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昭宁

作品数:71 被引量:708H指数:14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哲学宗教
  • 17篇医药卫生
  • 16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7篇大学生
  • 8篇自我
  • 7篇心理
  • 7篇心理健康
  • 6篇情绪
  • 5篇心理学
  • 5篇社会
  • 4篇自我构念
  • 4篇文化
  • 4篇理学
  • 4篇面孔
  • 3篇动机
  • 3篇信息加工
  • 3篇幸福感
  • 3篇性别差异
  • 3篇运动员
  • 3篇人际
  • 3篇双文化
  • 3篇内隐
  • 3篇中学生

机构

  • 67篇曲阜师范大学
  • 5篇济南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泰山医学院
  • 3篇山东体育学院
  • 2篇滨州学院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宁波城市职业...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 1篇平度市职业教...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作者

  • 69篇杨昭宁
  • 10篇谭旭运
  • 6篇王晓明
  • 5篇王东石
  • 4篇张敏
  • 4篇朱婷
  • 4篇李国榕
  • 3篇李惠萍
  • 3篇孔祥军
  • 3篇代亚男
  • 3篇王杜娟
  • 2篇陈祥丽
  • 2篇杨静
  • 2篇胡象岭
  • 2篇郭淑华
  • 2篇禹钰
  • 1篇徐丽丽
  • 1篇李湛
  • 1篇韩布新
  • 1篇孟文

传媒

  • 6篇心理科学
  • 6篇中国健康心理...
  • 6篇心理研究
  • 6篇第十三届全国...
  • 5篇中国心理卫生...
  • 4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特殊教育
  • 2篇课程.教材....
  • 2篇心理学探新
  • 2篇山东省团校学...
  • 2篇中国心理学会...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东岳论丛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管子学刊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6
  • 2篇199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2
2006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65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量。结果1大学生自我概念总分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而城乡差异显著(P<0.05);2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城乡差异显著(P<0.01);3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结论自我概念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杨昭宁孔祥军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大学生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
居住流动性对青年社会参与意愿的影响
2019年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332名青年为研究对象,探讨居住流动性对社会参与意愿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果显示:(1)青年的社会参与意愿总体上比较乐观,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和城乡差异,仅在本、外地户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居住流动性与青年社会参与意愿呈显著负相关;(3)地方认同在居住流动性对社会参与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流动自主性在居住流动性和社会参与意愿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居住流动性对青年社会参与意愿的消极影响仅在低流动自主性条件下显著。研究表明,提升青年的地方认同感,鼓励并支持青年群体在居住流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可以有效提升高居住流动性青年的社会参与积极性。
豆雪姣谭旭运杨昭宁
关键词:青年群体居住流动性
中师新生焦虑状况及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本文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 ,对 2 0 7名中师新生进行调查 ,发现中师新生中有轻微焦虑情绪的学生占 41 .0 6% ,有较严重焦虑情绪的学生占 4.34% ;
杨昭宁
关键词:焦虑性别差异
曲阜市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被引量:13
2010年
以曲阜市871名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量表为工具,测查了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水平,探讨了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在性别、年级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曲阜市高中生在物理学习兴趣全量表上的平均分为19.082,在量表各因子上的平均分有较大差异,实验操作、投入、拓展求知、关注的兴趣较高,概括认识、因果认识的兴趣较低。(2)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显著高于女生;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在年级间存在一定差异;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胡象岭杨昭宁高光珍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学习
面孔知觉中的异族分类优势被引量:3
2011年
面孔知觉中异族分类优势指人们对异族面孔的种族类别要比对本族面孔的种族类别判断得更快。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异族分类优势的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研究者对该效应的内在机制提出各种理论假说,大体可以归为以下几类:多维空间理论,主张异族面孔在多维空间里构成的组群更加同质,因此更容易被分类;干扰假说,认为结构编码在异族面孔的知觉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进而对异族面孔的识别就摆脱了结构编码的干扰而比较容易去分类;种族特征理论,强调在知觉异族面孔时注意资源主要分配在面孔的种族特征上,所以对种族信息判断较为迅速等等。解释异族分类优势现象的各种理论体现出研究者的不同视角,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可能更有利于理解异族分类优势的内在机制。
张敏杨昭宁
关键词:面孔认知异族效应
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2
2007年
目的研究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中生的自尊和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差异;2人际信任与学生的性别、父亲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母亲的文化程度的相关都不显著,与母亲的职业相关显著;3人际信任与自尊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自尊是影响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结论高中生的自尊和人际信任存在明显关联。
杨昭宁贾蕊陈祥丽
关键词:高中生自尊人际信任
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差异分析被引量:32
2003年
张怀春杨昭宁
关键词: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成绩
大学生传统与现代双文化自我解读被引量:2
2011年
自我构念是近代文化与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跨文化到本土化的研究转变,更加突出了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独特特点。研究选取29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0项自我描述》问卷的变式,分析了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背景下,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构念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现代个人自我和传统社会自我确实共存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而且双文化自我构念具有普适性,不存在性别、生活区域、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的显著差异。在大学生的自我构念中,以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描述为主,生理性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相关描述较少。
谭旭运杨昭宁杨静吕邈
关键词:自我构念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相关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具有主观性、相对稳定性、整体性[1]等基本特点.
李惠萍杨昭宁孔祥军
关键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概念
自卑的来源及补偿——《红楼梦》人物之探春的心理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追求优越,获得补偿是克服自卑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托于阿德勒的理论,从自卑的来源与补偿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个性人物探春进行了分析。
张彧杨昭宁孙宏伟
关键词:探春自卑感庶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