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朔

作品数:15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耕地
  • 5篇数据包络
  • 5篇数据包络分析
  • 5篇包络分析
  • 3篇生产效率
  • 3篇土地管理
  • 3篇耕地生产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生产率
  • 2篇水利
  • 2篇水利设施
  • 2篇农业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利用效率
  • 2篇耕地利用
  • 2篇TOBIT回...
  • 2篇MALMQU...
  • 1篇地数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动因

机构

  • 14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15篇杨朔
  • 9篇李世平
  • 2篇罗列
  • 1篇占绍文
  • 1篇董琰
  • 1篇张硕新
  • 1篇王征兵
  • 1篇陆维研
  • 1篇曾涛
  • 1篇王辽卫
  • 1篇聂鹏

传媒

  • 3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开发研究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人类有将近90%的食物来源于耕地的产出。因此,耕地的动态变化及其有效利用程度无疑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截至2008年末,陕西省总人口已达到376...
杨朔
关键词:耕地生产效率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耕地利用效率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研究目的:对陕西省1990-2008年期间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状况及其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采用DEA-Tobit两步法,首先运用BCC模型对陕西省耕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再通过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朔李世平
关键词:土地管理利用效率数据包络分析TOBIT回归
文献传递
种植业不同经营主体耕地生产效率研究——基于关中24个旱作农业高产县(区)的调查数据被引量:14
2018年
基于关中地区24个旱作农业高产县(区)2016年和2017年615个不同类型种植业经营主体的微观调查数据,并将农业面源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考量,引入共同前沿生产函数对不同经营主体的耕地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在大田作物生产中优势明显,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较高,耕地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由于土地自然条件、经营规模,劳动力素质等生产要素禀赋的制约,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在经济作物生产中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小规模农户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规模农户将长期共存。
杨朔郭春香赵国平李世平
关键词:种植业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供给主体多元化探析被引量:7
2007年
长期以来政府作为农村水利设施供给的主体,主导了农村水利建设的大多数工程,但也存在着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税改后面对基层政府财政不足,农民供给乏力的现状,鼓励非政府组织投资和私人投资,发展多元化的农村水利建设供给主体,对于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杨朔王辽卫
关键词:农村农村水利
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方面,虽然国家政策中涉及到这一问题,但在法律制度上还是一个空白。从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原因、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陆维研杨朔董琰张硕新
关键词: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可行性
基于省际层面的耕地生产效率比较分析——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基于投入导向下的BCC模型对全国各地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耕地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各省(区、市)的耕地生产效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大省,以及在生产中资本与技术投入相对合理的地区耕地生产效率均相对较高;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陕西省仍是一个耕地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耕地投入要素利用不充分,并且投入规模相对不足的省份。
杨朔李世平于文海
关键词:耕地生产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基于DEA非有效改进的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研究目的:对陕西省1990—2011年期间耕地生产效率及DEA非有效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CR模型和BCC模型。研究结果:(1)长期以来,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并且省内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非DEA有效的5个地市普遍存在着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耕地的投入产出过程中投入资源没有得到最有效配置和利用。研究结论:只有改变单纯依靠扩大投入的规模型增长方式,针对每一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投入规模,尽可能地提高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使耕地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杨朔于文海李世平
关键词:土地管理生产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当代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变迁研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杨朔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区域生态环境农田水利设施历史经验教训主体缺位
文献传递
陕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前,学术界对于耕地生产效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空间维度对研究区域在同一目标时期内的效率进行分析。鉴此,在采用Malmquist指数法从时间维度对陕西省主要区域耕地跨时期的效率变化进行分析的同时,从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三方面分别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通过对陕西省1990—2011年期间耕地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实证分析发现:从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角度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较为显著,且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结构也不完全相同;从收敛性角度看,陕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存在σ收敛,且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各地区之间耕地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趋于稳定在同一水平。研究结论显示:陕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在1990——2011年期间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省内各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耕地全要素生产率既存在σ收敛,同时也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建议陕西省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以及改造陕南坡耕地等措施,以保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杨朔李世平聂鹏
关键词:耕地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法收敛性
农户参与契约农业项目的障碍分析及其社会效应研究——以生猪养殖项目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本研究通过对生猪养殖契约农业项目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农户在参与高附加值农业生产时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以及契约农业项目在农村实施的社会效应。经过调查发现农户在参与契约农业项目时主要的障碍是缺乏资金、技术以及市场信息。参与契约农业项目在解决农户资金匮乏和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方面的作用有限,但是在企业不对参与项目的农户进行筛选的前提下契约农业项目能够帮助农户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契约农业项目能够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有效就业。
罗列王征兵杨朔
关键词:契约农业生猪养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