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江

作品数:10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纵向岭谷
  • 3篇纵向岭谷区
  • 3篇国际河流
  • 2篇红河流域
  • 1篇学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载力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入侵
  • 1篇入侵
  • 1篇生计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赤字
  • 1篇生态足迹
  • 1篇湿地
  • 1篇湿地系统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隋唐

机构

  • 10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柳江
  • 6篇何大明
  • 5篇胡金明
  • 3篇冯彦
  • 2篇李运刚
  • 2篇甘淑
  • 1篇邓伟
  • 1篇李静若
  • 1篇陆颖
  • 1篇唐继华
  • 1篇王文玲
  • 1篇武瑞东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纵向岭谷区的跨境生态安全与调控体系被引量:15
2007年
在对国内外跨境生态安全研究综合的基础上,系统地判识了纵向岭谷区存在的跨境生态问题类型、分布、特点、驱动力,提出了综合调控体系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除沙尘暴外,中国陆疆地带目前所面临的跨境生态安全问题在纵向岭谷区均有分布,较直接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水电梯级开发、公路建设和国际陆路大通道开发、河道整治和国际航运开发、坡地开垦和矿山开发;跨境生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陆地,只能影响地域上有直接关联的区域;在国际水道系统中的跨境生态安全问题,以境内的生态变化对境外产生影响为主;在沿边地带则以境外的生态变化对境内的影响为主,其中尤以境外生物入侵的危害严重、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需要从边境生态防护工程建设、生态安全阈值设定、跨境保护区建设、生物入侵调控、生态安全监控平台构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和法规建设、合作机制以及机构能力建设等多方面,构建跨境生态安全多尺度综合调控体系.目前最为重要的是,在现有多重国际区域合作中,加强跨境生态安全维护的参与式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成立区域跨境生态安全风险基金、促进国际跨境生态补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预警系统等.研究为维护该区的跨境生态安全、减少跨境冲突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中国其他陆疆沿边地区的跨境生态安全维护具有参考意义.
何大明柳江胡金明冯彦甘淑
关键词:纵向岭谷区国际河流
纵向岭谷区的跨境生态安全及其调控体系
在对国内外跨境生态安全研究综合的基础上,系统地判识了纵向岭谷区存在的跨境生态问题类型、分布、特点、驱动力及其综合调控体系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除沙尘暴外,中国陆疆地带目前所面临的跨境生态安全问题在纵向岭谷区均有分布,较直接...
何大明柳江胡金明冯彦甘淑
文献传递
亚洲国际河流的合作研究进展——“拓展亚洲国际河流跨境水与生态安全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2006年
柳江
关键词:国际河流生态安全
地缘合作中的陆疆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被引量:18
2015年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地缘政治经济合作的加强,世界各国的持续发展不仅日益高度依存,相互间对资源与环境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使跨境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渗入到国家安全、国际经济和贸易等各个层面。在此背景下,毗邻国家间围绕国际河流开发的地缘合作发展最为迅速,导致陆疆跨境生态安全问题突出,广受关注。本文从跨境水资源利用、沿边境土地变化特征、生物跨境入侵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地缘合作中的主要陆疆跨境生态安全问题及其研究进展,总结了基于水、陆生态系统跨境生态安全科学调控的主要机制与成效。结果表明:陆疆跨境生态问题呈现出以跨境水问题为核心,土地等自然资源利用、动植物保护与生物入侵防控、灾害监测与预防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态势,跨境问题与全球变化相互交织,在某些区域呈现加剧的趋势。创新安全理念,进行深度地缘合作已成为应对跨境生态安全问题主流思维。本文结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一带一路"沿途跨境水安全、入境河流水安全污染、流域环境风险以及大型工程的交互影响等方面展望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研究和调控的陆疆跨境生态安全问题。
柳江武瑞东何大明
关键词:国际河流
红河流域1960—2007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7
2012年
利用中国境内红河流域23个气象站点1960—2007年的逐日降水数据,基于极端降水指数分析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频次和强度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高值区分布在江城—绿春—金平—河口一线以南,低值区分布在巍山—南涧—弥渡一线以北及元江中游河谷;极端降水频次峰值出现在7月,汛期极端降水出现频次占全年的91.48%。1960—2007年期间,极端降水指数均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极端降水贡献率和平均日降水强度上升趋势较为显著,线性趋势值分别为0.68%·(10 a)-1和0.17 mm·d-1·(10 a)-1。除了平均日降水强度整体上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外,其余5个极端降水指数趋势变化具有空间差异性,增加的站点大多分布在李仙江上游、元江中上游和藤条江流域,减小的站点大多分布在李仙江下游、元江下游和盘龙河流域。
李运刚何大明胡金明柳江
关键词:极端降水事件极端降水指数红河流域
隋唐与北宋淮河流域湿地系统格局变迁被引量:9
2009年
基于"国家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北宋》为主信息源,生成隋唐(公元581-907年)和北宋(公元960-1127年)时期淮河流域湿地系统宏观格局分布图,结合淮河流域的相关历史地理文献,分析了隋唐和北宋时期淮河流域湿地系统的宏观格局变化,探讨了该历史时期淮水流域湿地系统的主要湿地类型的变化趋势、驱动与效应。研究表明:隋唐和北宋时,淮水流域湿地系统的宏观格局变化不大,隋唐时处在稳定阶段,北宋时处在较稳定阶段。河流和湖沼等自然湿地宏观分布格局变化小,是当时流域湿地系统保持宏观格局稳定的基本原因。流域湿地系统变化主要来自于以运渠、库塘和灌溉沟渠等为主的人工湿地的发展和演变,隋唐王朝的宏观政策促进了当时流域各类人工湿地的发展;唐末—北宋熙宁元年,流域各类人工湿地因战争等政治原因大量荒废;北宋中期后因系列新政实施,流域人工湿地又得以再次发展。隋唐—北宋时淮河流域人工湿地的变化与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影响。
胡金明邓伟唐继华柳江
关键词:隋唐北宋淮河流域湿地
纵向岭谷区从贫困走向小康的生计多元化特征--德钦县案例
2017年
消除贫困既是当今最大的全球性挑战,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标。通过研究云南省德钦县农民在1978年到2015年的经济状况变化,发现了随着一系列发展政策的实施,德钦县的农业和工业的经济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逐步改善了农民单纯依赖粮食和畜牧业的贫困状况,收入的多元化和政府补贴成为农民生计正在从温饱走向小康的关键因素。
王文玲柳江李艳波冯彦
关键词:生计贫困纵向岭谷区
1960-2007年红河流域强降水事件频次和强度变化及其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利用中国境内红河流域23个气象站点1960-2007年的逐日降水数据,分析流域强降水事件频次和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影响。结果表明:①强降水频次和强度在空间上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流域下游的河口—金平—绿春—江城一带为高值区,上游的巍山—南涧—弥渡一带则为低值区。②强降水频次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存在空间差异,趋势增加的站点大多分布在李仙江上游、元江中上游和藤条江流域,趋势减少的站点大多分布在李仙江下游、元江下游和盘龙河流域。③从流域整体来看,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近48年来强降水频次和强度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频次和强度的趋势变化幅度分别为0.26 days/10a和0.18 mm.day-1/10a;研究时段内频次和强度在时间变化上没有显著突变点。④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强降水变化的影响,表明近20年间强降水频次和强度的增加,增大了局部地区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的风险,河流泥沙含量也随之增加。
李运刚胡金明何大明柳江
关键词:红河流域
路域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14年
大量研究表明,公路的多方面因素影响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和扩散,因此深入了解路域生态系统中植物入侵的普遍规律,对有害入侵植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就路域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不同公路的等级、光照水平、干扰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入侵植物沿公路纵向和垂向的分布特征,归纳了防治建议,并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国怀亮柳江
关键词:植物入侵影响因素
云南省15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被引量:38
2006年
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状态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M.Wackernagel等提出并完善的生态足迹模型就是一种定量测量可持续状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比较一定区域人类社会消费需求所需土地(生态足迹)与该区域可支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承载力)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状态。以云南省为例,对1988至2003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云南省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由1988年的0.856 8 hm2增长到2003年的1.584 5hm2,年均增幅达4.2%;在人均承载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生态赤字持续扩大,从1988年的0.046 5hm2增加到2003年的0.679 1hm2,年增幅超过20%。
陆颖何大明柳江李静若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