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擎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乳腺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性病
  • 1篇叶状
  • 1篇叶状肿瘤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研究
  • 1篇正中神经
  • 1篇韧带
  • 1篇乳腺炎
  • 1篇乳腺叶状肿瘤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上皮
  • 1篇术后
  • 1篇轻度
  • 1篇肿块
  • 1篇肿块性病变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亳州市华佗中...

作者

  • 5篇杨擎
  • 2篇鲍克志
  • 2篇汪飞
  • 2篇朱娟
  • 1篇高斌
  • 1篇丁腾云
  • 1篇余永强
  • 1篇翟亚楠
  • 1篇申才良
  • 1篇常灿灿
  • 1篇汪楠
  • 1篇潘宏

传媒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MRM BI-RADS 3-5类肿块性病变的DCE-MRI及DWI联合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乳腺成像(MRM)BI-RADS 3-5类肿块性病变的动态增强(DCE)MR征象、弥散加权成像(DWI)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个初诊为BI-RADS 3-5类肿块性病变的磁共振征象,对病变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性。结果:DCE-MRI征象中,形状不规则或分叶、边缘不规则或毛刺征、环状强化、早期强化率>100%及廓清型曲线提示恶性病变征象;ROC曲线分析ADC最佳诊断阈值为1.25×10-3mm2/s,且具有高诊断效能(>0.900);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及准确性分别为90.4%、91.4%、96.2%、80%及90.7%。结论:DCE-MRI与DWI联合应用对提高BI-RADS 3-5类肿块性病变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有重要价值。
汪飞鲍克志朱娟杨擎
关键词:乳腺炎
膝关节前外侧韧带解剖特征3.0 T磁共振影像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使用3.0 T磁共振对经筛选的成年且膝关节外侧无外伤的前外侧韧带(ALL)解剖结构进行表征,研究3.0 T磁共振对ALL解剖结构及半月板附属物的可识别性。方法由两名肌肉骨骼亚专科放射科医师进行555例连续的膝关节伸直位3.0 T磁共振中的ALL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共纳入了符合研究条件的366例MRI影像。对ALL股骨部、半月板部、胫骨部的可识别性进行统计,使用Kappa检验对不同观察者识别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测量和统计ALL在胫骨关节线下方的距离和此水平面的ALL厚度、宽度,并对ALL的半月板附件分型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共有335例(91.5%)可见ALL至少一部分的显示;ALL的股骨连接部分仅在182例(49.7%)中能被识别;胫骨部与半月板部显示率为91.5%;171例(46.7%)可见完整的ALL全程连接纤维。在所有可见ALL韧带的情况下,均可识别胫骨部插入和半月板附着结构,在没有观察到股骨连接部分的病例中,则发现韧带发生了广泛的扩张。ALL在胫骨关节线下方的平均距离为(6.08±1.28)mm,在此平面的平均厚度为(1.62±0.76)mm,平均宽度为(4.91±1.23)mm。研究还确定了4种类型的半月板附件(完整型、中央型、双极型和下位型)。结论在非外伤的成年人膝关节3.0 T磁共振影像中,ALL被显示为一个连贯的独立解剖结构,其半月板部和胫骨部能被很容易的识别。3.0 T磁共振还可显示ALL的外侧半月板附属结构。
杨擎翟亚楠张锦超常灿灿左贵松余永强
关键词: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伤的临床轻度脑炎/脑病的MRI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损伤的临床轻度脑炎/脑病(MERS)是一种临床及影像学综合征,该综合征同时具有多样的临床症状及典型的影像表现。近年来多种MR功能成像方法已应用于MERS综合征的诊断,如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等。综述MERS的致病因素、发病机制以及在MRI上多种影像特征。
杨擎余永强
关键词:可逆性胼胝体压部
腕管综合征术后正中神经形态变化研究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前缺乏腕管综合征术后正中神经形态变化的定量研究,以及形态变化指标对术后评估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术前术后形态学改变情况,并探讨正中神经形态学变化指标与早期疗效的相关性。应用高频超声和磁共振测量46例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术前及术后腕管入口(豌豆骨平面)、腕管出口(钩骨钩平面)的横截面积及横截面的横径和前后径,计算出术前术后正中神经在腕管入出口的肿胀率和扁平率,以及术前术后横截面积、肿胀率和扁平率的变化值。术后3个月对其早期疗效进行评分,并将术前术后正中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指标与术后早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高频超声检查正中神经术后入口区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小(0.196±0.155)%,肿胀率减小(0.211±0.131)%;腕管出口区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小(0.086±0.241)%,肿胀率减小(0.733±0.096)%,扁平率减小(0.122±0.082)%。磁共振检查正中神经术前术后入口区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小(0.142±0.190)%,肿胀率减小(0.233±0.285)%;腕管出口区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小(0.087±0.256)%,肿胀率减小(0.052±0.271)%,扁平率减小(0.760±0.544)%。两种检查数据均显示出腕管松解术后正中神经形态有显著变化,腕管入口区横截面积及肿胀率变化与术后早期疗效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术后早期疗效的预测指标。
左贵松申才良潘宏丁腾云杨擎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术后
乳腺叶状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学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的MRI表现,以提高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T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肿瘤在T1WI、STIR序列上的信号强度,肿瘤大小、形状、边缘、内部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及ADC值;比较PTs与正常腺体ADC值的差异.结果:8例乳腺PTs中,3例良性,4例交界性,1例恶性.MRI平扫T1WI呈等及较低信号,STIR呈高信号,3例肿瘤内见低信号未强化分隔,6例见裂隙状高信号;最大径线2.4~7.5 cm;2例呈圆形、类圆形,6例呈分叶状;8例边缘均较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7例PTs早期强化率大于l00%,1例>50%且<100%;TIC类型1例为流入型,5例为平台型,2例为廓清型.DWI病灶均呈高信号,且ADC值低于正常腺体,PTs平均ADC值为(1.30±0.25)×10 3 mm2/s,正常腺体ADC值为(1.64±0.12)×103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5,P<0.05).结论:乳腺PTs的MRI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点综合分析,可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汪飞鲍克志杨擎朱娟汪楠高斌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