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
- 作品数:130 被引量:505H指数:1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气工程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识别我国抗震框架结构柱梁强度级差措施的有效程度
- 本文利用杆系结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程序PL-AFJD,对严格按我国修订后规范设计的各设防烈度区的不同类型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多波输入完成了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水准下的系列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规范一级抗震...
- 白绍良韦锋杨红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抗震等级
- 文献传递
- 不同强度钢筋考虑屈曲的低周疲劳损伤模型
- 2023年
- 钢筋混凝土柱受力后期的重要非弹性特征之一是纵向钢筋受压屈曲,以及反复拉压之后断裂,但可考虑钢筋屈曲的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很少,且少数考虑屈曲的疲劳损伤模型无法直接用于不同强度钢筋的疲劳损伤计算和断裂分析。对长径比为6.25、9.375、12.0、15.0的HRB400钢筋、HRB500钢筋试件分别进行考虑屈曲的拉压相等循环加载、拉压不等循环加载试验,测量平均应力-平均应变(σˉs-εˉs)曲线和跨中横向屈曲位移。与HRB600钢筋的相应试验结果结合,形成系统性试验数据。基于试验数据分析屈服强度、长径比对屈曲钢筋极限变形能力的影响,考察传统C-M疲劳寿命模型、基于总平均应变幅εˉsa的修正C-M模型对屈曲钢筋的适用性,并分析误差原因;提出适用性较好的基于循环总平均应变幅εˉsa-cyc的修正C-M疲劳模型。结果表明:由于钢筋的εsu、εsult和fu等力学性能参数不同,不同强度钢筋试件屈曲后的低周疲劳受力性能存在差异;屈曲钢筋循环受力时的极限变形能力与低周疲劳损伤有关,仅根据单调受拉的极限拉应变εsu不能正确判断钢筋的断裂状态;基于总平均应变幅εˉsa的修正C-M模型无法合理考虑不同加载方式对屈曲钢筋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存在系统误差;基于εˉsa-cyc的修正C-M模型可合理考虑不同加载方式的影响,能直接用于不同强度、不同长径比钢筋,且误差较小。
- 杨红彭荣盛赵银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柱屈曲低周疲劳加载方式
- 考虑屈曲效应的混凝土柱纵筋低周疲劳性能和变形能力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屈曲导致的局部塑性应变集中将使钢筋损伤加重,并提前断裂。传统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如Coffin-Manson模型,简称C-M模型)中未考虑屈曲效应的影响,这将高估屈曲钢筋的低周疲劳寿命。为研究屈曲对钢筋疲劳寿命的影响,完成了30个原状钢筋试件考虑屈曲的循环加载试验,得到了钢筋断裂时的极限塑性平均应变的测量结果,分析了局部应变与试件平均应变的差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屈曲钢筋循环加载试验进行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提取了屈曲钢筋关键截面的局部应变,将塑性平均应变幅、塑性局部应变幅分别代入传统C-M模型,得到了累积疲劳损伤指数计算结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可合理考虑钢筋屈曲效应影响的改进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可更准确地计算屈曲钢筋循环受力试验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塑性局部应变幅的传统C-M模型高估了屈曲钢筋的低周疲劳损伤,基于塑性平均应变幅的传统C-M模型低估了屈曲钢筋的低周疲劳损伤;基于塑性局部应变幅平均值的改进C-M模型精度更高,但测量、计算局部应变困难;基于塑性平均应变幅的改进疲劳损伤模型精度相对稍低,但使用方便。改进低周疲劳损伤模型可有效考虑屈曲对钢筋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能更准确地预测钢筋混凝土柱纵筋的屈曲断裂时刻。
- 杨红冉小峰谢琴
- 关键词:混凝土柱纵筋屈曲循环加载试验
- 纤维模型中非线性剪切效应的模拟方法及校核被引量:16
- 2011年
- 传统纤维模型忽略了非线性剪切效应,难以用于剪力墙等构件的非线性反应模拟。建议采用直接在截面层次上定义非线性剪切恢复力关系的方法。构件截面的弯曲刚度、轴向刚度通过传统纤维模型的方法积分得到,截面的剪切刚度根据所定义的截面剪切恢复力关系得出,将剪切刚度与弯曲、轴向刚度进行组合后得到组合截面的整体刚度矩阵。利用OpenSees提供的Section Aggregator功能在OpenSees平台上方便地实现了对截面层次非线性剪切效应的模拟。以中国完成的15片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的实测结果为依据,对用于确定剪力墙的剪切恢复力骨架曲线各特征参数的Hirosawa公式进行了校核、修正。并对中国的2片典型剪力墙低周反复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剪切效应的模拟方法均能更好地模拟出剪力墙的最大抗剪承载能力和刚度退化、捏缩效应,不考虑剪切效应的模拟结果难以反映剪力墙的实际受力特性。
- 杨红张睿臧登科豆德胜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剪切变形纤维模型
- 混凝土框架中间节点改进斜压杆模型及定参方法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斜压杆模型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中间层中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或节点核心区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具有构形简单、计算方便的优势。斜压杆模型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斜压杆横截面尺寸的确定。针对现有斜压杆模型一般不考虑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斜压杆在受力过程中存在的应力扩散现象,或仅考虑单方向应力扩散的不足,本文在有代表性的斜压杆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斜压杆双向应力扩散影响的改进斜压杆模型,建议了考虑节点轴压比、剪压比、配箍率和梁柱宽度比影响的斜压杆应力扩散长度系数确定方法,并采用多个梁柱组合体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对该改进模型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该改进斜压杆模型能更有效地预测节点的剪应力-剪应变骨架曲线。
- 董俊宏杨红赵雯桐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应力扩散
- 改进滞变阻尼模型的时域计算方法被引量:3
- 2021年
- 依据基于复阻尼模型的滞变阻尼模型,创建了改进滞变阻尼模型在复数域内的拉氏运动方程以及对应的时域运动方程。改进滞变阻尼模型克服了复阻尼模型的时域发散问题,并能保证有阻尼自振频率随损耗因子增大而减小。依据外激励加速度的识别方法,结合改进滞变阻尼模型的时域运动方程特点,分别提出了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时域计算方法和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时域计算方法。算例分析表明: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时域计算方法是一种全局过程的计算方法,可计算任意时刻的结构动力响应,但计算量大;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时域计算方法是一种时域逐步计算方法,计算量小,适用范围更广,但计算误差不易估计。
- 孙攀旭杨红
- 关键词:复阻尼傅里叶变换希尔伯特-黄变换
- 多媒体在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课程内容杂、难点多且学时有限的特点,探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同时也指出应紧扣教学目的选用恰当的技术手段。
- 黄音简斌杨红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层建筑高层建筑教学研究
-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区非弹性变形的改进模型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节点区非弹性变形包括梁端纵筋黏结滑移和节点剪切变形,对钢筋混凝土梁柱组合体的弹塑性受力特征有明显影响。计算采用的节点区非弹性变形本构模型直接影响结构强震反应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在纤维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在非线性梁柱单元端部附加零长度截面单元的方法,可简便、有效地模拟节点区非弹性变形。基于39个钢筋混凝土中节点和12个边节点的纵筋滑移和节点剪切角的实测数据的显著性分析及非线性拟合结果,提出了可同时考虑梁端纵筋滑移和节点剪切变形影响的σ-sslip-shear本构模型。以4个不同节点参数的梁柱组合体试验为例,对提出的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忽略节点区非弹性变形的计算结果明显高估了梁柱组合体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考虑节点区非弹性变形的计算方法能更准确地模拟梁柱组合体的非弹性受力特征,并能正确模拟随着节点区非弹性变形增大,构件端部的塑性变形向节点区转移的变形特征。
- 杨红莫林辉陈进可傅剑平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本构模型非弹性变形
- 基于裂缝分布特征的RC框架中间节点受剪性能计算拉压杆模型被引量:4
- 2019年
- 大量钢筋混凝土梁柱组合体抗震性能试验表明,梁柱节点剪压比较大时核心区混凝土在受力后期一般将出现明显的非线性剪切变形。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节点的受力规律时,正确计算节点区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是有限元模型合理、非线性变形计算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梁柱组合体试验中节点裂缝的发展过程和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缝分布特征的拉压杆模型,推导了相应的剪应力-剪应变骨架曲线的计算方法;在OpenSees软件中的超级节点单元的基础上,将节点的剪应力-剪应变骨架曲线的计算结果用于多个典型梁柱组合体抗震试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之中。通过将节点剪切块的剪应力-剪应变滞回曲线、梁端力-位移滞回曲线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 董俊宏杨红赵雯桐
- 关键词:梁柱节点拉压杆模型剪切变形有限元模型
- 双向水平地震下时程分析法中输入波的选择被引量:18
- 2010年
- 借鉴美国规范ASCE/SEI7-05和FEMA368关于三维分析的选波思路,并与我国二维分析中的双频段法相结合,提出了根据地震波两水平分量反应谱的SRSS谱与目标设计反应谱进行拟合的SRSS法和双周期法.以3个空间框架为例,分别以多遇地震下的最大弹性基底剪力、罕遇地震下的最大弹塑性顶点位移和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响应指标,对比分析了双频段法、SRSS法和双周期法对双向水平地震波的选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双周期法得到的最大弹性基底剪力离散性最小,SRSS法和双周期法得到的最大弹塑性顶点位移和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离散性均小于双频段法,双周期法具有对几种地震响应指标更全面、更好的控制效果.
- 杨红任小军徐海英
- 关键词:地震波反应谱时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