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晗
-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急性期与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 比较住院治疗的急性期与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通畅率及血栓后遗症发生情况,了解不同病程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DVT患者183例,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分为急性期组137例(病程≤14d)和亚急性期组46例(14d<病程<30d)。比较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通畅率、下肢全节段静脉通畅率、下肢消肿率、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髂外静脉、股总静脉通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大腿、小腿消肿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全静脉通畅率、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深静脉血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程与术后D-二聚体与术后深静脉血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经腘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有助于改善下肢静脉通畅率,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与病程及术后D-二聚体有关。
- 胡明覃晓杨晗张麟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D-二聚体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23年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内漏是EVAR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原因,但内漏导致患者死亡占全因死亡率较低,同时内漏还有较高的消退率,因此目前国内外对内漏的干预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文献阐述EVAR术后内漏的诊断、危险因素、预后及干预的相关进展,重点探讨EVAR术后内漏的管理策略。
- 韦金豆杨晗胡明覃晓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内漏
- 动脉钙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水平的改变和强力霉素的保护作用
- 2016年
- 目的:观察强力霉素(DOX)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DOX对大鼠动脉钙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OX 60 mg/kg、120 mg/kg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维生素D360万U/(kg·d)皮下注射,连续3天,诱导动脉钙化模型,干预组每天还分别给予DOX 60 mg/kg、120 mg/kg皮下注射,连续14天。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各组大鼠动脉组织的病理变化,运用von Kossa染色判断动脉钙化程度,使用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测定主动脉钙含量,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法检测动脉组织TGF-β1、MMP-2以及TI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动脉组织HE染色可见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弹力纤维断裂,von Kossa染色显示有大量黑色颗粒沉积在动脉中层,主动脉钙含量,TGF-β1、MMP-2以及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DOX干预能改善弹力纤维层的排列紊乱,减少主动脉钙沉积和钙含量,并降低TGF-β1、MMP-2但增加TI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结论 TGF-β1、MMP-2和TIMP-1在动脉钙化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DOX可通过降低TGF-β1、MMP-2,增加TIMP-1的表达而起减轻动脉钙化的作用。
- 卢海林蒋汶洪胡明蒙元彪杨晗林秋宁覃晓
- 关键词:动脉钙化强力霉素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 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被引量:5
- 2010年
- 杨晗覃晓
-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微创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发生内漏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1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手术治疗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首次复查CT血管造影时299例患者中136例存在内漏。共有186例患者出院后至少复查了1次CT血管造影。过大的瘤颈成角是Ⅰa型内漏的危险因素(t=-6.108,P<0.001),更宽的髂总动脉直径(左侧Z=-2.787,P=0.005,右侧Z=-2.381,P=0.017)、髂动脉瘤(χ^(2)=6.398,P=0.011)是Ⅰb型内漏的危险因素,各型内漏组患者生存时间与无内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大的瘤颈成角是Ⅰa型内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部分内漏患者生存状况与无内漏者相当。
- 韦金豆覃晓胡明黄菊露韦景鹏丘俭业黎确龙镇杨晗
- 关键词:内漏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器官缺血的诊疗经验
- 2022年
- 主动脉夹层合并器官缺血是由主动脉夹层导致主动脉或主动脉分支血管阻塞,使相应供血的终末器官血流灌注不良,包括动力型、静力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动力型为主动脉腔内撕裂的内膜瓣片覆盖和阻塞主动脉分支血管的开口而使器官缺血;静力型为夹层累及分支血管,假腔继发血栓形成从而压迫真腔,使分支血管供血器官缺血;混合型为两种类型兼有[1]。主动脉夹层合并缺血可发生于所有主动脉分支供血脏器,主要包括大脑、心脏、内脏器官、肢体和脊髓等。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大脑缺血的发生率为4.7%~14%,心脏缺血为6%~11.3%,脊髓缺血为0.3%~4.8%,肠系膜缺血为1.4%~9.5%,肾缺血为11.99%~22%,肢体缺血为15%~40%[2-6]。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则主要为腹腔脏器缺血、下肢缺血和脊髓缺血,其中肠系膜缺血发生率为5.7%~40%,肾缺血为18.2%~51%,下肢缺血为3.4%~43%,脊髓缺血为2.7%~5.9%[7-12]。主动脉夹层合并缺血不仅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而且使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升,预后较差。数据显示,合并器官缺血患者的死亡率比无器官缺血者增加2~4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再干预率增加2倍以上[10,13-15]。鉴于合并器官缺血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预后的严重影响,如何进行及时诊断并优化治疗值得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本中心经验,对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器官缺血的诊疗进展进行介绍。
- 覃晓杨晗
- 关键词:肾缺血血管阻塞心脏缺血脊髓缺血大脑缺血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主动脉夹层起病急,死亡率高,目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已成为Stanford B型夹层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明显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但对累及重要分支血管的主动脉夹层,单纯的覆膜支架隔绝夹层破口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杂交手术、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及分支支架技术应运而生。本文结合血流动力学因素,对目前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术作一综述,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 唐前辉陈靖杨晗覃晓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血流动力学
- 主动脉弓部病变TEVAR术中脑保护方式探讨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部病变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中不同脑保护方式的效果及其影响。方法利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主动脉弓部病变腔内手术的脑部血流保护,观察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对术后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利用ECMO脑保护辅助进行主动脉弓部病变腔内手术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和术后脑部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ECMO技术进行TEVAR术中脑保护,安全、有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晗覃晓胡明黄群覃忠郭思恩蒙元彪
- 关键词:主动脉弓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脑保护体外膜肺氧合
- 3D打印辅助覆膜支架修复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技术对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方案制定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在3D打印机进行3D打印成形主动脉形态。结合CTA结果和3D打印模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患者包括胸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3例,腹主动脉瘤1例,均在术前完成主动脉病变段3D模型打印,根据结果辅助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全部取得技术成功。结论 3D打印辅助覆膜支架修复术能使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直观化、简单化、精准化,具有广阔的前景。
- 杨晗胡明黄群覃忠郭思恩覃晓
- 关键词: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
-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动脉钙化大鼠差异表达基因
- 2016年
-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正常大鼠和动脉钙化大鼠腹主动脉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及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量,以探讨动脉钙化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大剂量维生素D_3建立大鼠动脉钙化模型,采用Von Kossa染色观察动脉钙化程度,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两组大鼠差异表达基因及检测TGF-β、MMP-2和MMP-9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差异表达的基因有710条,其中上调基因344条,下调基因366条。模型组TGF-β1、TGF-β3和MMP-2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F-β2和MMP-9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脉钙化的形成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TGF-β、MMP-2和MMP-9对动脉钙化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卢海林韦肖敏蒋汶洪胡明杨晗覃晓
- 关键词:基因芯片动脉钙化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