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捷润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03例手术治疗经验被引量:2
- 1994年
- 我院1979年12月至1992年12月的13年期间手术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03例。本文重点讨论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面的经验。 1 临床资料本组103例中,男45例,女58例。年龄2~62岁,31~50岁76例(73.8%),>50岁25例,<30岁2例。诊断:本组病例经多种影像学检查,B超92例,CT81例,同位素及血池扫描39例,血管造影10例,ECT12例,MRI5例。本组88例因有上腹隐痛不适症状而就诊,15例无症状在健康检查时发现或因其他腹部外科疾病行剖腹手术而发现肝血管瘤的。本组103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体位、麻醉与切口选择:左肝手术取平卧位,右肝手术取右侧抬高25~40度卧位。
- 李荫山杜晓炬杨捷润李顺明朱善德
-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瘤外科手术海绵状
- 胰腺囊性肿瘤19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978年以来 19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部 4例 ,胰体尾部 15例。行不同术式的肿瘤切除 13例 ,外引流 1例 ,内引流 2例 ,剖腹探查、肿瘤活检 3例。无手术死亡。随访囊腺瘤 3例 ,分别随访 6个月、16年和 2 1年仍生存 ;囊腺癌 9例 ,生存时间 <6个月 3例 ,6个月至 2年 4例 ,3年 4个月 1例 ,最长 1例 8年仍生存。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率。该病切除率高 ,预后较好。应首选手术治疗。
- 展德廷周文平杜晓炬李顺明朱善德杨捷润李荫山
-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 人肝细胞超微结构β-葡萄糖醛酸酶分布的定位定量研究及意义被引量:14
- 1996年
- 采用抗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简称β-GCD)抗体及胶体金探针技术对人肝细胞超微结构内β-GCD分布的定位及定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β-GCD在肝细胞内分布于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及内质网,且在溶酶体内的分布量较高尔基复合体及内质网内分布量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故溶酶体可为研究β-GCD与肝细胞疾病关系在细胞水平形态学研究的模型。
- 杨波朱善德杜晓炬李顺明杨捷润李荫山
- 关键词:肝细胞免疫电镜葡萄糖醛酸酶超微结构
- 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邻近肝门的肝脏肿瘤和伴有大血管破裂的肝外伤,如不采取可控制全肝血流的有效措施,则难以切除肝肿瘤或抢救患者生命。我院1986~1997年间采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及改良式无血切肝技术治疗10例肝肿瘤及肝外伤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 李荫山朱善德杜晓炬杨捷润
- 关键词: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术肝肿瘤肝外伤
- 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技术及其改良术式的临床应用
- 1999年
- 位于肝门部肿瘤及伴有大血管破裂的肝外伤,如不采取可靠的控制术中大出血措施,难以切除肿瘤或抢救生命。本文介绍我院1986~1997年间经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法行标准或改良法无血切肝术治疗肝肿瘤及严重肝外伤10例的临床经验。
- 李荫山朱善德杜晓炬杨捷润
- 关键词:无血切肝术改良术式改良法血管破裂严重肝外伤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腹腔出血7例分析
- 2005年
- 胰头壶腹周围区的良、恶性病变经常引起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多需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简称PD)。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进步,PD手术成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但仍常发生严重并发症,尤其术后腹腔出血,如诊断延误,处理不当,常致严重后果。本文分析我院1960年5月-2001年4月间150例PD术后7例腹腔出血的并发症。
- 李荫山杨捷润朱善德杜晓炬李顺明展德廷
- 关键词:腹腔出血术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
- 置管内引流术治疗高位胆管癌32例报告被引量:4
- 1994年
- 本文报告32例晚期高位胆管癌,均合并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经用胆总管切开扩开胆管癌狭窄部或切开肝组织显露肝内胆管,于左或右肝管或肝内胆管置管,胃或十二指肠或胆总管内引流方法,75%的病例取得减黄效果,21.9%的病例黄疸完全或基本消退。本组因各种严重并发症死亡8例,手术死亡率为12.5%。本文讨论了晚期高位胆管癌的内、外引流术式的选择,并对置管内引流术予以评价,也对置管部位、方法及导管材料选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 李荫山杨捷润
- 关键词:梗阻性引流术胆管瘤