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新群
- 作品数:78 被引量:1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APRI评分对再次胆道手术合并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对于再次胆道手术合并乙肝肝硬化术前评估的可行性,并与其他评估指标进行比较。讨论再次胆道手术合并乙肝肝硬化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7例再次胆道手术同时合并乙肝肝硬化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再次胆道手术合并乙肝肝硬化病人按照Child-Pugh分级A级22例,B级23例,C级2例;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5例;腹腔出血3例;腹腔感染3例;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液3例;胆漏2例;应激性溃疡伴出血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1例(急诊手术)。将APRI评分、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可得出APRI曲线下面积最大,且P<0.05。结论 APRI评分体系对于再次胆道手术合并乙肝肝硬化病人术前评估效果优于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系统。虽然再次胆道手术合并乙肝肝硬化增加了手术风险,但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 杨轩柴新群储鸿鹏
- 关键词:再次胆道手术肝硬化APRI
- PLAGL2、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的共同调控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AGL2)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SP-C)基因启动子的共同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定点诱变技术和体外细胞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PLAGL2、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PLAGL2、TTF-1及SP-C在人胚肺和成熟小鼠肺Ⅱ型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结果显示TTF-1、PLAGL2共转染后所测SP-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值明显低于PLAGL2共转染后SP-C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值(P<0.01);SP-C基因启动子野生型质粒转染后的荧光素酶活性值明显低于其突变体质粒转染后的活性值(P<0.005);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PLAGL2基因的表达水平随胚肺发育成熟而逐渐减少,TTF-1和SP-C基因的表达水平则逐渐增高。结论:在肺Ⅱ型细胞中,PLAGL2和TTF-1对SP-C基因共同调控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相互抑制的关系。
- 邓飞涛柴新群
- 关键词:TTF-1实时荧光PCR
- 白血病相关基因表达谱及意义
- 李慧玉黄士昂揭盛华邹国林张佳华杜雯李小青贺艳丽刘燕婕柴新群
- 白血病是累及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均同基因变异有关。该课题研究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造血细胞基因表达谱,进一步阐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1.粒细胞白血病基因表达谱研究该项目在国际上率先筛...
- 关键词:
-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表达谱发病机制
- 胆道再次手术的术前评估及处理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术前评估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03-01/2007-03收治的127例胆道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占66.9%,其次为胆囊残留、胆管下端梗阻,胆漏等.再次胆道手术主要手术方式包括肝叶部分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T管引流.胆道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2%.有7例胆道再次手术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术中出血达800-1500mL.结论:为了减少胆道再次手术,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术中详细的探查及术后合理的治疗.
- 柴新群冯贤松张寿熙
- 关键词:胆道胆结石胆道再次手术
- 胆肠Roux-en-Y吻合术在胆道再次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胆肠Roux—en/一Y吻合术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5月我院再次胆道手术中行胆肠Roux—en—Y吻合的临床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伤口感染2例,胆漏、肠瘘、胰瘘各1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胆肠Roux—en—Y吻合是复杂、再次胆道手术重要的手术方式,但直该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 李锦锦柴新群李潼吴军卫孟元普
- 关键词:ROUX-EN-Y吻合术再次胆道手术胆肠吻合
- 胆管癌的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被引量:5
- 2008年
- 柴新群安丹冯贤松
- 关键词:胆管癌流行病学
- 介入栓塞治疗胆道大出血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评价血管造影和栓塞对胆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过去 8年间收治胆道大出血6例 ,均采用腹腔动脉和选择性肝右或左动脉造影 ,随即行肝动脉分支出血点近端栓塞。结果 :6例患者经这种方法治疗 ,出血立即停止。其中有一例患者由于再出血而行第二次栓塞。所有患者均存活 ,随访半年 - 5年无再出血。结论 :胆道大出血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是安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与手术比较 。
- 柴新群邓飞涛王春友郑启昌白植军冯贤松
- 关键词:胆道出血放射学介入性栓塞治疗性
- 肝脏小病灶术前评分系统的建立及在小肝癌预测中的应用
- 2023年
- 背景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患者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如何提高肝脏小病灶患者的SHCC的诊断率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因此,评估肝脏小病灶患者患小肝癌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延长患者生存期至关重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常见指标初步建立肝脏小病灶术前评分系统,并探索其在SHC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1/2022-12因肝脏小病灶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两组患者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变量,并对根据筛选出的主要危险因素权重进行赋值,建立肝脏小病灶术前评分系统,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评估其诊断SHCC的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硬化、术前AFP水平升高、影像学诊断恶性肿瘤这4个变量与SHCC的发生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肝脏小病灶术前评分系统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为0.864,临界值为3.5分,再根据两组患者分值分布情况及ROC分析结果将患者发生SHCC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级分析.结论根据临床常用指标初步建立的肝脏小病灶术前评分系统对早期诊断肝脏小病灶良恶性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王茜柴新群
- 关键词:小肝癌评分系统
- 介入治疗在胆道大出血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被引量:3
- 2003年
- 柴新群
- 关键词:介入治疗胆道大出血
- 介入治疗在胆道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柴新群
- 关键词:胆道出血栓塞治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