成。风暴岩及浊积岩均形成于坡折带发育区的低水位体系域,两者具备相似的成因背景,其形成过程具内在的因果关系,松辽盆地长垣以西地区深水低密度部分浊积岩是由风暴作用机制触发而形成的。
- 王建功王天琦梁苏娟王雅峰贺顺义王占国
- 关键词:风暴岩浊积岩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
- 陆相湖盆深水块体搬运体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以松辽盆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为例被引量:9
- 2015年
- 深水储层已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传统观点认为此类储层物性差,但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表明,陆相湖盆深水块体搬运体可形成优质储层,其储层物性甚至优于三角洲前缘。以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实测孔隙度、地层水有机酸含量、地层超压等资料为基础,对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深水块体搬运体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青山口组深水块体搬运砂岩为高结构成熟度的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碎屑颗粒以点接触为主,方解石胶结物和石英次生加大现象少见。深水块体搬运优质砂岩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作用和超压旋回的控制。块体搬运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基础,使其继承了三角洲前缘高能环境砂岩的原始孔渗特征;超压抑制破坏性成岩作用是核心,使原始孔隙得以保存、胶结物含量少;有机酸溶蚀是补充,促进次生孔隙发育。青山口组深水块体搬运砂岩呈透镜状分布于源岩内部且具有良好的物性,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 陈彬滔潘树新梁苏娟张庆石刘彩燕王革
- 关键词:松辽盆地储层物性次生孔隙青山口组
- 对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藏的再认识被引量:27
- 2003年
- 在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杏山向斜区白垩系姚家组葡萄花油层的勘探中,以往按岩性油藏模式部署勘探,未获重大突破。根据该地区葡萄花油层顶部、底部砂岩和湖泛泥岩标准层的测井曲线形态特征,结合地层厚度变化,认为葡萄花油层为条带状河道砂体和透镜状河口坝砂体,总体由西往东、由北往南逐渐减薄,油藏形成主要受继承性断裂背斜带控制,平面油水分布明显受断层控制,油藏类型属于构造 岩性型,岩性因素使油藏进一步复杂化。按该认识进行勘探部署,使含油面积扩大102km2,预计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800×104t。
- 王寿庆许先华何祖荣张育民梁苏娟韩小强姚亚明
- 关键词: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岩性油藏标准层
- 坳陷湖盆沿岸坝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成藏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被引量:20
- 2012年
- 基于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沿岸坝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沿岸坝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沉积构造以浪成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等浅水构造为主,且沉积相序主要为反序、复合相序;粒度概率曲线以两段式为主。沿岸坝由于受到湖流和湖浪作用的改造,坝体外缘形成形态各异的斜坝和直坝沉积。时间上沿岸坝主要发育于青一段和青二段中短期旋回的下降期;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各三角洲之间的湖湾区,坝体分布明显受到坡折带和湖岸线迁移的控制,西部陡坡带的坝体具有砂岩厚、相带窄的特点,南部缓坡带的坝体具有砂岩薄并呈多排展布的特点。沿岸坝是坳陷湖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容易形成多种类型的原生油气藏。
- 潘树新王建功刘彩燕赵志魁赵占银王立武梁苏娟
- 关键词:青山口组坳陷湖盆松辽盆地
- 陆相湖盆块体搬运体的沉积特征、识别标志与形成机制被引量:37
- 2013年
- 块体搬运体已经成为大陆边缘重力流勘探的新领域。与大陆边缘相比,陆相湖盆是否存在大规模的块体搬运体及其沉积特征、识别标志、形成机制、分布规模、外部形态及与浊积岩的差异性都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利用松辽和二连等坳陷或断陷盆地的地震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陆相湖盆的重力流可以分为块体搬运体和浊积岩,二者在沉积特征、流体浓度、流态、流变学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块体搬运体以层流为主,具有固体和宾汉流体的特征,常见弹性、脆性及塑性形变,除常见块状砂岩外,还发育大量包卷层理、滑塌变形构造、布丁构造及微断裂等同沉积或软沉积变形构造,同时也可见到泥岩漂砾等;浊积岩以紊流为主,具有牛顿流体的特征,发育递变层理。厚层块体搬运体在地震上具有透明和乱岗状的弱反射特征,而薄层块体搬运体具有眼球形的强反射结构。块体流不仅具有重力流的粒度分布特征,同时还具有牵引流的粒度分布特征。与浊积岩相比,块体搬运体在陆相湖盆的分布更为广泛,不仅层数多,而且单层厚度大,具有更好的储集性能,是中国陆相湖盆重力流勘探的新领域。
- 潘树新郑荣才卫平生王天奇陈彬滔梁苏娟
- 关键词:重力流砂质碎屑流浊流陆相湖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